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癌癥老人術后去世獲全額退費,醫院被罰沒百萬,腫瘤科被吊銷,家屬醫生身份卻惹質疑

    導讀

    治病救人本身就是一份神圣和謹慎的職業,容不得半點馬虎。


    近日,一則“七旬癌癥老人三次手術后去世,家屬投訴獲全額退費,涉事醫院違規放射診療被罰沒百萬,腫瘤科被吊銷”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

    又和腫瘤治療有關?這次所謂何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七旬癌癥老人三次手術后去世,涉事醫院被罰沒百萬,腫瘤科被吊銷

    陳女士向記者介紹,74歲的母親患有膽管癌,曾在廣西醫科大學(應是相關附屬醫院)救治,2015年初,她帶母親從廣西老家賀州前往廣州市白云區一家私立醫院救治。

    陳女士稱,自己是5年臨床醫學畢業,但并非腫瘤專科醫生,她承認,起初并不清楚這家醫院的資質,“它是在廣州市白云區,宣傳是三級醫院,我也沒搞清它是公立還是私立。”她還說:“這家醫院的主治醫生是廣西人,跟我是老鄉,他承包了醫院腫瘤科,說治療已經做了很多年了,經驗很成熟,而且癌癥治療效果很好。”

    之后,她的母親在廣州前后歷經了三次手術;

    2015年12月及之后,做了動脈栓塞手術和放射性膽道支架手術;

    2016年1月21日,做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

    2016年3月18日,其母在做完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后的第58天去世,陳女士和其他親屬認為,三次手術并未延長母親的生命,隨后陳女士便進行了索賠和投訴。

    未曾想,這次質疑竟牽出了“背后黑幕”,經相關部門審查:

    1.涉事醫院未備案開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

    2.從事放射診療工作的醫務人員未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事已至此,事件最終只剩慘痛:

    1.患者家屬:2016年3月,陳女士找醫院賠償,院方把三次手術費用全額退款共12萬。后續4年家屬堅持投訴,提起民事行政訴訟未立案;

    2.涉事醫生:已離職。

    3.涉事醫院:違規放射診療被罰28萬;吊銷腫瘤科;對臨床使用放射性藥品的行為立案查處;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77萬余元。

    2017年6月9日,廣州市白云區衛計局給予醫院警告、罰款286900元,吊銷腫瘤科的行政處罰 圖源:見水印

    廣州市白云區食藥監局調查處理回復函顯示,對該醫院立案查處,依法沒收違法所得77萬余元 圖源:見水印

    對于這樣一件事,除了看熱鬧,更多的應該是反思——為何這樣的事情還在發生?為何這樣的事情還能發生在醫生身上?


    復盤治療經過,私立醫院是個“天坑”

    看到這個新聞時,筆者猜想涉事醫院十有八九是私立醫院。果不其然,涉事醫院正是廣州白云區一家私立醫院。

    “有把握治療,治療總比不治療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

    “主治醫師承包腫瘤科,治療多年,經驗成熟,癌癥治療很好。”

    這是主治醫師對陳女士(患者家屬)的承諾,無一不充滿“忽悠”的味道。那么,從治療本身來講,患者從廣西輾轉到廣州,經歷了三次手術,到底該不該做?

    我們先簡單復盤一下這位患者治療經過。一位膽管癌,74老年人。膽管癌都是首選手術切除,根據最終手術情況和分期,再決定是否需要術后輔助放化療。該患者曾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救治,最終沒有行手術切除,加上患者后面很快黃疸,綜合分析這位患者應該是一位高齡晚期膽管癌患者,預后很差,5年生存率極低。

    患者先后經歷三次手術:動脈栓塞術,膽管支架置入術,粒子植入術。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筆者覺得前兩個手術是有指征的,如果膽管癌沒有手術切除的機會,予以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腫瘤的生長,局部介入治療是腫瘤晚期腫瘤的一種很好的手段。

    后面患者發生黃疸,膽管被腫瘤侵犯堵住了,予以支架植入術引流膽汁,這個手術也安排得很恰當及時,畢竟這個手術能解除梗阻,是救命的手術。

    可壞就壞在第三個粒子植入術。粒子植入術是將有放射性的粒子植入腫瘤內,粒子通過釋放射線殺滅腫瘤,這也是腫瘤科一種很不錯的姑息治療手段。但是這個患者并沒有粒子植入的指征,因為她第二次手術后膽道還有不同程度的梗阻,黃疸沒有根本解決,是沒有任何其他抗腫瘤手術指征的。

    其次該醫生也沒有《放射工作人員證》,沒有這個證他就沒有資格為患者實施放射相關的治療,比如放療,粒子植入,以及介入治療。

    可其實考取這個證件并不難。比如筆者所在的城市,每隔兩年省職業病防治中心就會組織放射相關人員進行考核,參加學習基本都能通過考試。試想,他都能通過中國最難的執業醫師資格證的考試,這個放射工作人員證的其實很容易拿下。但是沒有這個證,你就屬于違規操作違法行醫。

    但是在私立醫院,“唯利是圖”是他們的本性。

    表現之一便是經常有醫護人員無證上崗,藝高人膽大,沒有能力沒有資格實施操作某種治療和手術,他們也會做的飛起。殊不知,任何手術都是各個細節的嚴密組合,消毒,麻醉,手術實施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紕漏,醫生資質和能力不夠就容易出事。

    表現之二便是他們會“創造”疾病,從而“創造”手術,從中獲取暴力。該患者第二個手術,美曰其名放射性膽道支架手術,但其實可能就是普通的支架植入。據筆者了解,操作這種手術的醫院資質要求很高,難度大。另外還有一些婦科私立醫院,常常恐嚇患者患有宮頸糜爛需要手術切除等等。

    綜上所述,通過復盤整個治療過程,醫生和醫院的所作所為確實問題很大,因此被罰款被吊銷自然是理所應當。

    那么,作為一個職業醫生的患者家屬有沒有問題呢?


    一問三不知!患者家屬真的這么小白?

    這是評論區最具熱議的一個話題。

    一位七旬重病老人,從廣西遠赴廣州治病,而作為家屬,作為一名醫生,她表示自己并不清楚這家醫院的資質,也沒搞清楚它是公立還是私立。

    說實話,作為一名醫生,以她的專業能力和知識儲備,其實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弄清楚這家醫院的資質;至于是公立還是私立,那就更簡單了,基本不用去查醫院的資料,就單純聽醫院的名字都能判斷出一二。

    據報道,這位患者患者最開始就診的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綜合實力可想而知。該院的腫瘤科醫生應該會詳細向家屬告知膽管癌的治療手段以及預后。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為啥她要舍近求遠,放棄身邊正規優質的資源,轉投一個不知名的私立醫院呢?

    畢竟骨肉親情,病急亂投醫也可以理解,但評論區的一片質疑和爭論也不無道理:

    圖源:評論截圖

    作為醫生,她這樣的判斷力和所作所為太有失水準。而之后的一系列索賠和投訴,也確實容易引發質疑。

    最后筆者想講個小故事結尾,愿你我都有所領悟:

    筆者有位同學在上海一所私立幼兒園當教師,這是一個全英文教學的學校,她每天打了雞血似的提升自己。她說,這叫防患于未然,因為常有家屬在旁聽,冷不丁就有家屬開口,英語比她說的還流利順暢,所以她要不斷學習。

    同樣,不管這個患者家屬是否“有備而來”和“別有居心”,治病救人本身就是一份神圣和謹慎的職業,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們應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自己的患者。

    責編 亦一 敬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