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每一對新人喜結連理時的心愿,希望能幸福美滿、攜手一生。不幸降臨時,一句“放心,有我在”,以及平凡日子里的陪伴、守護中,都飽含著最動人的深情。
杭州的方先生,在妻子罹患晚期肺癌后,四處奔走求醫問藥,精心照料妻子的生活起居,一人承擔起所有。6年如一日,日日如此。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報:妻子的情況趨于穩定,身體狀態也越來越好。
以下內容根據方先生的口述整理,經同意后發布:
確診肺癌晚期,骨轉、腦轉接踵而至
命運無常,歷經磨難的方先生對此頗有體會。
方先生回憶:“我妻子查出肺癌是2015年,那年她50歲,剛退休半年,當時就有點咳嗽,誰能想到……”因為妻子平時身體很好,一點毛病都沒有,所以檢查結果出來,方先生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
前后花了3個月,做了一大堆檢查,最終在浙江省第一醫院,病理診斷肺中央型低分化腺癌伴淋巴結轉移性癌。不到20個字,讓方先生的心如入冰窟,他感覺渾身冰冷,說不出的難受,但當著妻子的面也不敢表露。幸好妻子天性樂觀,不知病情的嚴重程度,以為做完手術就沒事了,每天還是樂呵呵的。
2015-8-19病理報告
女兒不在身邊,他就是妻子唯一的依靠,方先生清楚,再難也只有咬緊牙關挺住。手術住院9天,他衣不解帶地陪床照顧。得益于醫生精湛的技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化療6次,之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
妻子身體恢復得不錯,危機似乎解除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2016年8月,方先生夫妻從泰國旅游回來,妻子說感覺腰酸,一檢查,壞了,多發性的骨轉移!醫生說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腰椎上,建議轉到放療科,并接受了10次放療。因為基因檢測結果是ALK陽性,方太太開始吃靶向藥。
那段時間方太太每天按時吃藥,身體狀態維持得不錯,經常和小姐妹相約出游。好景不長,2017年8月又查出腦轉移,腦部的轉移灶多達9個!在伽馬刀治療后,不久又長出新的,反反復復,接連3次伽馬刀始終沒控制住。醫生診斷可能耐藥了,又換上了二代靶向藥。吃了一年多,每次檢查情況都還不錯。但方太太腹瀉嚴重,人也消瘦下去,于是在醫生建議下換了第三代靶向藥。
在疾病面前,夫妻倆一路過關斬將,經受住了重重考驗,其中艱險自不必說,他們格外珍惜努力爭取、來之不易的相守時光。方先生把原定退休后的旅行計劃提前了,只要休假就帶妻子出國旅游。異域的美食風光和風土人情,也多少驅散了一些癌癥帶來的陰霾。
方太太出游時的留影
癌細胞潛滋暗長,骨轉移來勢洶洶
2019年的一天,方太太感覺頸椎不舒服,看人的時候沒辦法轉頭,要整個身子轉過去。方先生一看情形不對,心里咯噔一下,不會又轉移了吧?趕緊帶妻子上醫院。做了骨掃描,發現頸椎第7節有轉移。
其實自從查出骨轉移后,方太太就一直在打唑來膦酸,效果還可以,一直沒怎么出問題。誰料癌細胞在暗處加速生長,現在已經控制不住了。
醫生把PET-CT的片子指給方先生看, 頸椎第7節里面一圈已經發黑了,醫生說頸椎處被癌細胞侵蝕得很厲害,很容易發生骨折,嚴重的話可能導致高位截癱。這情形遠比之前的腦轉移更兇險,方先生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張和害怕。萬一妻子真的癱瘓了,臥床不起,以后的日子該怎么過?他不敢想。
醫生評估后,決定給方太太進行頸部放療。由于放療對口腔及頸部黏膜的強烈刺激,幾次治療后,方太太感覺喉嚨疼痛難忍,進食困難,連飯都咽不下去了。看著妻子日漸消瘦,方先生心疼又擔心,再這樣下去骨轉移沒治好,營養跟不上身體反倒先垮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7次放療后拍片檢查,發現頸椎第6節上也有轉移了。
放療似乎沒效了,怎么辦呢?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能試的治療也都試了,方先生感覺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
在醫生建議下,他去咨詢了骨科。經骨科專家會診之后,說是有一種叫地舒單抗(當時還叫地諾單抗)的藥物,能有效地預防骨折、骨放療、脊髓壓迫等骨相關事件的發生,抑制骨質破壞,增加骨密度,與抗腫瘤治療起到協同效應。但目前國內還未批所以還買不到,建議他可以買來試試看。
方先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到處打聽買藥的信息和渠道,可是每次都無功而返。遍尋無果的他,只得求助于神通廣大的朋友圈,沒想到后來還真在朋友幫助下買到了藥。
地舒單抗助力骨保護,頸椎骨轉移消失了!
拿到第一盒地舒單抗的時候,方先生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像對待最心愛的寶貝一樣。那一小瓶,120mg,泛著微黃的透明液體里,承載著妻子生命的希望。
看著第一針地舒單抗注射到妻子的身體里,方先生在緊張忐忑之余又有些興奮。接下來的日子里,妻子在服用靶向藥物和抗血管生成藥物的同時,堅持每28天按時注射地舒單抗。過了一段時間再去復查,第6節的轉移病灶竟然奇跡般地消失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方先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想不到,讓夫妻二人遭受身心折磨的骨轉移,居然這么快就被制服了!而且,在用藥過程中妻子一切如常,沒有產生任何副作用。
地舒單抗至今已經打了兩年,前些天方先生帶妻子去醫院復查,醫生看了片子說頸椎處的骨轉移已經成骨化了。看方先生一臉不解,醫生解釋說也就是沒有腫瘤細胞了。這一消息讓方先生喜出望外,幾乎熱淚盈眶。
2021-9-30 CT報告
妻子患病這6年以來,去醫院掛號、檢查,跟醫生商量確定治療方案,打聽購藥渠道、買藥……全都是方先生一個人在跑。如今,他用血汗澆灌出的種子,終于長出了希望。他說,“值了!”
現在,在服用靶向藥之外,方太太每個月還配合輸注抗血管生成藥物,延緩耐藥。方先生把家里的累活、重活都包了,只讓妻子織毛線活動下筋骨,沒事就出門走路,當是鍛煉身體。
如今方太太身體狀態很好,生活完全能夠自理,只是右邊手腳不太方便,走路不能像正常人走那么快,手也不太靈活。看了神經內科,醫生說是中樞神經受損,沒有藥治。“她現在寫字一筆一劃,跟小學生一樣。”方先生說。
夫妻同心,攜手笑看未來
方先生是大廚,做得一手好菜,經常給妻子補充高蛋白,保證健康和營養。以前在飯店工作,有時晚上要忙到八九點才能下班,后來妻子生病為了照顧家里,他換到了單位食堂,這樣下午6點下班就能回家,給妻子做晚飯。
每天的一蔬一飯里,都蘊含著他對妻子的無限關愛和深情。他笑道:“她胃口比我還好呢!”看著妻子吃得香,他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在外人看來,方先生為妻子放棄了高薪工作,每天疲于奔波,身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犧牲了太多!但他不這么認為,他說夫妻是要過一輩子的人,這是他必須承擔的家庭責任。
他分享了自己的幾點心得體會,希望對其他病友有借鑒意義:
- 定期復查。每3個月復查一次,雷打不動,他說妻子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是復查時發現的。
- 選對醫生很重要。尤其第一次手術,一定要找經驗豐富的醫生主刀,腫瘤切除得更干凈徹底。到現在6年多了,妻子的肺部原發灶一直沒問題,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伽馬刀放療也是一樣,醫生的水平、設計的劑量和方案對患者來說影響深遠,一定要慎重選擇。
- 不要輕易更換主治醫生。病人如果一直找同一個醫生就診,那醫生對你最熟悉,就像看著長大的小孩一樣,他最了解你的病情和發展情況,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給出處理意見。
- 調整心態。抗癌跟打仗一樣,戰術上重視它,戰略上藐視它,如果天天想著這個病,再好的藥可能也不管用。
- 家庭支持。家屬在能力范圍內給予病人最好的治療,該花的錢一定要花。
回顧這6年的抗癌歷程,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后來的得心應手,方先生說這個過程還是蠻辛酸的,但后來想通了,人生有些事情是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不鉆牛角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現在很多人看到我妻子,都說虧了我盡心盡力才能有這樣的結果。至今整整6年零兩個月了,我很有成就感的。”他笑言,語氣里充滿了驕傲和欣慰。
方太太近照,風采不減當年
6年的小目標已經實現了,方先生說,夫妻倆還要一起奮斗8年、10年,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拓展閱讀:2020年11月20日,安加維?(地舒單抗注射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預防實體瘤骨轉移及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相關事件(SRE),成為國內首個且唯一獲批用于該適應癥的RANKL抑制劑。
提醒:腫瘤具有高度異質性,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存在差異,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為了您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請您謹遵醫囑,在主管醫生的建議下選擇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