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要點提示
1. Clin Cancer Res:納武利尤單抗二線治療經治ESCC可長期改善OS
2. JCO :索拉非尼聯合標準化療改善HAR FLT3/ITD+AML預后
3. 前沿:TIGIT單抗首項Ⅲ期臨床結果公布!挑戰SCLC失敗
4. 新藥:云頂新耀在中國香港提交Sacituzumab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
Clin Cancer Res:納武利尤單抗二線治療經治ESCC使OS長期改善!
目前,在晚期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中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長期數據依然有限。近日,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發表了納武利尤單抗與化療(紫杉醇或多西他賽)在經治ESCC患者中的3年隨訪數據。
研究表明,納武利尤單抗作為二線治療,與化療相比,在經治的晚期ESCC患者中顯示出有臨床意義的長期總生存期(OS)改善。與化療組相比,納武利尤單抗組的OS持續改善,而與最佳總體緩解(BOR)無關。在3年的隨訪中,納武利尤單抗的耐受性良好。
ATTRACTION-3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簽的Ⅲ期試驗。OS為研究主要終點。探索性亞組分析根據4個月時有無標志物的BOR來評估OS。
在納入的患者中,210 名接受了納武利尤單抗治療,209名接受了化療。在至少36.0個月的隨訪中,與化療組相比,納武利尤單抗組的OS更長(中位數,10.9個月對8.5個月;HR,0.79;P=0.0264),3年OS率分別為15.3%和8.7%。
無論最佳總體療效(BOR)如何,納武利尤單抗比化療的中位OS更長(完全緩解/部分緩解:19.9對15.4個月;疾病穩定:17.4對8.8個月;疾病進展:7.6對4.2個月)。納武利尤單抗組40名患者(19.1%)和化療組133名患者(63.9%)發生3級或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
JCO :索拉非尼聯合標準化療改善HAR FLT3/ITD+ AML預后
高等位基因比(HAR)FLT3/ITD(AR > 0.4)突變導致兒童急性髓系細胞白血病(AML)預后不良。關于在該人群中添加索拉非尼(一種多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作為標準化療和單藥維持治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何,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近日發表了來自兒童腫瘤學組協議AAML1031的報告。研究表明,索拉非尼可以安全地添加到常規AML化療中,并可能改善兒童HAR FLT3/ITD+ AML的預后。
患者在3個隊列中接受治療。初始安全階段規定了誘導期索拉非尼的最大耐受劑量。隊列2和3在誘導和單藥維持中添加了索拉非尼。臨床結果分析僅限于2/3隊列中的72名患者,并與76例接受相同化療但未使用索拉非尼的HAR FLT3/ITD+ AML患者進行比較。在一部分患者中測定了索拉非尼的藥代動力學和血漿抑制活性。
索拉非尼的最大耐受劑量為200mg/m2,每日1次;劑量限制性毒性包括皮疹(n=2;1例3級,1例2級)、2級手足綜合征和3級發熱。藥代動力學/血漿抑制活性數據表明,測得的血漿濃度足以抑制磷酸化的FLT3。盡管在隊列2和3中使用索拉非尼的療效更好,但接受索拉非尼治療的患者也比對照組更頻繁地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
對造血干細胞移植和有利的共發生突變的多變量分析證實了索拉非尼的益處。具體來說,未接受索拉非尼治療的HAR FLT3/ITD+患者發生事件的風險大約高出2倍(從研究開始的無事件生存期:HR,2.37;95% CI, 1.45-3.88;P=0.001,完全緩解期無病生存期:HR,2.28;95% CI,1.08-4.82;P=0.032,完全緩解期復發風險:HR,3.03;95% CI,1.31-7.04,P=0.010)。
前沿:TIGIT 單抗首項 Ⅲ 期臨床結果公布!挑戰小細胞肺癌失敗
3月30日,羅氏宣布Tiragolumab+阿替利珠單抗(TIGIT+PD-L1)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Ⅲ期臨床試驗(SKYSCRAPER-02)未能達到無進展生存期(PFS)共同主要終點,在中期分析中也沒有達到OS的共同主要終點,并且在計劃的最終分析中不太可能達到統計學意義。由此也宣告全球首個TIGITⅢ期臨床失敗。
SKYSCRAPER-02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全球Ⅲ期臨床研究,旨在比較Tiragolumab加阿替利珠單抗、化療作為一線治療與阿替利珠單抗和化療在490例ES-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iragolumab是一款TIGIT單抗,曾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TIGIT全稱為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結構域蛋白,屬于脊髓灰質炎病毒受體(PVR)樣蛋白家族,是一種主要在免疫細胞(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表面表達的免疫檢查點蛋白,可抑制這些免疫細胞發揮作用。
羅氏表示,PD-L1+TIGIT聯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食管鱗癌和其他癌癥等Ⅲ期臨床將按計劃繼續推進。
新藥:云頂新耀在中國香港提交Sacituzumab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用于治療二線mTNBC
3月31日,云頂新耀宣布已向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提交Sacituzumab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NDA),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兩次系統治療(其中至少一次用于轉移性疾病治療)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
2021年11月,云頂新耀公布了SacituzumabⅡb期研究EVER-132-001的頂線結果,該研究以38.8%的客觀緩解率(ORR)達到其主要終點。這項研究在中國的80名患者中開展,所得結果與全球Ⅲ期ASCENT研究的結果一致,因此顯示其在中國人群中具有相似的療效和安全性。
此外,中國大陸、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監管機構或藥政部門已經先后受理了Sacituzumab的上市申請,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系統治療(其中至少一種為針對轉移性疾病治療)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成人患者,云頂新耀與相關監管機構正保持密切的溝通。2022年1月,Sacituzumab在新加坡獲批用于治療二線及后線mTNBC。
3月30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公示,和譽醫藥申報的ABSK043膠囊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定適應癥為惡性腫瘤。
ABSK043為和譽醫藥研發的創新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劑。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小分子PD-1/PD-L1抑制劑的研發逐漸吸引關注。相較于單克隆抗體,小分子PD-1/PD-L1抑制劑具有許多潛在優勢,例如:口服給藥可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小分子相對于抗體半衰期較短,使得與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小分子的靈活性在接下來的聯合療法中可以更加便捷有效。
ABSK043為一款全新具備較好活性、選擇性的小分子PD-L1抑制劑。它可與PD-L1特異性結合并誘導其從細胞表面內吞,有效抑制PD-1/PD-L1的相互作用,恢復PD-L1介導的T細胞活化抑制。在多個臨床前模型中,ABSK043展現出與已獲批抗PD-L1抗體相當的抗腫瘤功效。該藥的臨床前研究結果將在2022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展示。
[1].Okada M, et al. Three-year follow-up and response-survival relationship of nivolumab in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TTRACTION-3). Clin Cancer Res. 2022 Mar 16:clincanres.0985.2021. doi: 10.1158/1078-0432.CCR-21-098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94546.
https://aacrjournals.org/clincancerres/article/doi/10.1158/1078-0432.CCR-21-0985/694079/Three-Year-Follow-Up-and-Response-Survival
[2]. Pollard JA, et al. Sorafenib in Combination With Standard Chemo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High Allelic Ratio FLT3/IT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 Report From the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Protocol AAML1031. J Clin Oncol. 2022 Mar 29:JCO2101612. doi: 10.1200/JCO.21.0161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349331.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1.01612
[3]. https://mp.weixin.qq.com/s/C6WtP8eQKpDbAcv8UaDv2A
[4]. https://mp.weixin.qq.com/s/eUCFXhtew5qyL85J2gMMWw
[5]. https://mp.weixin.qq.com/s/FZrGW4ijaldeK__uS3IoTQ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