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每天1分鐘,給你腫瘤圈內的專業“談資”!
要點提示
-
THE LANCET ONCOLOGY: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效果可觀
-
Cancer Cell:MEK抑制劑或可增強免疫與化療的協同作用
-
新藥:國產FGFR抑制劑Pemigatinib在中國香港獲批上市
-
新藥: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于一線治療胃癌的Ⅲ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
-
新藥:國產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劑獲批臨床
THE LANCET ONCOLOGY: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效果可觀
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發生腦轉移的風險很高,且缺乏有效的治療選擇。近日,一項探究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在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和腦轉移患者中的活性和安全性的研究發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研究表明,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具有可觀的臨床活性及安全性。

研究者在中國八家三級醫院進行了一項多中心、單臂、兩隊列得II期試驗。A組為初治性HER2陽性腦轉移,B組為放療后疾病進展的患者,接受吡咯替尼400mg口服,每日一次,卡培他濱1000mg/m2口服,每日兩次,連服14天,隨后每3周休息7天,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無法耐受的不良反應。主要終點為研究者根據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版本1.1)確認的顱內客觀緩解率。
在2019年1月29日至2020年7月10日期間共招募了78名女性。A組的顱內客觀緩解率為74.6%(95%CI:61.6–85.0),B組為42.1%(95%CI:20.3–66.5)。最常見的3級或以上的突發不良反應是腹瀉(A組為24%,隊列B為21%)。A組中的兩名(3%)患者和B組中的三名(16%)患者具有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這是第一項顯示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在HER2陽性乳腺癌和腦轉移患者中的活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特別是在未接受放射治療的人群中,值得在隨機對照試驗中進行進一步驗證。
Cancer Cell:MEK抑制劑或可增強免疫與化療的協同作用
PD-1/PD-L1抑制劑聯合化療已成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m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然而培美曲塞和順鉑(PEM/CDDP)化療無法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產生協同作用。近日,一項探究MEK抑制劑通過誘導癌細胞中的CXCL10來克服化學免疫治療耐藥性的研究發表在Cancer Cell上,結果顯示MEK抑制劑和化療聯合與PD-L1阻斷具有協同作用。

研究者將肺腫瘤模型中PEM/CDDP化療無法與ICIs協同作用的治療失敗現象與其無法誘導CXCL10表達和CD8T細胞募集聯系起來。使用藥物篩選,研究者發現將MEK抑制劑(MEKi)與PEM/CDDP聯合可觸發腫瘤細胞CXCL10分泌和CD8 T細胞招募,使其對ICIs敏感。PEM/CDDP聯合MEKi促進視神經蛋白(OPTN)依賴性線粒體自噬,從而以線粒體DNA和TLR9依賴性方式產生CXCL10。TLR9或自噬/線粒體自噬抑制可消除PEM/CDDP聯合MEKi/抗PD-L1治療的抗腫瘤療效。此研究結果強調了TLR9和OPTN依賴性線粒體自噬在增強化學免疫治療效果中的作用。
新藥:國產FGFR抑制劑Pemigatinib在中國香港獲批上市
繼2020年4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后,1月24日信達生物宣布達伯坦(Pemigatinib)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DH)批準用于治療成人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系統性治療后疾病進展、伴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FGFR2)融合或重排、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
Pemigatinib是一種針對FGFR亞型1/2/3的強效選擇性口服抑制。一項針對Pemigatinib名為FIGHT202的II期、開放性、單臂、多中心的研究顯示,患者客觀緩解率為37.0%(95%CI:27.94-46.86),耐受性良好,其中高磷酸血癥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5%。
新藥: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于一線治療胃癌的Ⅲ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
2022年1月24日,百濟神州宣布替雷利珠單抗(百澤安)聯合化療用于一線治療胃或胃食管結合部癌的RATIONALE 305Ⅲ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
在期中分析中,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在PD-L1表達陽性的患者中達到了總生存期(OS)的主要終點,需進一步隨訪以評估意向治療患者人群(ITT)的總生存期獲益。替雷利珠單抗的安全性結果與此前試驗中的觀察一致,與化療聯用未出現新的安全性警示。
1月24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顯示,和譽醫藥一種全新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劑ABSK043膠囊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全球已有多款PD-1/PD-L1抗體藥物獲批上市,但并無小分子藥物獲批。ABSK043已在澳大利亞開展針對實體腫瘤的I期臨床試驗。
ABSK043可與PD-L1特異性結合并誘導其從細胞表面內吞,有效地抑制PD-1/PD-L1的相互作用,恢復PD-L1介導的T細胞活化抑制。作為小分子PD-L1抑制劑,ABSK043可克服單抗成本高、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長及免疫原性等缺點。
[1]Meric-Bernstam F,et al.Futibatinib,an Irreversible FGFR1-4 Inhibitor,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Harboring FGF/FGFR Aberrations:A Phase I Dose-Expansion Study[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2021 Sep 22].Cancer Discov.2021;10.1158/2159-8290.CD-21-0697.doi:10.1158/2159-8290.CD-21-0697 https://cancerdiscovery.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2/01/19/2159-8290.CD-21-0697
[2]Limagne E,et al.MEK inhibition overcomes chemo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by inducing CXCL10 in cancer cells[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2022 Jan 17].Cancer Cell.2022;S1535-6108(21)00662-0.doi:10.1016/j.ccell.2021.12.009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1)00662-0
[3]https://mp.weixin.qq.com/s/8ot3LRqekpjIkMr3poD5rQ
[4]https://mp.weixin.qq.com/s/z8kAbwIOKdsS5h91FY4Q9Q
[5]https://mp.weixin.qq.com/s/f7ZEX8ynopEjoVkHQSKWgg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