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賽沃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肺肉瘤樣癌患者,起效迅速、PFS達7個月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MET抑制劑一線治療療效良好的病例分享。

    該例患者為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晚期肺肉瘤樣癌,一線治療采用賽沃替尼治療,療效良好,達到部分緩解(PR),獲得了7個月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不良反應可耐受。賽沃替尼耐藥后,二線治療采用卡博替尼,三線治療采用克唑替尼,均很快出現疾病進展(PD),患者的總生存期(OS)達15個月。該病例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韓森教授提供,并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方健教授點評。
    病例簡介
    基本情況
    患者,男,74歲。
    主訴:右側胸痛5月。
    胸部增強CT:右肺上葉巨大軟組織腫塊,軸位較大層面約138×83 mm,上下徑約126 mm,輕度強化,累及右側第1-3肋,并存在明顯上腔靜脈壓迫,伴側支循環的建立。
    腹部及淺表淋巴結B超:右鎖骨上多發腫大淋巴結,考慮轉移。
    全身骨掃描:右側第1、4肋骨鹽代謝旺盛灶,轉移可能。
    頭部MRI:未見明顯轉移。
    右肺上葉占位穿刺活檢:(右上肺)分化差的癌,形態及免疫標記支持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但未能明確區分腺、鱗分化。
    免疫組化顯示:ALK-Ventana(-),CK5/6(-),NapsinA(-),P 40(-),ROS-1(-),TTF-1(-),卡紅(-),CK(+),Syn(-),CD56(-),CgA(-)。
    臨床診斷:Ⅳ期右肺上葉NSCLC(T4N3M1)。
    基因檢測:MET基因內含子13區域存在短片段缺失(NM_000245.2:c.2888-35_2888-20del),該變異會導致mRNA水平外顯子14的跳躍。

    診療經過

    本例高齡患者因胸痛就診,初診為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NSCLC。2018年8月31日,一線治療采用賽沃替尼,患者用藥當天訴背部疼痛明顯減輕,用藥1周疼痛癥狀完全緩解,停用止痛藥物。用藥6周后復查評效,胸部增強CT顯示右肺上葉腫塊縮小至88 mm,較治療前縮小36%。綜合評效為PR。上腔靜脈壓迫完全緩解,側支循環已無造影劑充盈。用藥12周和18周后確認療效,均為維持PR,腫瘤繼續縮小。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可耐受。

    圖1. 賽沃替尼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復查評效
    2019年3月8日,復查評效腫瘤進展,PFS為7個月。患者無明顯癥狀,考慮仍臨床獲益,繼續口服賽沃替尼。為探討賽沃替尼的耐藥原因,行二次活檢。右上肺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為分化差的癌,伴壞死,符合肉瘤樣癌。基因檢測結果顯示,與基線期相比,新出現BRAF基因擴增,MET 14外顯子突變豐度由58.5%升高到69.8%,MET擴增由2.4倍升高到3.1倍。

    腫瘤持續進展,2019年6月,患者的二線治療方案換為卡博替尼,治療1個月后,療效評估為PD。2019年7月,三線換克唑替尼治療1個月余,療效評估為PD。患者因腫瘤持續進展,于2019年10月29日去世,OS為15個月。
    病例提供專家

    韓森教授:善用基因檢測,讓精準診治貫穿肺癌全病程

    研究表明,驅動基因對肺惡性腫瘤細胞的持續生長、浸潤和轉移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驅動癌基因的失活可導致癌細胞凋亡,即癌細胞對驅動基因的抑制劑具有高敏感性。驅動基因的發現為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1]。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基因突變的檢測及相應靶向藥物的應用使得NSCLC的治療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如今,靶向基因的檢測已是各大醫院的常規檢測項目。

    MET被認為是繼EGFR、ALK之后又一重要的NSCLC分子治療靶點,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在NSCLC中占3%-4%,在肺肉瘤樣癌中占較高的比例,為4.9%-31.8%;高加索人群中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發生率略高于日本人和中國人(3.0% -4.9% vs 0.9% -2. 8%);在老年NSCLC患者中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發生率高于年輕患者;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幾乎總是與其他基因突變互斥,提示其代表一種獨立的腫瘤驅動基因[2]
    該患者初診時,行基因檢測,顯示為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隨著賽沃替尼的長期治療,經過7個月的無進展生存,患者最終出現耐藥。腫瘤組織內的基因,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的突變,各種治療手段都可能會影響突變發生的頻率和突變的位點也不一樣。因此,在藥物耐藥、疾病進展以后,需要酌情考慮再次進行基因檢測,嘗試尋找其耐藥機制。

     
    本例患者第二次基因檢測發現出現新的BRAF基因擴增,MET14號外顯子突變豐度上升,MET擴增倍數增加。但MET抑制劑的耐藥機制較復雜,目前正在進一步研究中,MET抑制劑耐藥后的治療方法,也有待進一步探索。

    2021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指出,對于晚期NSCLC患者,推薦檢測MET擴增和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等基因,通過在腫瘤組織中進行單基因檢測技術或二代測序技術(NGS),在若組織標本不可及,可考慮檢測游離/循環DNA(cf/ctDNA)。該推薦為Ⅱ級推薦,體現出國內肺癌專家對于MET靶點檢測的高度重視[3]

    在精準醫療時代,基因檢測為臨床上更為準確、有效的診療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期待未來基因檢測技術不斷突破,為肺癌患者的精準治療保駕護航。
    專家點評

    方健教授:傳統療法對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肺癌的療效有限,患者可從賽沃替尼治療中獲益

    在賽沃替尼上市之前,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肺癌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案為化療和免疫治療,但是化療和免疫治療既往用于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療效有限。一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NSCLC患者接受一線化療的中位OS僅為6.7個月,遠低于驅動基因陰性患者的OS(11.2個月)[4]。另一項臨床研究中,24例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NSCLC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療,結果顯示免疫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為17%,中位PFS僅為1.9個月,療效未達到預期[5]

    本例患者為肺肉瘤樣癌,肺肉瘤樣癌是一類罕見的NSCLC,早期患者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模式,但遺憾的是,肺肉瘤樣癌對放化療不敏感,且容易復發和轉移,預后不良,患者的治療需求遠未滿足。
    2021年《柳葉刀·呼吸醫學》雜志公布了一項賽沃替尼治療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肺肉瘤樣癌或其他NSCLC亞型的Ⅱ期臨床研究結果:在全部70例患者中,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賽沃替尼治療的ORR為42.9%,疾病控制率(DCR)為82.9%,中位PFS為6.8個月,中位OS為12.5個月[6]
    值得注意的是,肺肉瘤樣癌的患者比例高達36%,21%的患者出現腦轉移。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肺肉瘤樣癌患者經獨立審查委員會評估的ORR為40.0%,中位PFS為5.5個月。腦轉移患者經獨立審查委員會評估的顱外ORR為46.7%,DCR為93.3%,中位PFS為6.9個月[6]
    基于賽沃替尼的研究成果,2021版《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針對MET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用藥推薦,在Ⅱ級推薦中指出賽沃替尼(3類證據)作為一線未用靶向治療患者的治療選擇,為MET靶向藥物中推薦級別最高[3]

    病例點評專家

    方健 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二科科主任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腫瘤防治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腫瘤防治研究會肺癌分委會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分子靶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肺癌委員會委員

    CSCO血管靶向治療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老年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

    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專家

    病例提供專家

    韓森 教授

    北京大學醫學部腫瘤學博士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二科

    主治醫師

    北京腫瘤防治研究會肺癌分委會委員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普渡大學訪問學者

    作為Sub-I負責多個國際、國內多中心的臨床研究

    專業方向為肺癌的綜合治療,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參考文獻:

     
    [1]鄒黎黎,柯琦.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基因及其檢測研究進展[J]. 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28(3):196-200.

     
    [2]周曄,于雁.MET14外顯子跳躍突變與非小細胞肺癌[J].國際腫瘤學雜志,2021,48(6):366-369.

     
    [3]2021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4]Gow CH, Hsieh MS, Wu SG, Shih J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outcomes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harboring a MET exon 14 skipping mutation compared to other driver mutations in an East Asian population. Lung Cancer. 2017;103:82-89.

     
    [5]Sabari JK, Leonardi GC, Shu CA, et al. PD-L1 expression,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and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 exon 14 altered lung cancers. Ann Oncol. 2018;29(10):2085-2091.

     
    [6]Lu S, Fang J, Li X, et al. Once-daily savolitin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s and othe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 harbouring MET exon 14 skipping alterations: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study. Lancet Respir Med. 2021;9(10):1154-1164.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