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顯示,這位姑娘的胃癌在被發現時已是進展期(俗稱胃癌中晚期),胃癌若在早期發現并得到及時治療,有較為良好的預后效果。然而,調查顯示,多數胃癌被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預后很差。面對來勢洶洶的胃癌,我們需要了解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
胃癌是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靠前的惡性腫瘤,我國男性胃癌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病死率排第三位,女性胃癌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排第五位,病死率排第二位。我國每年新發胃癌41萬例,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
事實上,早期胃癌并沒有明顯的不適或者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果有了明顯的癥狀,可能是中晚期胃癌或者胃炎等其他胃部疾病。
年齡≥40歲,并且符合以下任何一點者屬于胃癌高危人群:
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例如遼寧省、福建省、甘肅省、江蘇省、山東省)。
2.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的人群。
4.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5.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食品、吸煙、重度飲酒等)的人群。
1. 根治幽門螺桿菌
HP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我國的HP感染率較高,約為40%到60%。HP的傳播路徑主要為經口傳播。盡管多數感染者沒有癥狀或其他并發癥,但仍有15%到20%的人會發生消化性潰瘍,有5%到10%的人會發生胃黏膜萎縮,1%的人會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MALT淋巴瘤)。但作為一種感染性疾病,所有的HP感染者都會患上慢性活動性胃炎,除非主動采取干預措施,否則HP的感染是不會自行消除的。
占胃癌極大多數的腸型胃癌的發生模式為:
研究表明,腸型胃癌的發生是HP感染、環境因素(包括飲食影響)以及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約有90%的非賁門部胃癌的發生和HP感染有關,而環境因素對胃癌的影響總體弱于HP感染。
HP感染在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的發生和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發生之前,根除(尤其是早期根除)HP能夠有效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發生率,因此,根除HP感染是預防胃癌所能采取的最重要的可控措施。
HP感染的根除性治療的最佳年齡是18到40歲,胃癌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上升,發現自己感染HP后要及時到醫院胃腸外科接受治療。想要檢查自己是否有HP感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呼氣試驗
2) 血清學檢測
3) 糞便抗原檢測
其中,呼氣試驗是最常用的非侵入性試驗,有著操作方便、快捷、無創、不受胃內部環境影響等優點。
2. 定期篩查
篩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胃癌的高危人群在40歲(包含40歲)后要定期進行胃癌篩查,通常采取內鏡檢查(胃鏡等)的方法。若沒有異常,可以兩到三年再檢查一次。普通人群應定期體檢,以防癌前病變的產生并及時進行處理。
遺傳因素在1%到3%的遺傳性彌漫性胃癌中有著決定性作用,有5%到10%的胃癌患者存在家族性聚集現象,因此有遺傳性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要盡早進行胃癌篩查,不受年齡的限制。像開頭提到的23歲確診胃癌的姑娘就極有可能存在遺傳性胃癌家族史。
3. 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
對于胃癌高危人群,應加強對自身的健康管理。
1) 要少吃粗糙的食物、高鹽食物、腌制性食物。
2) 切忌暴飲暴食,要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避免霉變食物的攝入。
3) 要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
4) 減少甚至避免煙酒攝入,要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5) 要保持心情舒暢,減少抑郁情緒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李凱,徐惠綿.《胃癌診治難點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解讀與介紹[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1,36(14):23-23.
[2]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019年,上海)[J].中華消化雜志,2019(05):310-316.
[3] 李兆申.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早篩、早診、早治與胃癌的預防[J].中華消化雜志,2021,41(Z1):5-8.
[4] 李學信,周衛平,韓友圻,等. 胃癌高發區流行因素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86(6). 340-342.
[5] Setia N, Clark JW, Duda DG, et al. Familial gastric cancers.[J].Oncologist,2015, 20(12):1365-1377.
[6] 寧波23歲姑娘胃疼2周沒重視,到醫院卻要全胃切除!醫生:這些情況要注意……. [EB/OL]. (2022-01-07)[2022-01-13]. https://mp.weixin.qq.com/s/Rq5O-BcbtQh4MaYjQBq1Ug.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