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ORR 78.4%!國產原研藥物Unecritinib治療ROS1融合陽性NSCLC再登國際舞臺|2022 ELCC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

    速來打卡最新研究進展!

    Unecritinib單藥一線治療中國ROS1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研究亮點搶先看:

    短期療效深且遠:

    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為78.4 %,疾病控制率(DCR)為87.4%,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20.3個月。

    更長生存值得期待

    IRC評估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5.6 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尚未達到,12個月OS率為98.1%,24個月OS率為88.1%。

    “實力”解決腦轉移難題:

    腦轉移亞組人群ORR高達72.7%。

    安全可靠,眼部安全性好:

    ≥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發生率為45.1%,治療相關嚴重不良事件(SAEs)發生率為 3.6%;眼部毒性發生率為26.1%,未發生≥3級TRAEs。

    2022年歐洲肺癌大會(ELCC) 上,上海市胸科醫院陸舜教授以mini oral的形式報告了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的1.1類創新藥Unecritinib(TQ-B3101)單藥一線治療中國ROS1融合陽性NSCLC的研究結果,數據顯示IRC評估的ORR高達78.4%,中位PFS達15.6個月,將給中國乃至全球的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帶來全新希望[1]引起了參會專家的高度關注,為此,醫學界腫瘤頻道特此報道,并邀請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陸舜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潘宏銘教授進行深度點評。

    陸舜教授報告截圖

    沖擊ROS1融合陽性NSCLC一線治療,Unecritinib表現如何?

    本研究是一項評價Unecritinib單藥治療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療效和安全性的II期單臂、多中心臨床試驗,納入了年齡≥18歲、ECOG體力狀況:0~1分、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ROS1融合陽性、既往接受化療不超過2線的患者。入組患者接受Unecritinib 300 mg p.o. BID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無法耐受毒性。主要研究終點為IRC評估的ORR,次要研究終點為DCR、DoR、PFS、OS。

    本研究共納入111例患者,其中,92.8%的患者為Ⅳ期,29.7%的患者基線評估存在腦轉移。療效結果顯示,IRC評估的ORR為78.4 %(95% CI,69.6%-85.6%),DCR為87.4%(95% CI,79.7%-92.9%),意味著大部分患者用藥后疾病控制良好,為后期生存獲益奠定基礎。同時中位DoR為20.3個月(95% CI,11.0-26.1),顯示Unecritinib能為患者帶來深而持久的緩解。
    圖1 研究短期療效結果
    長期療效方面,IRC評估的中位PFS為15.6 個月(95% CI,10.2-27.0),中位DoR為20.3個月(95% CI,11.0-26.1),12個月OS率為98.1%(95% CI,92.5%-99.5%),24個月OS率為88.1%(95% CI,73.7%-94.9%),中位OS尚未達到,最終成熟數據的結果著實令人期待。

    圖2 研究PFS & OS生存曲線
    亞組分析顯示,33例有基線腦轉移的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能從Unecritinib 中獲益,ORR達72.7%。這提示Unecritinib在提高整體緩解率的基礎上,還能夠很好地透過血腦屏障,對于腦轉移患者控制情況良好。


    圖3 亞組分析結果
    安全性結果顯示:≥3級TRAEs發生率為45.1%,SAEs發生率為 3.6%。同時,眼部毒性發生率為26.1%,未發生≥3級TRAEs,眼部安全性較好。

    陸舜教授:任何一個“小群體”都值得被看見,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新希望來了!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世界衛生組織(WHO)Globocan數據庫顯示,2020年,中國有超過81萬人新發肺癌患者,超過71萬人死于肺癌[2]。靶向治療開啟了肺癌精準治療的新時代,為存在驅動基因突變的患者帶來了更好的治療手段。特別是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除了EGFR、ALK等常見、少見靶點外,ROS1等“罕見靶點”也逐漸引起重視。

    ROS1作為眾多細胞表面受體中的重要一員,融合是其主要變異類型。目前僅克唑替尼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治療ROS1融合陽性晚期NSCLC患者。此次所報告的Unecritinib (TQ-B3101)是一種新型小分子靶向藥物,主要靶點有ALK、ROS1和MET。

    本次在ELCC上披露的數據展現出了Unecritinib“高效低毒”的特點,不管是短期療效還是長期療效都十分可觀,意味著患者在短期內控制病情以外,更能獲得長期生存,同時安全性良好,眼部毒性低的特性更是印證了當前腫瘤治療所倡導的“療效與生活質量并重”的理念。
    腦轉移是肺癌最為常見的轉移部位,同時也是影響肺癌患者生存時間與生存質量重要的因素之一。發生腦轉移的肺癌患者,平均生存時間僅為1-2個月,治療也更為棘手[3]

     
    如何高效、安全遏制肺癌腦轉移患者的腫瘤進展,成為肺癌診療領域亟待突破的困境。而Unecritinib在腦轉移患者中展現出的良好療效,發揮出了其強大的入腦能力,突破了“肺癌腦轉移難治”這一瓶頸,為更多基線即存在腦轉移的肺癌患者帶來了希望。
    雖然ROS1融合陽性在我國NSCLC的群體中僅占一小部分,但考慮到我國NSCLC患者基數龐大,任何一個“小群體”都值得被看見,值得被關注。此次Unecritinib展現出的強大應用前景,更是讓我們對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治療充滿期待,相信隨著Unecritinib的步步推進,中國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生存現狀也會“更上一層樓”。

    潘宏銘教授:走出適合中國的ROS1融合陽性NSCLC治療之路

    21世紀,腫瘤已經逐漸成為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但“靶向治療”的出現,為眾多腫瘤患者帶來的巨大的生存獲益,可謂是人類抗腫瘤治療領域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進展。隨著人們對腫瘤靶點不斷深入的了解,諸如EGFR、ALK等越來越多的“靶點”被人們發現,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眾所周知,在肺癌領域EGFR陽性患者最為多見,患者可選擇的治療藥物最為豐富,相關研究進展最多,臨床相關治療策略也最為完善。但諸如ROS1融合、BRAF以及MET等罕見基因突變類型患者可選擇治療則較為匱乏。因此,本研究也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ROS1融合陽性NSCLC治療領域的探索,為中國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Unecritinib的ORR達到78.4%,中位DoR達到了20.3個月,IRC評估的中位PFS為15.6 個月,意味著ROS1融合陽性NSCLC患者用藥之后不僅病灶能夠得到快速緩解,且緩解的持續時間很長,最重要的是能夠延緩患者病情進展,從而為更長生存獲益奠定基礎。對比既往缺乏有效治療手段時晚期NSCLC患者所面臨的困境,此次Unecritinib的數據披露讓我們看到了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飛躍”。
    以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的1.1類創新藥Unecritinib為代表的ROS1融合靶點研究此次登上國際舞臺,讓世界再次“聽”到了國人的“聲音”。雖然對于相關研究的進行,國外起步更早,而且我國ROS1融合陽性NSCLC批準的藥物種類以及可及性有限,目前僅有克唑替尼。

     
    但總體來說,國內正奮起直追,也意味著只有國人數據才能更好地指導中國臨床實踐,ROS1融合陽性NSCLC治療需走出一條適合國人的路,而這條路也必將走得更寬、更長。

    專家簡介

    陸舜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
    CSCO常務理事 ,希斯科基金會副理事長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肺癌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
    DIA中國區顧問委員會副主席
    上海市醫學會腫瘤學會前任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常委,

     
    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師協會腫瘤科分會副會長,專科規培組長
    IASLC出版委員會委員
    ASCO中國區代表
    擅長領域:肺部腫瘤的精準治療
    發表論文:《Lancet Oncol》《Lancet Respir Med》《J Clin Oncol》《Nat Commun》《Proc Natl Acad Sci USA》、《Ann Oncol》《Clin Cancer Res》等知名雜志,共200余篇,總IF值3389。

     
    獲得獎項: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一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 2018年獲得仁心醫者·上海市杰出專科醫師提名獎,2021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
    潘宏銘 教授

    邵逸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導師

    浙江省衛健委腫瘤靶向治療技術指導中心主任

    國家新藥審評專家
    國家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衛健委繼教中心腫瘤學綜合組組長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委會候任主任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常務理事
    CSCO支持和康復專家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發表SCI論文130余篇,主持和參加臨床試驗280多項,主編《腫瘤化療的毒副反應和防治》、《腫瘤內科診治策略》和《腫瘤內科合理治療和用藥技巧》等,主持制訂《中國腫瘤患者營養治療指南》、《消化道腫瘤合理用藥指南》等,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0多項
    參考文獻:

    [1]Shun Lu, Hongming Pan, Lin Wu, et al. The Phase II Study of Unecritinib (TQ-B3101) monotherapy in the first 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ROS1 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CT03972189). 2022 ELCC, 8MO.

     
    [2]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1, 71(3): 209-249.

     
    [3]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內科分會.《肺癌腦轉移中國治療指南(2021 年版)》中華腫瘤雜志 2021年3月第43卷第3期 Chin J Oncol,March 2021,Vol.43,No.3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