•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周國仁教授:腫瘤相關性貧血的危害及全程管理

    第24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1年CSCO學術年會于2021年9月25-29日舉行,本次大會上,江蘇省腫瘤醫院周國仁教授進行了“腫瘤相關性貧血的危害及全程管理”主題報告,醫脈通將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腫瘤相關性貧血(CRA)主要是指腫瘤患者在其疾病的發展過程中以及治療過程中發生的貧血,是惡性腫瘤常見的伴隨疾病之一,約有30%-90%的腫瘤患者會出現貧血。周國仁教授分別從“CRA的危害”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CRA全程管理的優選”兩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CRA的危害

    周國仁教授表示,引起CRA的相關因素包括營養攝入不足、EPO生成相對不足、鐵代謝障礙以及各種治療手段(化療、放療、手術治療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也會引起CRA,在大型臨床試驗中,靶向治療藥物PARP抑制劑奧拉帕尼、盧卡帕尼和尼拉帕尼的1-4級貧血發生率分別為90%、37%和50%。CheckMate 078研究顯示,納武利尤單抗導致貧血發生率大約為4%。卡瑞利珠單抗的Ⅰ期研究結果顯示,貧血發生率為11%,其中3-4級占2%。

    CRA的危害較多,對患者抗腫瘤效果、總生存期(OS)以及生活質量都有負面影響。CRA可加劇腫瘤乏氧,導致放射抗拒和化療藥物耐藥,一項納入140例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化療的研究顯示,無論化療前還是化療中的貧血均顯著降低患者的抗腫瘤治療效果,表明貧血降低化療敏感性,影響化療效果。

    在一項EOX方案(表柔比星、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治療58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研究,以及一項評估基線及同步放化療期間血紅蛋白(Hb)變化與貧血和生存期關系及其對NSCLC患者預后影響的研究均顯示,貧血顯著縮短腫瘤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和中位OS。

    周國仁教授還強調,貧血是胃癌預后不良的獨立影響因素,糾正貧血有望改善預后。此外,貧血也可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一項納入218例腫瘤患者(貧血患者占64%)的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貧血患者較正常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降低(135 vs 150)。

    因此,周國仁教授在此表示,糾正貧血,有望改善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

    EPO-CRA全程管理的優選

    治療CRA最常用且研究最多的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為EPO。EPO可用于不同腫瘤治療階段(包括新輔助化療[+放療]、圍手術期、術后化療[+放療]、姑息治療)貧血的治療。周國仁教授表示,如何規范化使用EPO,是臨床醫生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

    在新輔助化療期間,EPO能夠顯著升高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Hb水平,一項單中心、前瞻性、非隨機Ⅱ期臨床研究探討了EPO對24例食管胃腺癌新輔助化療患者的作用,結果顯示,EPO治療后Hb水平由11.5 g/dL提升至12.6 g/dL,EPO治療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另外,周國仁教授強調,新輔助化療前糾正貧血可提高抗腫瘤反應和預后,改善腫瘤治療效果。

    在圍手術期,EPO可有效減少腫瘤患者的輸血次數,一項胃腸道腫瘤患者的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結果顯示,EPO治療組和安慰劑組患者的術中輸血率分別為29.0%和59.3%,術后輸血率分別為3.2%和28.0%,接受EPO治療后患者術中和術后輸血次數明顯減少,且與安慰劑組相比,EPO治療組患者術后血細胞比容、血紅蛋白和網織紅細胞計數顯著增加。此外,有相關研究顯示,術前使用EPO更有利于患者康復。

    在放化療期間,使用EPO可使患者獲得更高的Hb水平,生存期更長,疾病控制率更高。德國的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和開放的研究納入了385例不可手術的Ⅲ期NSCLC患者,隨機分為序貫放化療(RCHT)組和RCHT+EPO組,結果顯示RCHT+EPO組患者的Hb水平明顯升高,且RCHT+EPO組患者2年生存率為28.5%,高于RCHT組20.6%,RCHT+EPO組和RCHT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524天和454天。

    此外,一項對胃癌/食道胃結合部癌患者進行的開放性II期研究結果顯示,使用EPO與未使用EPO患者的PFS分別為5.3個月和3.9個月,OS分別為14.5個月和8.0個月,疾病控制率(DCR)分別為78%和55%。

    一項納入27篇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顯示,與標準治療相比,接受EPO治療的患者,其輸血需求降低了33%;與標準治療相比,接受EPO治療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9%。另外,有研究顯示,EPO也可顯著改善CRA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姑息治療期間,Hb水平是影響接受姑息治療患者生存時間的獨立危險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惡性腫瘤終末期患者貧血發生率顯著升高,EPO可顯著提高姑息治療患者的累積生存率。

    EPO應規范化使用,對于腫瘤化療引起的貧血,EPO的起始劑量為150 IU/kg/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或36000 IU/次,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如果經過8周治療,不能有效減少輸血需求或增加紅細胞比容,可增加劑量至200 IU/kg/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

    在外科圍手術期時,紅細胞動員適用于術前血紅蛋白值在100-130 g/L的擇期外科手術患者(心臟血管手術除外),EPO使用劑量為150 IU/kg/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術前10天至術后4天應用,可減輕術中及術后貧血,減少對異體輸血的需求,加快術后貧血傾向的恢復。用藥期間為防止缺鐵,可同時補充鐵劑。

    總結

    周國仁教授最后總結道:CRA是惡性腫瘤常見的伴隨疾病之一,貧血對腫瘤患者的抗腫瘤治療效果、OS及生活質量均有負面影響;CRA的全程管理涵蓋了不同腫瘤治療階段,規范使用EPO有助于糾正患者貧血、改善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質量。

    周國仁 教授

    •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后合作導師

    • 江蘇省腫瘤醫院副院長

    • 醫學博士,南醫大碩導,南師大碩導,徐醫大碩導

    •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

    • 江蘇省“333工程”人才培養對象

    •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分子腫瘤與免疫治療專業委員會全國常務委員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腹部腫瘤委員會常委

    • 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分會委員

    • 江蘇省老年醫學學會腫瘤分會常務委員

    • 江蘇省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委員

    • 江蘇省醫學會腫瘤分會肝膽胰學組副組長

    • 南京市醫學會腫瘤分會委員

    • 江蘇省抗癌協會腫瘤復發與轉移專業委員會委員

    • 江蘇省腫瘤科質控中心秘書

    • 江蘇省癌痛規范化病房專家組成員

    • 主持省廳級課題5項;發表SCI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 獲江蘇省政府科技三等獎,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