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熱播的央視開年大劇《人世間》迎來結局。劇中主人公周秉義最終因胃癌晚期,撒手人寰。在生命的最后,他的一句話“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度更重要”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如果生命質量和生命長度是一道選擇題,你會如何選擇?
有的網友說,如果可以,當然兩者都想要。既要好好過好每一天,追求質量。也要愛惜身體,追求長度。
但是在癌癥發病率越來越高的今天,如何讓生命長度和生命質量二者同時兼得呢?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遠離不良的飲食習慣。
回顧整個劇情,周秉義患上胃癌并非偶然,劇中已多次伏筆暗示:
- 他去國外為解決軍工廠轉型的那段時間,身體報警,出現胃出血;
- 由于工作越來越忙,以至于吃飯不能按時按點,連口熱乎的飯菜都沒時間吃,只能吃些生冷的東西對付,導致胃病加重;
- 為了投資本,喝酒應酬喝到身體再次亮紅燈——以至于因胃穿孔不得不住院手術;
- 但病情的加重并沒有讓他停下忙碌的腳步,無法規律吃飯、還要忙于應酬,以至于病情越拖越重,以至于發展到癌癥晚期,不幸去世。
俗話說,“病從口入”,而消化系統癌癥是跟飲食習慣最近的癌種。
因為飲食所傷往往影響脾胃功能,聚濕、生痰、化熱或變生它病,為癌癥的發生埋下了伏筆。研究顯示:在癌的病因中飲食占到了30%~35%,不良的飲食習慣與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腸癌等消化道癌有關。
那么我們在日常飲食上應當注意哪些方面,才能由養胃而養生,防癌于未然的目的呢?
1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每餐食量適度,避免過饑或過飽,更應避免暴飲暴。尤其要注意睡前2-3小時不要進食,因為胃在休息時間被迫工作,容易加重胃粘膜的損傷,進而導致胃癌、胃潰瘍等多種疾病。
2少吃刺激性食物及生冷食物: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生冷食物不易消化,且消毒不徹底,容易造成腸道感染。
3細嚼慢咽:對食物充分咀嚼的次數愈多,食物顆粒越細小,有利于消化液與食物的充分混合,能夠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使營養物質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4不吃燙食:飲食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溫度過高會燙傷口腔及食道粘膜,過低會刺激腸道,容易引起腹瀉。
5少吃油炸食物及腌制食物:這類食物不僅不容易消化,加重消化道負擔,而且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對健康危害較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注意遠離導致癌癥的不良習慣,保持科學飲食、合理膳食,合理壓力,才有可能讓生命質量和生命長度兼得。
↓閱讀更多文章↓
新患者問:李忠教授看得咋樣?老患者答:不吃他的藥我都活不了
醫院:“住院期間不許離院!”患者:“不!我要去看李忠教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