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31%-87%的腫瘤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20%的患者甚至直接死于營養不良。那么,究竟什么是營養不良?
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對營養不良定義為,由于營養物質缺乏,導致身體及機體細胞發生改變,常引發生理功能下降、心理功能障礙以及疾病的不良預后,這就是營養不良。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一般是由于腫瘤本身消耗及抗腫瘤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機體炎癥反應、代謝異常等原因所引發的,營養不良主要分為三種不同類型:能量缺乏型、蛋白質缺乏型和蛋白質能量缺乏型。#癌癥早期幾乎無癥狀#
01 能量缺乏型
能量缺乏型營養不良是由于腫瘤患者能量攝入嚴重不足所引起的,患者常表現為極度消瘦的狀態,因此也被稱為消瘦型營養不足。
02蛋白質缺乏型
蛋白質缺乏型營養不良主要是由于患者蛋白質攝入嚴重不足常引發體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癥狀,在過去,生存條件較差的家庭中,孩子患有蛋白質缺乏型營養不良的風險較高。
03 蛋白質能量缺乏型
蛋白質能量缺乏型營養不良合并了蛋白質缺乏型營養不良和能量缺乏型營養不良的癥狀,也被稱為混合型營養不良,是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營養不良類型。
營養不良若不及時干預,會發展為惡液質,其表現為極度消瘦,肌肉萎縮,虛弱無力,生活無法自理等,且一旦發生惡液質,很難逆轉和改善。因此,一定要在營養不良的早期階段,積極參與篩查評估,盡早干預,盡早治療,避免惡液質的發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