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女士今年42歲,幾個月前脖子左側出現好幾個大小不一的腫塊,但由于腫塊不痛不癢,且疫情期間就診不太方便,趙女士并沒有多在意,而是到藥店買了消炎藥自行服用。但是一個多月了,腫塊并沒有消除,反而脖子右側也長出來一個腫塊,趙女士不敢再拖,急忙到醫院檢查。醫生為其檢查后,與趙女士溝通,取了局部組織做活檢,病理檢查結果卻提示鼻咽癌。
一、體內有癌,脖子先知
俗話說,體內有癌,脖子先知。當癌癥發生時,脖子會發出信號,提醒我們及時關注身體健康。比如,脖子出現腫塊、脖子發黑、脖子異常瘙癢等,都可能與癌癥有關。
1、脖子長腫塊
脖子長腫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腫瘤等。其中,常見的頭頸部腫瘤有鼻咽癌、扁桃體惡性腫瘤、喉咽惡性腫瘤等。鼻咽癌引起的頸部腫塊是無痛性的,比較容易被忽視,如果同時出現陣發性的回吸涕中帶血或擤鼻涕中帶血,應及時做鼻咽喉鏡進行排查。
扁桃體惡性腫瘤引起的頸部腫塊,常出現在頸部一側,質地堅硬,表面粗糙,容易出血,也要及時就醫,進一步明確診斷。
2、脖子發黑
脖子后面出現不明原因的皮膚發黑,與其他皮膚形成鮮明的色差,可能是黑棘皮病,主要與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惡性腫瘤、藥物因素等有關。
黑棘皮病,常見于頸部、腋窩等容易發生摩擦的部位,表現為天鵝絨樣的色素沉著斑塊。肥胖和糖尿病引起的黑棘皮病不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危害,主要是因為肥胖、糖尿病會導致胰島素抵抗,或者引發高胰島素血癥,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使皮膚增生、變厚,同時還會促進下丘腦分泌促黑色素激素,使脖子后面的皮膚變黑。
需要警惕的是惡性腫瘤引起的黑棘皮病,往往具有更加顯著的特征,除了頸后部、腋窩的皮膚會明顯變黑,同時還會出現皮贅、皮疹。隨著病情的進展,皮膚病變還有可能出現在手掌等部位。如果本身不胖,而且沒有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疾病,后頸處、腋窩處卻出現了皮膚變黑的情況,應重視起來,及時就醫,找到原因。
3、脖子異常瘙癢
脖子異常瘙癢,可能是淋巴瘤的征兆。臨床上,有16%-30%的淋巴癌患者會出現脖子瘙癢或全身瘙癢的癥狀,原因與腫瘤組織不斷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并隨著血液流動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從而引發瘙癢,應去醫院進行細胞免疫檢查、皮膚試驗、腹部CT、腹部B超等相關的檢查,明確病因。
二、研究發現:脖子越粗,壽命或越短
有人問,脖子粗是疾病的征兆嗎?確實,不同的人脖子的粗細不一樣,有的人天生脖子就比較粗,但是,也有的人是疾病引起的脖子粗。
2010年,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志上的研究顯示,脖子越粗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大。因為隨著頸圍的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就會相應降低,使更多的膽固醇無法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幾率。
脖子太粗,除了心血管疾病容易找上門,糖尿病、代謝綜合征、脂肪肝、甲亢、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肥胖等疾病的發生風險也會增加,從而對壽命產生消極影響。
研究表示,脖子的粗細(頸圍)也有健康標準:男性頸圍<38㎝;女性頸圍<35㎝,才算達標。大家可以在家自測一下,測量的時候,身體放松,兩臂自然下垂,嘴巴微微張開,將皮尺水平放在頸部最細的位置,前面于喉結下方。如果男性頸圍≥38㎝,女性頸圍≥35㎝,則要警惕超重;男性頸圍≥39㎝,女性頸圍≥35㎝,則要警惕代謝綜合征。
脖子太粗,疾病的發生風險越高,壽命也可能受到影響,那么,是否有辦法幫助頸圍縮減呢?
1、戒煙限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不斷刺激心臟,使心跳加速,增加心臟的負擔。飲酒則會使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增加心臟病急性發作的風險。所以,守護心臟健康,預防脖子變粗,就要遠離煙酒。
2、飲食調整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限制重油、重鹽食物的攝入,少吃高糖、高脂食物,保證營養均衡,多吃魚肉、雞胸肉、蛋類、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綠葉蔬菜、菌菇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喝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
3、運動輔助
堅持進行有氧運動,比如跳繩、游泳、跑步、打籃球等,盡量每天運動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5天,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減輕體重,預防肥胖,降低頸圍的目的。
總結:脖子也是人體健康的“信號燈”。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多關注脖子的狀態,如果出現顏色異常改變、不明原因的腫塊、持續瘙癢等,應提高警惕,密切關注,并盡快就醫檢查。
參考資料
[1]《發現頸部腫塊要當心!》.南京市第二醫院.2021-11-27
[2]《警惕!脖子變黑可能是這些發病信號!》.新華網.2020-08-22
[3]《脖子粗,壽命短?6種疾病風險可以“量”出來》.中國醫藥報.2019-09-01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