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明明用藥方案很標準,
患者血壓卻遲遲降不下來?
難治性高血壓是臨床較常見的臨床問題,治療上也較為棘手。由于血壓控制不良會導致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從而促進臨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因此,積極有效地將血壓控制在目標水平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環節。那么難治性高血壓如何診斷?如何進行藥物治療或有創治療?
為此,小界特意邀請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的劉友斌老師制作了本期課程《難治性高血壓的藥物及有創治療策略》,帶我們一起學習難治性高血壓的診治要點。
一、難治性高血壓的定義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合理聯合最佳及可耐受劑量的3種或3種以上降壓藥物(包括利尿劑)后,在一定時間內(>1月)藥物調整的基礎上血壓仍在目標水平之上,服用4種或4種以上降壓藥物血壓才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壓。
其中重點在于以下兩點:
1. 經過包括利尿劑在內的3種及3種以上藥物治療血壓不達標;
2. 經過不斷調整可耐受的最佳治療劑量的降壓藥物穩定治療至少一個月后血壓不達標。
二、難治性高血壓診斷方法的確定和評估
1. 正確的診斷
診室血壓是難治性高血壓主要的診斷方法,而家庭血壓測量以及動態血壓監測是其輔助診斷方法。通過上述檢測方法可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壓和假性高血壓現象,不至于過度進行高血壓治療或者誤診難治性高血壓。
2. 尋找影響血壓控制不良的原因
-
醫源性問題
患者每次就診時,醫生僅憑本次就診的血壓水平,未進行充分問診就頻繁修改治療方案,使血壓波動,患者不能耐受而停藥。或者藥物治療不滿意、不充分(藥物用量不足、未使用利尿劑或聯合方案不正確),無法控制高血壓,使患者停藥及換藥。
-
藥源性問題
藥物的不良反應使患者不能耐受,被迫停藥和換藥,影響血壓控制的持續性。或者在服降壓藥物的同時,服用影響血壓的藥物,如甘草、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口服避孕藥物、類固醇藥物、環孢素、促紅素、麻黃素等。
-
繼發性高血壓
應盡可能尋找繼發性高血壓的線索,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嗜鉻細胞瘤等,并應警惕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的難以控制的高血壓。
-
生活方式因素
一般來說,高鹽攝入(鹽攝入>18g/d)、過度焦慮、大量吸煙、重度肥胖、慢性疼痛等生活方式常常與血壓控制不良有關,需要進行有效糾正。
看到這,大家應該已經知道了難治性高血壓的定義與診斷方式,以及診斷時需要考慮到醫源性問題、藥源性問題,注意尋找繼發性高血壓和生活方式因素的線索。
由于篇幅原因,小界今天就講到這,接下來劉友斌老師還對難治性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和有創治療要點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小界誠摯邀請您移步醫生站查看完整課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