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醫療領域中,兒童腫瘤一直是被人們忽略和不了解,相比五六十歲的癌癥高發年齡,人們不會將目光放在幾歲的孩子身上,在出現一些反常現象是,自然也不會聯想到癌癥。
治療兒童腫瘤的總體原則
對于早期,體積較小、比較局限的腫瘤,一般先手術切除,然后進行化療、放療;對于體積大、不能完整手術切除,或者有遠處轉移的腫瘤,一般先進行化療,待瘤體縮小后再進行手術等治療。
有些脊柱旁的腫瘤會壓迫脊髓,使患兒出現下肢癱瘓等脊髓損傷,需要緊急手術解除腫瘤壓迫,然后再進行放療或化療,如果腫瘤有殘留,可能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
總的來說,危險度為低危、中危的療效優于高危的患兒,當然,還要結合治療過程中的反應、有沒有相關基因突變來判斷最終預后。
化療是幾乎所有惡性腫瘤治療的基礎,手術、放療多見于實體瘤或淋巴瘤患兒,而介入治療則多用于難治性腫瘤。高危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血液系統疾病則需要骨髓移植治療。
什么階段開始服用中藥最好?
很多患者心中,往往都有“急病求西醫,慢病找中醫”的概念,腫瘤患兒的家長也多有這種想法,所以,對于腫瘤這種來勢洶洶的大病,更多的人會選擇先求救于治癌三板斧——手術、化療、放療,直到走投無路了,才想起來用中醫來治療,把中醫藥當成腫瘤治療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這種觀念到底對不對?回答肯定是“錯誤”。
針對兒童腫瘤的臨床特點,中醫藥介入時間越早越好,最好確診后就開始服用中藥。
中醫藥可以減輕或改善腫瘤患者臨床癥狀和體癥,提高腫瘤患者免疫功能和其它功能;維護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放、化療時有增效減毒作用;可控制化療后骨髓抑制、解決消化系統反應、防治周圍神經毒性、減輕放射性炎癥等問題;促進腫瘤患者手術后康復,預防腫瘤的復發與轉移;抑制或穩定腫瘤發展。對于兒童腫瘤患者服用中藥可以調節體內環境,維護兒童的正常發育和生長。
骨髓移植后,可以用中藥嗎?
骨髓移植后的康復是中醫藥的優勢,患兒進行骨髓移植后往往會出現多種排異反應,如皮膚排異、肺排異、肝排異、消化系統排異等。
骨髓移植后的康復對于患兒來說非常重要,一方面如何減輕排異反應,降低復發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何重建機體正常的功能狀態,恢復骨髓的造血功能,調整體內環境,這些都是骨髓移植后康復的基礎。
中醫強調整體觀,通過調整氣血狀態,重建臟腑功能的協調,這樣有利于骨髓移植后的康復。通過臨床研究證實,中醫藥在骨髓移植后的康復治療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兒童腫瘤患者該服用多長時間中藥?
根據兒童腫瘤臨床康復特點,我們認為患兒最少應該服用5年中藥,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放化療對患兒的損傷,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患兒體質內患者,促進患兒的生長發育,預防腫瘤的復發。
兒童腫瘤患者精神心理支持治療:醫務人員、患者及家屬三方共同努力。醫務人員合理選擇治療方法,盡可能減少對兒童生理功能、身體形象的損害。對患兒和家長進行安慰、支持、鼓勵,增強患兒和家長與腫瘤進行斗爭的信心和決心。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各種危險因素。
李忠教授預約通道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