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我國首個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上市,直擊CML耐藥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奧雷巴替尼,打破無藥可醫!

    12月18日,由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主辦、亞盛醫藥承辦的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成果發布暨奧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全球首發上市會在北京、蘇州兩地同步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與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黃曉軍教授、江倩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沈志祥教授,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陳蘇寧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胡豫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牛挺教授等眾多血液腫瘤領域頂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在現場和線上共同見證奧雷巴替尼的全球首發上市儀式。
    據了解,奧雷巴替尼已于11月25日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準,用于治療任何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耐藥,并采用經充分驗證的檢測方法診斷為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作為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將打破中國攜T315I突變耐藥患者的治療瓶頸,解決無藥可醫的困境。

    中國CML耐藥長期面臨“無藥可醫”的困境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劉兵城教授介紹,CML占總體成人白血病的15%左右,在我國的年發病率約為0.36/10萬,全球年發病率約為1.6~2/10萬。隨著靶向BCR-ABL的TKI藥物的上市,CML已成為一種臨床可治愈疾病,大部分CML患者能夠實現長期生存。“因此,雖然CML的發病率不高,但總患病人數已有相當規模,并且還在逐年增加,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疾病負擔。”

    此外,劉兵城教授指出,雖然有了一代、二代TKI,給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但仍有約10%的患者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如出現耐藥特別是T315I突變的患者。

    BCR-ABL激酶區突變是獲得性耐藥的重要機制之一,T315I突變是最常見的類型,在耐藥CML中的發生率高達25%左右。伴有T315I突變的耐藥CML患者對目前所有一代、二代BCR-ABL抑制劑均耐藥。在奧雷巴替尼獲批上市前,中國攜T315I突變耐藥CML患者長期面臨著無藥可醫的窘境。

    奧雷巴替尼療效及安全性顯著,改變CML治療格局

    作為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打破了中國攜T315I突變耐藥患者的治療瓶頸,解決了以往此類患者無藥可醫的困境。
    本次上市會上,奧雷巴替尼中國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江倩教授在會上分享了該藥的最新數據。

    奧雷巴替尼相關臨床研究已連續四年入選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口頭報告,并在剛剛召開的2021年ASH年會上再次公布了3項臨床進展的最新數據。
     
    Ⅰ期臨床研究(SJ-0002)共納入101例CML患者,其中83.2%之前接受過≥2種TKI-治療,62.4%存在T315I突變,10.9%有復合突變。
     
    中位3年隨訪結果顯示,在CML-CP受試者中,基線未獲得反應的可評估受試者中,完全血液學反應(CHR)率為100%,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CCyR)率為70%,主要分子學反應(MMR)率為55%。
    其中,在僅攜帶T315I突變的患者中,CHR率為100%,CCyR率為84%,MMR率為78%。在CML-AP受試者中,基線未獲得反應的可評估受試者中,CHR率為92%,CCyR率為43%,MMR率為43%。其中,在僅攜帶T315I突變的患者中,CHR率為67%,CCyR率為60%,MMR率為60%。安全性方面,大部分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為1級或2級。

    該研究結果表明,奧雷巴替尼對TKI耐藥的CML-CP或CML-AP受試者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較強、較持續的抗腫瘤作用。“總體來說,在中位超過3年的隨訪時間,奧雷巴替尼仍能夠獲得如此高且持久的有效率,特別是對T315I突變的效果尤其突出,且不良反應隨時間推移而減少,這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江倩教授談道。
    同樣,關鍵性Ⅱ期試驗HQP1351-CC201研究和HQP1351-CC202研究的最新結果(摘要號:3598)顯示,奧雷巴替尼在伴有T315I突變的TKI耐藥的CP及AP患者中均具有持久的療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基線時沒有反應的CP-CML患者在經過≥12個治療周期后,CHR率達到100%,主要細胞遺傳學反應(MCyR)率為81%,CCyR率為68%,MMR率為56%;AP-CML也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血液學深度反應(MaHR)率達到74%,CHR率為70%, MCyR率為52%,CCyR率為52%,MMR率為48%。


    此前,已有一款三代TKI在海外上市,其因可能引起的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被美國食藥監局(FDA)進行黑框警告。

    作為中國原創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的臨床進展一經公布,就引發了全球血液學界的強烈關注。這充分體現了CML治療在全球未被完全滿足的臨床需求的急迫性。此外,作為潛在的同類最佳(Best-in-class)新藥,數據顯示其療效媲美同類產品的同時,安全性更優。

    中國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黃曉軍教授表示:“過往臨床研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不斷向我們顯示,奧雷巴替尼在耐藥慢性髓細胞白血病這個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領域潛力巨大,極有希望成為該領域治療的‘Best-in-Class’藥物。我很高興能見證奧雷巴替尼成功上市,因為這意味著中國CML治療原有的耐藥困境被打破,迎來了全新的里程碑藥物,對臨床醫生和患者的意義巨大。”


    “我們醫院也參加了奧雷巴替尼的臨床試驗,并入組了幾例患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趙謝蘭教授表示,“CML患者出現耐藥后可能會導致疾病進展,其中T315I突變是耐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奧雷巴替尼能夠有效克服耐藥,給這部分患者帶來重獲新生的機會,為臨床治療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治療手段。”

    匠心優勢,奧雷巴替尼未來可期

    奧雷巴替尼的優質療效與其獨具匠心的藥物設計和作用機制密切相關。BCR-ABL抑制劑的耐藥機制非常多,不同突變位點會導致不同的耐藥。T315I突變位于ATP結合位點,對一代、二代BCR-ABL抑制劑均耐藥。而奧雷巴替尼作為三代BCR-ABL抑制劑,能夠與ATP競爭位點結合,對目前所有的激酶點突變均有效,包括T315I。因此,即使存在T315I突變,也不會影響奧雷巴替尼與BCR-ABL激酶的結合,從而對BCR-ABL激酶發揮抑制作用,起到臨床治療效果。

    “克服T315I突變是奧雷巴替尼的最大優勢。而且從現有臨床數據來看,無論是否有T315I突變,奧雷巴替尼均有顯著的療效優勢。”劉兵城教授談道。

    作為中國CML領域第一個根據基因突變狀態選擇治療方案的獲批藥物,奧雷巴替尼的上市開啟了CML精準化治療的全新篇章。
    國內外權威指南均建議CML患者在經過一代/二代TKI治療后出現警告或疾病進展時應進行激酶區突變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然而,目前臨床上很多患者往往是在耐藥后通過“試藥”直接進行下一步治療,因未及時進行隨訪監測,或延遲突變檢測,導致發現T315I突變時病情已進展,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對此,江倩教授建議,當治療反應不理想時,以及在重要的時間點(3個月、6個月、12個月),對患者進行分子學反應或者是細胞臨床學反應評估,以了解患者的狀態。如果出現警告和失敗,則應做基因檢測。
    在本次上市會上,眾多國內知名血液科醫生就CML患者的科學管理展開了討論,并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見解。專家們呼吁,無論是幾線耐藥,CML患者都應該盡早進行BCL-ABL突變檢測,以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趙謝蘭教授表示,隨著BCR-ABL抑制劑的更新迭代,近年來CML治療已經取得了革命性突破。隨著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的上市,打破了CML耐藥困局,為此類患者帶來了更好預后的可能。未來希望能夠進一步探索奧雷巴替尼的長期療效,同時希望奧雷巴替尼能夠早日納入醫保,提高可及性。


    立足創新,中國創新藥為全球CML耐藥提供解決方案

    奧雷巴替尼能夠連續四年入選ASH年會口頭報告,并獲2019年度ASH最佳研究提名獎,黃曉軍教授認為,最重要的是藥物本身的創新。

    亞盛醫藥首席醫學官翟一帆博士回顧了奧雷巴替尼的研發過程,從臨床前試驗到I期試驗,再到II期試驗,僅僅藥物劑量爬坡就探索了11個劑量,一路走來可謂不易。“在奧雷巴替尼的研發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國際標準,技術在全球領先,是全球范圍內第二個進入美國臨床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也是為數不多自立項開始就執行全球研發策略的中國本土原創新藥。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奧雷巴替尼這一中國原創、全球領先的創新藥能惠及更多的全球患者。”

    近年來,我國新藥研發的環境不斷改善,國家出臺了諸多政策支持創新藥物研發,新藥審批過程也不斷優化。對此,黃曉軍教授表示:“創新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個體系,一種思維。隨著創新越來越多,相信我們國家會成為創新型社會。”

    小結

    作為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不僅能改變中國攜T315I突變耐藥患者無藥可醫的現狀,也有望填補全球CML治療未被滿足的臨床空白。未來希望能夠奧雷巴替尼研究之路步履不停,進一步拓展新適應癥,惠及更多患者。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