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解癌狀態,改變癌狀態!
圍手術期,該不該用中藥?
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圍手術期應不應該接受中醫藥治療?
答案是肯定的。圍手術期結合中藥治療能減少相關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縮短術后恢復周期,提高治療效果。
圍手術期如何用中藥治療?
手術前,中醫藥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為手術保駕護航,通過中醫藥治療可以有效地調整各臟器功能,進一步保證手術的安全與順利。
如多數中晚期患者存在明顯的正氣虧虛,在手術治療前應該用中藥扶正培本以提高手術耐受性。
手術后,應該盡早應用中醫中藥來幫助患者恢復元氣,促進傷口愈合,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如因手術和麻醉的副作用,術后患者多見疲勞綜合征、血液高凝狀態等,通過中藥益氣、生津、養血等方法可改善患者疲勞,增加食欲以促進機體恢復。通過活血化瘀法可改善血運狀態,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此外,術后通過理氣和胃、通腑降逆等方法可改善手術導致的消化道癥狀。
其實,不僅僅是手術治療,中醫藥對于放化療的增效減毒作用也頗為明顯,如化療藥物導致的骨髓功能抑制,在圍化療期采用益氣養血、滋補肝腎可緩解,同樣的中藥對于放化療導致的消化道癥狀也療效顯著。
所以中醫中藥配合手術、放化療,可以顯著地發揮減毒增效、保護肝腎、提升白細胞、恢復骨髓造血功能、治療放射性炎癥、減輕各類毒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
在中醫藥的幫助下扶正祛邪,改變癌狀態,幫助患者康復,還能有效防治復發轉移。
手術結合飲食事半功倍,抗癌加速!
術治療后的癌癥患者,飲食的調攝更為重要,合理的膳食可加快手術恢復的周期。
一般來說,手術之后患者的元氣受到損傷,此時大多數患者家屬都會本能的認為患者此時很虛弱,應該好好的“補補”,于是術后就會給患者攝入大量的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
可是,這樣做真的能起到補虛的效果么?并不能,往往會適得其反!
高熱量的食物雖然能節省蛋白質消耗,但是我們要知道,患者經過手術之后,其胃腸功能受損且消化吸收能力變差,此時吃太多的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是會加重胃腸的負擔的,是不利于消化的。
手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較差,消化、吸收功能大大降低。因此,在食材的選擇上不能一味地強調盲目進補,術后患者應當以清補、容易消化的能量食品為主,還需要適當增加維生素的補充量。
不宜進食燒烤類、煎炸類、生冷類以及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食物。若手術后體質較弱,要注意適當吃些補氣血的食物。
此外,為了促進傷口愈合和組織修復,飲食上要注意適當吃些有收斂作用的食物或藥物。
臨床上可以根據手術部位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食物:
胸部腫瘤手術患者應適當吃些有寬胸利膈、止咳化痰之功的食物;腹部腫瘤手術患者應當注意先以流食為主,之后是半流食,逐漸過渡到軟食。
俗話說得好,三分治七分養,飲食調攝對于癌癥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盡量做到營養均衡,科學合理。
每位患者病情及體質都不一樣,具體飲食建議咨詢主治醫師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