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診室經常會來一個小患者,叫“小包子”,這個名字是我給她取的,因為她總是喜歡在看診之前吃包子,時間久了,也就慢慢熟悉了起來。
小包子是一個神經母細胞瘤的小朋友,3年前一個平靜的晚上,3歲的她突然說“肚肚疼”,盡管沒有其他癥狀,家長也并沒有懈怠,趕快帶著小包子去了醫院做檢查。檢查單卻給了小包子的家長當頭一棒。
醫生說:“從腹部B超看,可能有了腫塊。尿兒茶酚胺(VMA)顯著增高,這樣的情況下,即有可能是神經母細胞瘤。如果需要確診,需要進行組織的穿刺活檢”
小包子先后經歷了穿刺、手術、化療等治療,而這一切并沒有使病情得到控制,小包子從原有的腹痛,進展為腹部膨隆腫大,隨后開始間歇性發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大便也逐漸不通了。
在一次化療結束后,小包子虛弱地依偎在她媽媽的懷里,指著窗外的包子鋪說:“媽媽,我什么時候才能去吃小學校門口的小包子呢?我想去那里和小朋友一起寫字,畫畫。”這句話狠狠地擊中了小包子媽媽,她和我說:“從那一刻開始,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讓孩子去上學!一定要把孩子治好!”
在醫院住院期間,小包子媽媽結識了其他小患者的家長,在一次交流中,家長問小包子媽媽,沒有考慮過中藥治療嗎?而這個小病友就是在我的診室開的藥,就這樣,小包子的媽媽帶領小包子出現在了我的診室里。
初次見到這個古靈精怪的小朋友時,她已經被疾病折磨地非常虛弱,軟綿綿地趴在媽媽懷里,了解了孩子的病情后,我的心里大致有了底。孩子的目前情況還是比較好的,現在這個階段,要保證孩子不再復發和轉移,還有就是孩子的生長發育、心理問題。我告訴小包子媽媽,不要著急,以前也有這么大的神母寶寶來看病,現在都上初中、高中了。
孩子剛來的時候,不僅挑食而且吃得很少,舌苔很厚膩,大便也不成型。吃了兩周左右的中藥后,孩子漸漸地說想吃飯了,從原來的半碗粥都說惡心到后來早上一碗粥,一個雞蛋羹都說還想再吃點。吃完半個月后小包子媽媽給我發來了孩子的舌苔,復查NSE的指標也從20.83到19.62,開始有了好的趨勢。
到現在小包子已經在我這里持續吃了3年的藥,也順利成為一個幼兒園的同學、收獲了很多小伙伴,孩子媽媽說:“在陪孩子治療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有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家庭在經歷疾病的苦痛與折磨,不經歷是不會體會到身在其中的苦痛,我們家孩子是幸運的,也希望和我有同樣經歷的家庭也是幸運的,要相信疾病是可以被克服的,要選對治療方案,選對醫生!醫生很重要!”
↓更多相關文章,點擊下方藍字↓
醫院:“住院期間不許離院!”患者:“不!我要去看李忠教授!”
新患者問:李忠教授看得咋樣?老患者答:不吃他的藥我都活不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