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轉移在晚期癌癥患者中非常常見,是很多先前未確診的晚期癌癥患者最初出現癥狀的原因。
哪些腫瘤更容易發生腦轉移?腦轉移的癥狀有哪些?需要常規篩查腦轉移嗎?腦轉移如何治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01
哪些腫瘤更容易發生腦轉移?
20%的癌癥患者會發生腦轉移,其中大部分腦轉移發生在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或腎細胞癌。與腦轉移相關的三種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是肺癌(29%~56%)、乳腺癌(5%~20%)和黑色素瘤(7%~16%)。
然而,真實的發病率可能更高,因為此類估計往往僅限于考慮治療的患者,大多數實體腫瘤指南不建議對沒有神經癥狀的患者進行常規腦MRI篩查。尸檢研究表明,腫瘤患者顱內轉移的發生率更高(高達40%)。
隨著癌癥診斷后的總體生存率繼續提高,臨床試驗的參與人數增加(通常伴隨需要進行腦MRI篩查),實際和報告的腦轉移發生率可能會增加。
02
發生腦轉移的癥狀有哪些?
腦轉移瘤的臨床表現類似于顱內占位性病變的變現,并伴有腦壓迫和占位效應。
- 頭痛,可能是輕微的,是多達50%的患者的表現癥狀,并多見于多發性或后顱窩轉移的患者。
- 15%~25%的患者視乳頭水腫(視盤腫脹)與頭痛有關。
- 高達40%的腦轉移患者存在局灶性神經功能缺陷,如虛弱或麻木。
- 15%~20%的患者發生癲癇發作。
- 另有5%~10%的患者出現急性“中風樣”癥狀,由于腫瘤內出血(通常在出血風險較高的腫瘤類型,如黑色素瘤和腎細胞癌)。
- 多發性轉移瘤和/或由占位效應、血管源性水腫或腦脊液流量改變引起的顱內壓增高的患者也經常經歷精神狀態改變或認知障礙。
然而,腦轉移的癥狀和體征在表現時往往是微妙的。作為一般規則,在任何已知的系統性癌癥患者中,神經學方面的發現都應該懷疑腦轉移。
03
需要常規篩查腦轉移嗎?
一般來說,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顱內轉移小轉移瘤(小于1cm)可防止神經系統癥狀的發展,減少切除的需要,并改善立體定向放療后的反應,因此,NCCN指南推薦新診斷小細胞癌、II~IV期非小細胞肺癌和IV期黑色素瘤患者使用篩查腦MRI,但不推薦大腸癌和腎細胞癌。
ASCO最近的指南也不推薦對無神經癥狀的乳腺癌患者進行MRI篩查,盡管這些建議特別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高危亞群。但其他數據表明,在HER2陽性和三陰性乳腺癌新診斷患者中,腦轉移發生率約為11%,提示在這些高危患者中篩查腦MRI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04
腦轉移的藥物治療有哪些?
腦轉移的藥物治療包括對癥治療和針對腫瘤的治療。
01
對癥治療
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是除止痛藥外的主要對癥治療,通常在顱內壓升高或有癥狀的瘤周水腫癥狀時使用。然而,糖皮質激素的作用不是永久性的,通常建議在癥狀得到控制后迅速減少,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藥物相關的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情緒變化、傷口愈合緩慢和高糖血癥。
預防性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或左乙拉西坦,通常作為一種額外的對癥治療藥物。試圖降低腦轉移患者的癲癇發作風險。然而,最近的薈萃分析數據并不支持這種做法,因為預防效果存疑。
02
針對腫瘤的治療
這類藥物治療的目的是縮小腫瘤或減緩其生長,防止或緩解腫瘤相關癥狀。
1化療
由于血腦屏障、血瘤屏障和跨膜外排泵的存在,傳統的全身化療藥物在處理腦轉移方面作用有限。此外,高間質液壓和異常的局部灌注也影響對腦轉移瘤的對流藥物輸送。
傳統上,一旦所有的手術和放療選擇用盡,有難治性疾病的患者大多數會使用化療。幾項探索系統性藥物在腦轉移患者中應用的試驗,包括常用的化療藥物如順鉑和培美曲塞、順鉑和長春瑞濱、紫杉醇和順鉑、培美曲塞和順鉑,以及替莫唑胺,都未能顯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應率。
2分子靶向治療
分子靶向治療藥物盡管最初臨床試驗主要是在晚期和/或預處理的患者中進行的,通常排除那些有腦轉移的患者,但隨后的試驗已經開始闡明這些藥物對腦轉移患者的潛在效用。
在這些研究中,許多EGFR和ALK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被發現具有良好的中樞神經系統滲透,在EGFR突變或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中,中樞神經系統應答在40%~80%之間。第三代TKI與第一代TKIs及經典鉑基化療相比,其血瘤屏障穿透能力提高,具有高應答率和更持久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控制。
對于乳腺癌腦轉移患者,大多數靶向治療試驗集中在HER2陽性患者身上。然而,常用的抗HER2單克隆抗體曲妥珠單抗的血腦屏障穿透力有限。
對于BRAF突變黑色素瘤的腦轉移患者,使用BRAF抑制劑作為單一藥物的應答率在20%~38%之間,在未接受放療的患者中應答率更高。盡管這些藥物的主要限制是反應持續時間相當短,無進展生存期通常小于6個月。
3免疫治療
在腦轉移瘤的新療法的開發中,免疫療法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更好地了解免疫浸潤和激活的調節機制可能會導致免疫療法更好地納入腦轉移的治療領域。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假進展,盡管假進展的最佳診斷和管理策略是仍是研究領域,但使用類固醇治療的免疫抑制經常被追求。
05
腦轉移的局部治療有哪些?
神經外科手術切除可用于適當選擇的腦轉移患者的組織診斷、腦減壓、減輕癥狀占位效應和血管源性水腫,并在輔助放療后延長生存期。
全腦放療是大多數腦轉移患者的標準治療,可以緩解神經系統癥狀、改善腫瘤局部控制情況。全腦放療對顱內亞臨床病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因其受正常腦組織的劑量限制,難以根顱內病變。在過去20年間,隨著全腦放療對認知的不利影響(包括疲勞、嗜睡和學習記憶障礙)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立體定向放療已經成為少數腦轉移患者的首選方法。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參考來源:
[1]Achrol AS, Rennert RC, Anders C, Soffietti R, Ahluwalia MS, Nayak L, Peters S, Arvold ND, Harsh GR, Steeg PS, Chang SD. Brain metastases. Nat Rev Dis Primers. 2019 Jan 17;5(1):5.
[2]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內科分會.肺癌腦轉移中國治療指南(2021年版)[J].中華腫瘤雜志,2021,43(03):269-281.
*本文僅為傳遞醫藥前沿信息、科普醫學知識,不作為對任何藥物的商業推廣或對診療方案的推薦。所有數據僅供參考,具體醫療建議請遵從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的指導。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