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名人抗癌失敗錄:遁空門、喝中藥、信神醫,她們的錯誤,值得反思

    在抗癌的路上,我們經常說“xx抗癌成功了”,卻很少提及“xx抗癌失敗了”。因為成功總是比失敗讓人更加喜悅。不過,小艾認為,成功的經驗人人需要學習,失敗的教訓也要引以為戒。今天就給大家整理3個抗癌失敗案例,分析她們的失敗原因,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一、知名演員陳曉旭:遁入空門,錯失治療時機

    陳曉旭是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由于出色表演,成為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心中的“林妹妹”。

    2006年,退藝從商的陳曉旭在體檢時查出乳腺癌二期。本來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如果及時進行規范治療,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醫生綜合診斷之后也認為,只要積極治療,陳曉旭的病完全是可以醫治。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患癌后的陳曉旭受自己的佛教信仰影響,拒絕治療,反而選擇遁入空門,每天吃齋念佛、抄寫經文,她認為,出家不是避世,而是更積極的人生選擇。

    然而僅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由于病情沒有得到控制,且所居住環境對身體產生了不利影響。2007年5月13日,陳曉旭病逝于深圳,“人間卻再無林黛玉”。

    • 失敗教訓:抗癌需聽取專業醫生建議,抓住治療良機

    陳曉旭的離開無疑是讓人惋惜的,事實上,乳腺癌如果做到早診早治,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如果確診后,她能夠聽取專業醫生建議,積極配合治療,結局也許會不一樣。

    所以,小艾要再次強調,早診早治是治療癌癥的關鍵。確診癌癥之后,一定要在正規的醫院進行科學的治療,不要相信任何偏方、秘方,也不要有靠自己意念凈化身體,使得癌癥自愈等荒唐想法,否則只會害了自己。只有提高正確的防癌抗癌意識,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二、青年演員徐婷:盲目相信“中醫 ”,26歲香消玉殞

    徐婷是一名90后年輕女演員,曾經參演過多部電視劇。她身材高挑、外表甜美,本來可以在娛樂圈打下一片天地,但是最終因為抗癌失敗香消玉殞。

    2016年,徐婷被查出T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淋巴瘤的惡性程度不算高,經過系統的治療,存活率可以達10年以上,甚至更長。

    可是由于身邊一個身患癌癥的朋友在醫院化療幾個月后,最終遺憾死去,徐婷對化療產生了抗拒心理,選擇另尋他法。

    徐婷先是找到了一名“中醫”,在這名醫生的指導下,喝中藥、背部刺血拔火罐、腹部扎針、十指放血……做了一系列對治療癌癥毫無幫助的事情,反而把自己的身體折騰得十分虛弱。

    接著,徐婷又找了一個所謂的“易經大師”,給自己算了一卦,改名為“徐小婷”,希望能夠抵抗病魔。

    改名之后,徐婷發現并沒有什么用,于是又帶著家人皈依佛門,法名“法婷”,吃齋、念佛、放生,希望能夠延緩病情。

    然而一系列的“努力”并沒有阻擋病魔的腳步,2017年9月7日,在北京304醫院的病房里,徐婷躺在病床上,插著呼吸管,肺部感染,胳膊已因細菌感染而潰爛,而后,呼吸停止,遺憾離世。

    • 失敗教訓:抗癌需中西醫結合,才能1+1>2

    雖然徐婷的抗癌意愿很強烈,但由于缺乏科學專業的知識和理解,讓其將中西醫對立起來,并且由于沒有接受正規的中醫治療,最終讓自己的生命永遠地停在了26歲。

    在癌癥的治療手段上,中醫更好還是西醫更好,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在癌癥治療中,中醫確實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中西醫抗癌理念不同。西醫的目的是清除癌癥,中醫的目的是減輕癥狀。治療癌癥,西醫和中醫兩者相輔相成,才可能創造奇跡。

    另外,中醫并非我們簡單理解的是吃中藥、針灸、刮痧等,中醫經過上千年的時間積累和演化、包含了人體運行規律、疾病預防、疾病治療、健康管理在內的一整套人體醫學觀和醫學方法論。在治療過程中也需要講究規范、系統,而不是不顧實際情況,亂行一通。

    三、復旦復旦大學青年女教授于娟:此生未完成,活著才是王道

    于娟是一名畢業于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畢業之后,留在復旦大學當老師,年輕有為,前途光明。

    2009年12月,于娟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2010年1月2日被進一步確診乳腺癌晚期,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時許,于娟辭世,短短兩年不到,一條鮮活的生命逝去。

    而通過于娟在博客中寫下的“癌癥日記”,我們或許能知曉悲劇發生的一二因素。

    在于娟的癌癥日記中,她剖析了自己為何會患癌的原因,還分享了抗癌過程中經歷的種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饑餓療法”。

    原本接受正規治療的于娟,在2011年3月突然終止了治療。她聽朋友提起安徽有一名“楊神醫”,可以治愈癌癥。出于“病急亂投醫”的心情,于娟找到“楊神醫”,并且花了幾萬塊錢,接受了“中醫+饑餓”的療法。

    而所謂的“饑餓療法”,其實就是每天只吃一點芋頭和葡萄,或者喝中藥。有一次,于娟的病友當著“楊神醫”的面嘔吐和吐血,“楊神醫”居然忽悠他們說吐出來的是癌細胞。

    對此,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表示,癌癥患者吐出癌細胞的情況非常罕見,大部分吐血是病情急劇惡化的表現。這種所謂的“饑餓療法”完全是斷章取義,不僅不利于病情控制,還會加重對患者的傷害。果不其然,接受“饑餓療法”短短一個月內后,于娟的身體就完全垮了,并最終遺憾離世。后來,“楊神醫”團伙也被公安抓捕,騙局才得以昭告天下。

    • 失敗教訓:抗癌不走彎路,便是最大的捷徑

    醫學上的確有“饑餓療法”的應用,在肝癌的治療中,醫生實施介入療法,切斷供血血管,將癌細胞的糧食管道“堵住”,造成局部缺血,是癌細胞沒有能量來源,從而控制它們的生長繁殖。

    但這種療法操作需要極具專業性,且癌細胞容易產生耐藥性,讓療法失效,所以并不適合每一位患者。所以,依靠斷章取義,片面理解而實施療法,并“千人一方”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癌癥治療的過程是艱辛又漫長的,不可能短短時間就看到效果,這就要求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心急,并且務必要以堅持科學為原則。抗癌是一場持久戰,不走彎路,便是捷徑。切忌接受一些不切實際的治療,只有進行正規、科學的治療,才有可能慢慢看到效果,實現病情好轉。如果太心急,反而可能陷入抗癌誤區,導致人財兩失。

    在這些抗癌失敗的患者中,有商人、演員、高材生,她們有錢、有頭腦,按理說,比普通人有更多抗癌成功的機會,但最終還是被病魔打敗,個中原因,相信大家內心已有了答案。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于娟為何死于“神醫”的饑餓療法》.何裕民.2012-10-10

    [2]《全球第一癌很可怕?“揪”出早期乳腺癌,治愈率比你想象的高很多!》.梅州市人民醫院.2021-04-2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