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2022 ASCO GI|多項研究結果出爐,為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帶來新選擇

    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ASCO-GI)于當地時間1月20日至22日召開。結直腸癌(CRC)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其治療方面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次ASCO-GI會議上多項研究結果值得期待。醫脈通編輯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免疫治療或將成為微衛星穩定的BRAFV600E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新選擇

    背景

    Encorafenib(E)和西妥昔單抗(C)為微衛星穩定(MSS)BRAFV600E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帶來了短期療效和生存獲益。BRAF聯合EGFR抑制劑在MSS的BRAFV600E CRC的臨床前模型中誘導了短暫的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表型,并可能促使這些腫瘤對納武利尤單抗(N)等抗PD-1抗體的免疫治療產生反應。

    方法

    該研究為單臂、單中心、I/II期臨床試驗。入組標準包括:難治性MSS的BRAFV600E mCRC患者,且既往未接受BRAF抑制劑、抗EGFR抗體或免疫治療。入組后,患者接受E(每日300mg PO)、C(每14天500mg/m2 IV)和N(每28天480mg IV)。主要研究終點為最佳總緩解率(RECIST 1.1)和安全性/耐受性(CTCAE v5)。

    采用單側a=0.05和b=0.20的Simon兩階段設計(H0:p≤0.22;Ha:p≥0.45,其中p=影像學反應患者的百分比)。在第一階段,需要≥4/15例患者出現緩解,以便試驗再納入11例患者。通過Kaplan-Meier法估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結果

    共入組26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接受治療,21例可評估療效。中位年齡為59歲(32-85歲),14例(54%)女性。未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4/22例患者(18%)發生3-4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AE)。3級AE包括結腸炎、斑丘疹、白細胞增多和淀粉酶/脂肪酶升高(均n=1)。1例患者發生4級AE,為肌炎/心肌炎。

    總緩解率為45%(95% CI,23-68),疾病控制率為95%(95% CI,75-100)。中位PFS為7.3個月(95% CI,5.5-NA)。中位OS為11.4個月(95% CI,7.6-NA)。到目前為止有緩解的9例患者,中位持續反應時間為8.1個月(95% CI,7.3-NA)。

    結論

    E+C+N方案治療MSS的BRAFV600E mCRC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良好。E+C+N方案達到了預設的療效終點,表明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的聯合治療方案,在MSS mCRC這一特定亞群可獲益。將于2022年初啟動一項隨訪的隨機II期試驗(SWOG 2107),以評估E/C聯合或不聯合N治療MSS的BRAFV600E mCRC的療效。

    GERCOR NIPICOL II期研究: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或為MSI/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長期治療選擇

    背景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對MSI-H/錯配修復缺陷(dMMR)mCRC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仍有爭議。目前臨床上持續時間不統一,多為2年或直至疾病進展或不耐受毒性反應。GERCOR NIPICOL II期研究入組了經1年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治療的MSI-H/dMMR mCRC患者,16個月隨訪的療效數據的初步結果如下。

    方法

    經氟尿嘧啶、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聯合或不聯合靶向治療后的MSI-H/dMMR mCRC患者接受4個周期納武利尤單抗3mg/kg聯合伊匹木單抗1mg/kg Q3W治療,序貫納武利尤單抗3mg/kg Q2W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完成最多20周期治療。對于完成預定治療年且后期出現疾病進展(PD)的患者,允許行第二個療程的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目的是評估客觀緩解率(ORR)、PFS和OS。對在1年(理論上治療結束)治療后,仍存活且無疾病進展的患者進行PFS分析。

    結果

    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間,共納入57例患者,其中36例(63%)完成了預定的1年期治療。提前中止治療的原因是PD或死亡(n=13)、不良反應(n=7)和患者意愿(n=1)。總體的中位隨訪時間為34.5個月。1、2、3年PFS率分別為75.4%(95% CI 62.0-84.6)、70.0%(95% CI 56.2-80.1)和70.0%(95% CI 56.2-80.1)。1、2、3年OS率分別為84.1%(95% CI 71.7-91.4)、78.4%(95% CI 65.1-87.1)和73.1%(95% CI 58.4-83.4)。42例患者在1年時無疾病進展且存活,其中位隨訪時間為35.0個月,24個月PFS率為92.9%(95% CI 79.5-97.6%)。12個月狀態為穩定疾病(SD)的3例患者中觀察到PD,并接受了第二療程的納武利尤單抗治療,其中2例患者部分緩解(PR),1例PD。

    結論

    3年隨訪后,在化療耐藥的MSI-H/dMMR mCRC患者中,持續1年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治療仍顯示長期的抗腫瘤活性。納武利尤單抗序貫治療或可為停止免疫治療后,出現晚期耐藥的患者提供更多抗腫瘤活性。

    難治性微衛星穩定結直腸癌的新選擇:瑞戈非尼聯合帕博利珠單抗

    背景

    ICI在MSS CRC中療效欠佳。ICI與靶向藥物聯合應用有可能改變腫瘤微環境,并使這些腫瘤對ICI更易感。本次ASCO GI 會議上將報告在不同的晚期MSS CRC患者行瑞戈非尼(rego)和帕博利珠單抗(pembro)治療的多中心研究的結果。

    方法

    這是一項由研究者發起的研究,納入了3個中心的化療失敗/不耐受的患者。I期采用“3+3”研究設計,以評估rego(80,120,160,第1-14/21天)與pembro(200m,每3周)聯合用藥的遞增劑量。主要研究終點是第一個周期中的劑量限制毒性。II期研究中,患者以推薦的II期劑量(RP2D)行rego聯合pembro治療。主要研究終點為PFS。次要研究終點為OS和ORR。本研究顯示PFS從1.9個月改善至2.85個月(CORRECT研究數據)。第二階段的估計樣本量為63患者。

    結果

    研究于2019年7月開始,預計于2021年7月完成。在73例患者中,10例參加了第一階段,63例參加了第二階段。Rego的RP2D劑量為80mg(第1-14/21天),70例患者接受了該劑量治療。

    截至2021年9月14日,11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療。入組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4歲(23-81歲),51%為女性,53%為白人,19%為亞裔,12%為黑人,11%為西班牙裔,中位既往治療線數為2(1-5),13%原發灶位于乙狀結腸和直腸,68%KRAS突變,5%BRAF突變,78%的患者存在肝轉移。無4級治療相關AE。最常見的3級AE為皮疹(20%),其次為手足綜合征和高血壓(7%)。

    14%的患者需要調整劑量。最常見的終止治療原因為疾病進展(85%),其次是撤回知情同意(12%)。中位隨訪時間為5.3個月(0.6-24.4),中位PFS為2.0個月(1.8-3.5),中位OS為10.9個月(5.3-NR)。在16例(23%)非肝轉移疾病患者中,PFS為4.3個月(1.9-8.4)。未觀察到客觀緩解事件。49%的患者可達到疾病穩定,其中位持續緩解時間為2個月(0.2-18.8)。

    結論

    本研究是目前最大規模的ICI+rego聯合用藥臨床研究。盡管中位OS令人振奮,但該試驗沒有達到主要研究終點。識別可長期獲益的病人的生物標志物的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

    CheckMate 9X8 II期研究結果:納武利尤單抗的加入能否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帶來獲益?

    背景

    mCRC的標準一線治療方案包括氟尿嘧啶聯合奧沙利鉑和/或伊立替康以及生物制劑。在mCRC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NIVO)聯合一線標準治療方案可能會增強抗腫瘤活性。CheckMate 9X8研究對比了NIVO聯合mFOLFOX6或貝伐珠單抗(BEV)與mFOLFOX6或BEV在mCRC一線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NCT 03414983)。

    方法

    既往未經治療、初始不可切除的mCRC患者,隨機(2:1)分配至NIVO(240mg)+mFOLFOX6/BEV Q2W(NIVO+標準治療[SOC]組)或mFOLFOX6/BEV Q2W(SOC組)。主要研究終點為按照RECIST v1.1通過獨立盲法中心(BICR)評估的PFS。次要終點包括ORR、疾病控制率(DCR)、緩解時間(TTR)、緩解持續時間(DOR)、OS和安全性。

    結果

    195名患者隨機納入NIVO+SOC組(n=127)或SOC組(n=68)。中位隨訪時間為23.7個月(0-33.2)(NIVO+SOC組)和23.2個月(0-32.3)(SOC組),中位治療持續時間分別為9.9個月(0.1-31.8+)和7.7個月(0.1-26.7+)。PFS的HR為0.81(95% CI 0.53-1.23;P=0.30),未達到預設的統計學差異的閾值(兩組中位PFS為11.9個月)。NIVO+SOC組12個月后的PFS率較SOC組更高。

    兩組ORR分別為60%(NIVO+SOC組)和46%(SOC組;比值比1.72[95% CI 0.96-3.10]),中位DOR為12.9個月(95%CI 9.0-13.1)和9.3個月(95%CI 7.5-11.3)。NIVO+SOC組中,3/4級治療相關AEs的發生率更高,但未發現新的安全信號。將進一步分析生物標記物,包括腫瘤突變負荷和基線淋巴細胞CD8水平。

    結論

    該研究主要研究終點PFS未到達。但在mCRC一線治療中,與SOC組相比,NIVO+SOC組在12個月后顯示出更高的PFS率、更高的客觀緩解率和更持久的緩解時間以及可耐受的安全性。

    JCOG1018研究(RESPECT):奧沙利鉑的加入能否改善老年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

    背景

    作為老年mCRC患者的初始治療方案,氟尿嘧啶加貝伐珠單抗(BEV)聯合奧沙利鉑(OX)是否適合,仍有爭議。本研究為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評估聯合OX能否提PFS。JCOG試驗最初計劃作為NCCTG的平行細胞研究,但NCCTG試驗提前終止。

    方法

    主要入組標準包括:不可切除的mCRC,組織學證實為腺癌,ECOG評分為2的70-74歲或ECOG評分為0-2的75歲患者。符合條件的患者被隨機(1:1)分配至含或不含OX治療組。

    研究開始前,明確是否應用氟尿嘧啶+左旋亞葉酸鈣(5-FU/l-LV)或卡培他濱(CAPE)方案,包括5-FU/l-LV+BEV(C組)、CAPE+BEV(D組)、mFOLFOX7+BEV(E組)或CapeOX+BEV(F組)。

    5-FU/l-LV方案從原始sLV5FU方案中省略了靜脈推注5-FU。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CAPE劑量。主要研究終點為PFS。計劃樣本量總計250例患者(HR 0.75,單側α=5%和β=70%)。研究規則為達到主要研究終點,且OS的HR點估計值小于0.8。

    結果

    2012年9月至2019年3月,251例入組患者被隨機分配(1:1)接受含(n=126)或不含(n=125)OX的治療。中位年齡為79歲,年齡范圍在70-74、75-79、80-84、85歲以上的患者分別占5%、45%、37%、13%,ECOG評分在0、1、2的患者分別占53%、39%和7%。在251例患者中,241例患者發生PFS事件,223例患者發生OS事件。

    不含OX組患者的中位PFS為9.4個月(95% CI 8.3-10.3),含OX組患者為10.0個月(9.0–11.2)(HR 0.837,95% CI[0.673–1.042],單側p=0.086)。不含OX組患者的中位OS為21.3個月(18.7-24.3),含OX組為19.7個月(15.5-25.5)(HR 1.054 [0.810–1.372])。

    不含OX組患者的有效率為29.5%(21.2-38.8),含OX組為47.7%(38.1-57.5)。EQ-5D評分從基線到治療后總體評分改善的患者比例沒有差異(比值比0.94 [0.51-1.75])。1例不含OX組患者和3例含OX組患者的死亡與治療相關。

    結論

    與不含OX相比,含OX未見生存益處。不建議將OX作為老年MCRC患者的初始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Rapid Abstract Session and Poster Session 12. Phase I/II trial of encorafenib,cetuximab,and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microsatellite stable,BRAFV600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2.Rapid Abstract Session and Poster Session 13. One-year duration of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patients (pts)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MSI/dMM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GERCOR NIPICOL phase II study.

    3.Rapid Abstract Session and Poster Session 15. Phase I/II study of regorafenib (rego) and pembrolizumab (pembro) in refractory microsatellite stable colorectal cancer (MSSCRC).

    4.Oral Abstract Session 8. Nivolumab (NIVO) + 5-fluorouracil/leucovorin/oxaliplatin (mFOLFOX6)/bevacizumab (BEV) versus mFOLFOX6/BEV for first-line (1L)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Phase 2 results from CheckMate 9X8.

    5.Oral Abstract Session 10.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mFOLFOX7 or CapeOX plus bevacizumab versus 5-FU/ l-LV or capecitabine plus bevacizumab as initial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COG1018 study (RESPECT).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