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癌癥普通體檢查不出來
目前癌癥越來越高發,很多人都疑問為什么很多癌一查出來就是中晚期。
其實是因為大多數人的體檢都局限于常規項目,抽個血、拍個CT……看似在積極地為健康“把關”,
相反,癌癥篩查的項目一個都沒做到位,甚至有人被查出來癌癥晚期,還在疑惑“我之前的體檢報告明明沒什么大問題”。
其實,癌癥篩查和普通體檢有很大區別,如果早期發現病灶,癌癥生存可提高不少。
針對這些癌癥,都有確切的篩查方法,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把癌癥扼殺在萌芽里。
1.肝癌
我國是“肝癌大國”,近九成肝癌與乙肝密切相關。肝癌也是一個潛伏很深的殺手,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一旦出現癥狀往往也是中晚期。
肝癌容易盯上:
乙肝、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
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
長期酗酒抽煙者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B超+抽血化驗甲胎蛋白
很多人體檢時做了腹部B超,以為萬事大吉。其實只做B超,相對來說容易漏診,B超結合甲胎蛋白檢測才能有效篩查癌癥。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者建議每半年篩查一次。如果發現異常,可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2.肺癌
《2018年全球癌癥統計數據》顯示,肺癌依舊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
肺癌容易盯上3類人:
吸煙20年以上、每天吸煙20支以上或20歲以下開始吸煙的人群
常接觸油煙或煤煙者
長期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生活的人群等
預防肺癌的首要一步就是戒煙、避免暴露在污染環境,其次是早期篩查。有人疑惑:體檢中拍了X光片,應該可以篩查出肺癌。其實,X光片對肺癌的篩查效果一般。當X光片都能診斷出是肺癌時,很多已經是中晚期了。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CT檢查
有人顧慮,認為做CT有輻射。事實上,肺癌篩查所用的低劑量CT掃描,對患者健康沒有影響(孕婦、兒童選擇CT時應遵醫囑,謹慎選擇),遠沒有傳說中那么恐怖。
3.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又稱為大腸癌,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如今,結直腸癌已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四位。
結直腸癌容易盯上:
肥胖、糖尿病
習慣性便血
有癌癥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
檢血試驗陽性
直腸癌的可怕在于早期經常讓人誤以為僅僅是消化不良;中期便血讓人誤以為是痔瘡,不容易被察覺。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腸鏡
高危人群切莫輕視大意,建議每2~3年做一次腸鏡檢測。
4.乳腺癌
乳腺癌已成為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增速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只要能夠早期發現,乳腺癌生存率相當高。
乳腺癌容易盯上:
未婚或高齡(35歲及以上)初產
有乳腺癌家族史
月經初潮小于12歲或行經超過42年
有些人以為乳腺癌就是女性容易得的病。其實,男性也會患乳腺癌,只是相較于女性而言,非常罕見。
一般篩查,乳腺B超就可初步判斷
如果初步篩查發現問題,建議再去做鉬靶,更加精準判斷乳腺是否健康。
5.胃癌
相比歐美人,中國人更受胃癌“青睞”。胃癌早期癥狀隱匿,但早發現早治療,依然不影響暢享美食。
胃癌容易盯上:
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
過量抽煙飲酒,長期吃高鹽、熏烤煎炸、腌制食物
有胃癌家族史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胃鏡
很多人害怕做胃鏡,其實,現在已有無痛胃鏡可供選擇。胃癌高危人群應每2~3年做一次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后續根據活檢病理結果采取相應的隨訪復查和處理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做胃鏡前記得不要吃早飯。
6.宮頸癌
宮頸癌是目前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病原體因素、性生活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引發宮頸癌。
幸運的是,目前已有預防宮頸癌的疫苗,二價、四價和九價宮頸癌疫苗可供女性接種。定期婦科檢查能起到早期篩查的作用。很多人一聽說檢查宮頸癌,首先想到的是HPV檢查,其實HPV是對病因的檢查。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TCT檢查
TCT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目前已普遍應用于臨床。TCT宮頸防癌篩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能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發現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蟲、衣原體感染等。此外,陰道鏡和病理學診斷也可作為宮頸病變檢查的二、三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