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通常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痛苦卻又無法解答的疑難,例如:化療、貧血、疼痛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令眾多癌患頭疼的問題之一:胸腔積液。
一聽到胸腔積液這個詞,似乎就不是好東西,我們習慣于把它跟肺癌聯系起來。其實胸腔積液并不一定是癌癥,很多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結核、心衰等等,也是會出現胸腔積液的。
所以,臨床把胸腔積液分為癌性和非癌性。當然,今天的話題也離不開癌癥,所以我們要聊的也就是惡性胸腔積液,也就是癌性胸水。
癌性胸水是臨床比較麻煩的事情之一,不僅增長迅速,而且不易控制和消除,容易反復發作,一旦出現胸水壓迫心、肺、縱隔等,可引起呼吸循環功能不全或衰竭。對此病癥的糾治,需要根據積液量的多少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胸腔積液量較少的時候,西醫主要針對原發腫瘤治療為主,如化療、靶向以及免疫治療都是可選擇方法。而一旦胸腔積液量較多時,往往會引起壓迫,影響呼吸功能,這個時候就需要“急則治其標”了。
因此,排液(抽水、利尿藥等)+胸腔內藥物治療,就成了最常用及首選方法,好多病人效果也不錯,胸水很快消退。但這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僅僅緩解癥狀,不久之后(1周左右),可能又會出現胸水。
因此,我們常需借助中西醫的綜合方法及手段。中醫藥治療具有創傷小、并發癥輕微的特點,在胸腔積液的的治療中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
陳老先生是山東人,2020年7月體檢時發現肺部占位性病變,行PetCT檢查,提示右肺門及肺內多發小結節,伴有胸腔積液,被確定為肺腺癌。
開始用靶藥維羅非尼,有一定效果,但胸水始終不退,而且有增多趨勢,逐漸變得呼吸困難,日常睡覺不能躺平,也沒法轉身。抽過胸水,但時間不久,隔周又開始出現胸悶、憋氣、下肢浮腫等情況。
因年紀較大,85歲了,還有高血壓、房顫病史,自己本身就是外科大夫,不想化療,就考慮中醫藥治療,遂來診。采用中藥內服,配合溫陽利水的外敷方。患者3天后來電述胸悶憋氣明顯改善,腳腫也減輕了許多,B超復查,提示中等量胸腔積液。
3個月后,CT復查提示少量胸腔積液。但時間不久,因天氣轉涼,患者不小心感冒,再次出現胸悶憋氣、腿腫,考慮合并心衰,經一段時間抗心衰治療后,癥狀并沒有緩解,就再次用了中藥加外敷,胸水雖有改善,但肺部病灶較前進展了。
最后,此患者配合西醫的靶向藥物(泰瑞沙),一直用中醫藥內服外敷,非常穩定,直到2021年9月后,患者沒有聯系了。
胸腔積液屬于中醫“懸飲”范疇,治療則以溫、行、消、開、導為主,需要辨證用藥。臨床上,我們按照中醫辨證原則,可選用十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己椒藶黃丸、苓桂術甘湯、防己黃芪湯等。
同時,我們常大劑量桑白皮加以車前子、葶藶子等;并適當輔以宣肺化痰之劑,如炙麻黃、桔梗等。
如病程時長,病屬肺腎兩虛的,則以溫補肺腎為主,可用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必要時,常常重用附子、肉桂等。
另外,對于久病患者,因伴有嚴重缺氧,而且大都食欲不好,因此,容易不耐中藥內服,而且,僅憑內服,力所不逮,我們常重用外敷一法(藥物打成細末,敷于患者胸脅部位,并適當加溫)。
有時候,外敷是胸水的主要治療手段,常以溫陽宣肺、行氣利水方藥加減。以大劑量溫陽利水逐飲之劑,如果胸水甚者,可酌情加用利尿劑等。
用利尿劑時,當注意電解質平衡等問題。這是我們長期腫瘤臨床實踐中屢創佳效的良法。
當然,對于癌性胸水患者,避免受涼,控制感染也非常必要,以免加重病情。前述案例中,陳老先生前期病情控制很好,就是一次感冒后,誘發心衰,感染不易控制,最后導致病情變化加重。
所以對于腫瘤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我們一般都會反復強調,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感染等發生。
另外,對于癌性胸腔積液,治療中往往需反復抽胸水,可引起大量蛋白質丟失,嚴重者可并發電解質紊亂。
因此,在應用中西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食療調整,諸如常吃一些鯽魚、冬瓜、赤小豆等,都有助于提高療效,進一步幫助有效控制胸水。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