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IA期肺鱗癌患者術后為何快速出現進展?短期復發的預測指標應如何選擇?IIA肺鱗癌患者右肺根治術后接受五線治療,難點何在?免疫不良反應應如何處理?腫瘤標志物類型及動態變化對病理診斷有何參考意義?晚期肺腺癌患者二線免疫聯合化療不耐受,后續應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1.蘇北人民醫院許文景教授分享晚期肺腺癌患者診療經過,患者EGFR 21號外顯子L858R突變陽性,經過六線治療,其中有何診療難點?該患者后期為何出現重癥肌無力?MDT團隊能否帶來具有學術價值的診療思路?
2.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左麗娜教授分享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案例,患者接受免疫+化療后多臟器功能受累,尤其存在化膿性心包炎,是由于免疫不良反應引起還是化療后感染?免疫不良反應又應該如何分級和管理?患者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涉及多個系統且經積極治療后好轉,患者接受化療及免疫治療有效,此時應如何選擇后續治療方案?
3.南京胸科醫院夏寧教授分享一例患者通過免疫治療獲得療效接近完全緩解(CR),峰回路轉的治療經過帶來驚喜!該患者為KRAS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通過后線免疫治療獲益,KRAS突變陽性PD-L1低表達患者通過免疫治療獲益將帶來哪些啟示?免疫治療是否能夠再挑戰多次?重癥肺炎患者又應該如何搶救?
1.東部戰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呂嘉文教授分享了一例IA期肺鱗癌術后患者的全程管理,該患者行右肺根治術后,接受輔助化療四周期,無病生存期(DFS)為14個月,再次給予免疫聯合化療方案治療,11個月后患者出現胸膜增厚,考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肺毒性反應,經過及時處理后病情緩解。IA期患者短期復發的預測指標應如何選擇?IA期術后是否需要接受輔助治療?如何選擇輔助治療方案?如何早期判斷免疫治療的肺毒性?
2.蘇北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姚漢清教授分享一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療過程。患者淋巴結穿刺活檢結果顯示為轉移性腺癌,肺是否為原發病灶?腫瘤標志物類型及動態變化對病理診斷有何參考意義?患者接受免疫聯合化療二線治療,但耐受較差,應如何選擇下一步治療方案?頸部和縱膈淋巴結成為療效評價的前哨,能否局部放療增加療效?
3.南京市胸科醫院呼吸科程彎彎教授帶來了一例IIA期肺鱗癌患者的多學科診療經過,該患者行右肺根治術以及淋巴結清掃術,并在術后接受同步放化療。13個月后患者復發。復發后患者為何使用免疫治療多次出現不良反應?經過五線治療,其中有何難點?MDT團隊如何帶來個體化診療思路?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