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腎臟日,本屆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健康——吾愛吾腎、知識強腎”。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且致殘、致死率增速位居慢性病之首,而知曉率僅為12.5%,這就意味著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腎臟病患者。
一、腎對我們有多重要?
腎臟,是人體內泌尿系統中的重要器官,它位于腹膜后脊柱兩側(腰部兩側后方),承擔著人體內電解質、水、酸堿三者的平衡、生物活性物質的分泌,由于它還兼具廢物和水分的處理工作,因此素有人體“垃圾處理廠”之稱。
科學研究發現,生命活動所需的各類無機鹽,如:葡萄糖、鈉、鉀、蛋白質等,在人體內的濃度,依靠腎臟調節。腎臟還會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前列腺素、腎素等活性物質,對血壓、水鹽代謝、骨髓造血等方面產生影響。
最重要的是腎臟可以處理人體血液(日均1500-1800升)中產生的廢物、排出多余水分,形成1.5升左右的尿液。一旦腎臟產生病變,腎功能下降,導致三種功能無法負擔人體所需,就會引起全身性的癥狀,造成嚴重后果。
二、腎癌的威脅
數據顯示,腎癌占全球所有癌癥死亡率的2%,總體上發達國家高于發展中國家,城市高于農村,男性多于女性,高發年齡在50~70歲。我國腎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居泌尿系統腫瘤第二位。
醫學研究證實,腎癌的發生主要和遺傳、吸煙、肥胖、高血壓等有關,因此這四類人群也屬于腎癌高危人群。此外,職業暴露、飲食習慣、激素水平等因素在許多研究和調查中表現出誘發腎癌的傾向,但是目前缺乏強有力的科學證據。
1、遺傳
腎癌可分為遺傳性和散發性兩種類型,雖然兩種都有遺傳傾向,但是家族遺傳性的腎癌發病率更高,也最普遍。臨床數據中,家族遺傳腎癌占腎癌病例的3%-4%,主要的遺傳疾病有:BHD綜合征、遺傳性乳頭狀腎癌、家族性平滑肌肉瘤、VHL綜合征等。
家族遺傳性腎癌發病時間20-40歲,散發性腎癌50歲左右。一級親屬腎癌確診,會讓自己的發病率升高2-3倍。
2、吸煙
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吸煙列為腎癌的高危因素。研究發現,煙草燃燒產生的N-亞硝胺是導致腎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在醫學調查數據中,男女性煙民和不吸煙人群相比,腎癌風險分別高出1.57、1.22倍,相比之下,重度吸煙者(日均超過21根)的患癌風險分別達到2、1.6倍。
提醒:煙民戒煙10-15年,腎癌風險會降低15-30%,因此戒煙刻不容緩。
3、肥胖
肥胖和腎癌發病率之間也存在相關性,其深層原因可能和肥胖對雌激素、類固醇激素水平、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的影響有關。此外,肥胖導致的脂質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體下調、膽固醇升高等因素也可能會增加腎癌風險。
在國內外大量的研究中,肥胖被公認為腎癌的危險因素,有數據指出,體質指數BMI升高5,腎癌發病風險上升24-34%。由此可見,預防腎癌也要控制體重,從預防肥胖做起。
4、高血壓
高血壓也會導致人體的脂質過氧化、活性氧增加,從而引發腎癌的風險。在過往的研究中,高血壓患者腎癌發病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倍,足以證明,高血壓對人體的潛在危害。
三、警惕腎癌“三聯征”,每年做一次B超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副院長杜鵬表示,“大多數腎癌患者是由于健康體檢時發現的無癥狀腎癌,這些患者占腎癌患者總數的50%-60%以上。”但同時,腎癌也不是一點信號都沒有,最常見的典型特征就是三聯征。
腎癌三聯征,指的是血尿、腰疼、腹部腫塊,在臨床治療中,三聯征聯合出現的發病率只有15%,但是一旦出現就預示著癌變晚期,因此當出現一個或兩個癥狀時,就要格外警惕。
1、血尿
腎癌患者中血尿發病率40%,原因是腫瘤對血管形成壓迫導致的血尿。血尿嚴重時會引發排尿困難、排尿疼痛、腎絞痛、尿潴留等癥狀。
一般血尿有可能來自于膀胱,也可能是腎臟引起,可以根據清晨三杯尿來判斷,一杯血尿代表尿道,兩杯代表膀胱,三杯腎癌的可能性較大,要及時就醫。
2、腫塊
腎癌患者中有10-40%都存在腫塊,有時也是唯一的癥狀。一般來說,腎臟本身處于腹部深處,腫塊很難察覺,一旦發現腫塊就意味著腫塊長到了一定程度,此時要重視起來,及時就醫。
3、腰痛
當腎臟腫瘤長大擴張腎包膜、侵犯附近組織時,就會形成持續性的鈍痛,有時也可能由于腫瘤破裂出血,腎包膜血腫也會引發疼痛。
腫瘤侵犯組織造成的疼痛幾率20-40%,也有10-40%的可能性是副瘤綜合征,這類情況會引發貧血、高血壓、高血糖等癥狀。
·每年一次B超,有助于發現腎癌
河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楊鐵軍呼吁:腎癌高危人群,如肥胖、高血壓、吸煙、家族遺傳病史、自身腎臟慢性病史等人群,每年定期B超檢查腎臟是最有效的健康保護!
四、無論男女,避免這三種壞習慣,好腎自然來
腎臟的健康與否關乎著人體的健康,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日常生活中,人們除了預防腎癌,其它的腎臟疾病也不可輕視,改善3個不良習慣,做好護腎第一步!
1、經常亂吃藥和保健品
臨床數據顯示,25%的腎衰竭患者都和藥物的“毒性”有關。人體代謝藥物的主要器官就是腎臟,但是長期亂吃藥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產生毒損,影響腎功能。市場上的保健品也一樣,很多保健品本身有不明藥物,成分不明對人體的副作用也很大,因此不可亂吃。
建議:不管是藥物,還是保健品,都要在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服用。
2、長時間吸煙、酗酒
吸煙、酗酒是健康的兩大“敵人”,更是“傷腎高手”,科學研究發現,香煙煙霧中含有有害物質超過7000種,酒精分解產物乙醛的危害也很大,這些物質對腎臟來說,都是危險因素。
建議:戒煙、戒酒,從自身做起。
3、經常熬夜
在人體睡眠期間,人體全身的生命活動、代謝功能下降,腎臟也可以降低“工作強度”,得到修復和緩解,而熬夜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打亂腎臟的休眠機制,加速腎臟老化。
建議:科學研究發現,人體睡眠“黃金七小時”是夜晚11點到凌晨6點,這一段時間最好保證高質量睡眠,切忌熬夜!
除了改變以上3種惡習外,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保持適量水分攝入、避免憋尿、適量運動、保持飲食平衡等方面,來達到護腎的目的。
腎臟由于位處深處,被四周的器官和組織所包裹,就像是人體內“沉默的孩子”,即便受到了損傷,很多時候也不會發出信號,因此大家一定要定期體檢。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要學會注意觀察體征,做好疾病的預防和早治,是每一個患者都應該做到的。
參考資料:
[1]《這四類人群請注意:警惕“腎癌”偷襲》.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18-06-14
[2]《認識腎臟,保護腎臟從少做這些事情開始》.醫食參考.2021-12-18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