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東方網報道了一則新聞,民警在巡視街道時發現一位阿姨在街道上行走,上前詢問情況時,阿姨情緒崩潰痛哭流涕,并突然撥開自己的假發,告訴民警自己是一位需要化療的病人。
來源:東方網抖音
互助君看到患癌阿姨毫不猶豫地撥開假發,只為證明患癌身份而得到救助的畫面,一時五味雜陳。連日以來,上海這座城市面臨著抗疫的艱難時刻。疫情籠罩下的那些癌癥患者,她們又該何去何從?
難,難,難
吃藥難
來源:小紅書[農夫山拳有點疼]
拿乳腺癌患者舉例,日前,多地覓友反應,內分泌治療的常用藥物,他莫昔芬斷貨,這可不是件小事,作為內分泌治療界的常勝將軍,他莫昔芬在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減少復發率方面有著不錯的戰績,藥物的缺乏很可能會引發乳腺癌復發轉移,對乳腺癌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足以引起一陣恐慌。
且更有多數患者因疫情所致無法順利手術、放化療,心急如焚、驚慌無措,急重癥之下,還要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無處就醫的苦悶,對病人、對家屬都是巨大的身心重擊。
就醫難
來源:小紅書[留白]
在癌癥治療當中,手術是最為主要的一種治療方法,尤其是早期癌細胞還未擴散的時候,手術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也因此,如果沒有及時手術,也并無服用新輔助治療藥物的情況下,癌細胞的擴散更加無所顧慮,病情可能進一步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癌癥對于身體的損耗極大,免疫系統的崩潰紊亂更容易誘發并發癥,而抗癌治療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也會消耗身體的抵御能力,帶來各類伴隨疾病。對乳腺癌患者來說,心血管疾病已成 為乳腺癌人群最常見的非腫瘤死亡因素,一旦發生心梗、缺血性卒中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急性病,后果將會是不可預料的。
為什么這么難?
疫情防控影響
隨著疫情的發展,不同地區的物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就導致了一些藥品不能及時供應。也有一些癌癥患者居住的住宅區,因為出現了新冠陽性患者,而被隔離管控,區域范圍內的大量感染,更會導致線上線下都購藥難的情況。
醫療資源不足
自西安孕婦流產事件后,國家衛健委強調,各個醫院要在搶救室、手術室、病房設立緩沖區,在核酸檢測結果不明的情況下收治急需接受治療的患者。
但是醫院的實際情況也更加復雜,比如此次的上海疫情,在上海這個兩千余萬人的超大城市開展核酸檢測并不是件易事,江浙2000余人檢測隊伍抵滬支援,上海多家醫療機構也因配合核酸檢測工作,暫停部分醫療服務,一些醫院因為收治陽性患者也選擇了關閉門診,進行閉環封控。
實際上,考慮到醫院住院治療的重癥高齡患者,若有新冠病毒攜帶者進入,將會引發院感,到時的局面必將更難控制,重癥死亡率的上升,他們的家屬又將向誰問責?也因此,即便在倡議下,接納隔離期患者的醫院仍舊在少數。有的患者甚至要面臨與陽性患者同治的選擇,疫情像是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牢牢裹住了網下之人。
癌癥病人的易感性
美國腫瘤學會的報告稱,新冠病人如果同時也是腫瘤患者,相比于普通患者會有更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對那些剛經歷過治療的癌癥患者,廣州醫科大學的研究結果也指向這一點。這或許是因為此類患者體質較弱,骨髓抑制、白細胞下降、肝腎功能儲備不足,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感染的風險較高。
即便是已完成抗腫瘤治療,處于康復期的腫瘤病人,也要注意防護,建議采取與其他腫瘤病人同等級別的防護措施。
一項針對2020年~2021年期間接種mRNA疫苗超過11萬癌癥的患者數據分析已經證實,疫苗可以為癌癥患者提供預防保護。《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也表明癌癥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但是考慮到癌癥治療對于免疫的影響,因此建議在最后一次治療后有足夠的時間間隔后接種疫苗,以提高疫苗防護能力。
乳腺癌患者的具體接種指證可以看:乳腺癌新冠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幸運的是,仍有無數善良的人聯手筑起一道港灣,力所能及地庇護著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在各個社交媒體平臺,有發聲的求助的患者,他的評論下也必然有熱心回復的陌生人。
這一刻,雖然陌生,但也緊密,誰都有生病無助的時候,今日的善舉,也許會傳遞給未來的自己。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些什么
對于被疫情打亂治療計劃的乳腺癌患者,勢必要擔心治療的延誤是否會影響病情進展,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護乳戰疫”直播就針對乳腺癌患者關心的問題做出了回答。
Q
乳腺癌患者遇疫情阻滯,可以推后化療嗎?
A:因為疫情,可以適度推后化療。由于化療是非常重要的系統性全身治療手段,推遲時間在兩周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超過兩至三周,療效明顯要打折扣。另外,輸液港和PICC管的維護是不可以延遲的,如果長時間延遲可能會出現血栓和感染兩個方面的問題。
Q
疫情期間,保乳術后的患者沒有及時放療會有影響嗎?
A:術后沒做化療的患者,最好是在3個月到5個月之內,對于做了化療的患者,可以在8個月之內進行放療,稍微延遲應該不會有影響。如因疫情封控,放療期間停止兩周,建議封控解除結束閉環管理后,立即聯系放療醫生對放療方案進行調整。
Q
疫情期間,靶向治療可以延遲嗎?
A:靶向治療無論是單靶還是雙靶治療都是維持1年,被迫延期1~2周對總體療效影響不大,可以在恢復治療后,視情況給藥劑量上看是否給予調整。
Q
當地醫院沒有辦法用到進口的藥物只能用國產的藥物,會有影響嗎?
A:嚴格來說,比如來曲唑,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都是相同的藥效,所以是沒有影響的。在配不到進口藥的情況下,國產藥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千萬不要在配不到進口藥的情況下隨意的停藥,這樣反而會影響藥物的療效。
Q
買不到內分泌藥物,最多可以停藥幾天?
A:內分泌屬于一個長期的治療,是五年甚至十年,因為不可抗因素偶爾斷藥一兩周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非特殊情況,能不停藥最好還是不要停藥。
居家的腫瘤患者也可以從調整生活習慣上做好疫情防護。
1、日常防護
首先還是要遵循防疫“三件套”,牢記“五還要”。其次,要做好自身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切勿擅自用藥,要戴好口罩,及時就近前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過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居史。同時,注意加強身體鍛煉,堅持作息規律,保證睡眠充足,保持心態健康。
2、均衡飲食
在中國抗癌協會發布《關于腫瘤患者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專家建議》中,對合理飲食方面提出了諸多考量,其中保證充足營養應放在首位。
1.腫瘤患者飲食沒有所謂的“發物”,雞鴨魚肉、海鮮等,只要不過敏,都可以吃,也必須要吃。
2.高蛋白食物推薦雞肉、魚肉、豬瘦肉、雞蛋、牛奶、各類豆制品,食物制作過程以蒸煮為主,禁忌油炸及燒烤。
3.蔬菜推薦白菜、西蘭花、芥菜、蘆筍、胡蘿卜、蘑菇、香菇等菌類。
4.主食推薦食用完整的谷類,盡量避免精細加工和過度加工的食物。推薦小米、全麥、燕麥、玉米、紫米等五谷雜糧。
5.水果推薦木瓜、草莓、橘子、柑子、 獼猴桃、芒果、杏、柿子、番茄和西瓜。
6.飲食禁忌化療期間少吃油炸食物及高甜度食品,不要吃帶骨頭、帶刺的食品,以免損傷胃粘膜引起出血。盡量少吃海鮮,辛辣,油炸,熏烤類的食物。
7.嘔吐期間不宜急于大量進食,首先需要補充水分。
3、醫院就診
腫瘤患者去醫院就診或者復查隨訪時,需仔細了解當地衛生部門公布的設有發熱門診的單位,盡量避免到這些單位的門診。應采用就近處理的原則,并且提前聯系就診醫院,或看醫院的網站或者公眾號公告。
END
陽春三月,本應是繁花盛開的春游佳季,疫情的蔓延給這個早春蒙上了一層陰翳。但我們相信,陰云總有散去之時,居家的癌癥患者更要調整心態,積極防疫,做好日常防護,均勻飲食。撥云見日之時,指日可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