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轉移無疑是令患者最頭疼的事,有研究數據表明,70%~80%的癌癥患者死于復發、轉移。
為什么手術成功了、放化療也做了,還是會復發、轉移?我們發現,復發轉移的人群,大都有以下幾種特征。
重癥監護室工作的無重點背景Unfocused background of an ICU work
自己給自己當醫生
有句話叫“久病成醫”,很多人在了解一些醫學常識后便覺得自己可以“治愈”自己,但這句話用在腫瘤治療上是行不通的!
首先,光憑感覺治病不可靠!
即便是專業的醫生,在分析病情、用藥治療的過程中也需要參考各項檢查指標、資料以及前輩們的臨床實驗成果來進行醫治。這也是為什么李忠教授一直推崇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因,各項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病情的發展變化,從而對癥下藥、辨證施治。
其次,我們都知道,腫瘤是時刻變化的!
不同時期、不同部位的腫瘤具有差異性。即便其他患者的病情、癥狀與你相似,卻會因為體質差異有所區別,因此在治療時用藥可能完全不同。尤其是在腫瘤轉移或復發的初期,往往患者沒有感到不適,“以為”自己正在好轉,殊不知癌細胞可能在“偷偷搞事情”。當患者感知到身體不適時,可能疾病已經進展。
醫生考慮重癥患者的CT掃描Medical doctor considering CT scan of
除此之外,患者自行用藥很容易導致過度治療!
“感冒了,吃點xx膠囊”,“嗓子疼,吃點消炎藥”,“頭疼,吃點止疼藥”……這些司空見慣的“治病日常”,造就了我國群體抗生素耐藥嚴重的現狀。
然而感冒、發燒等小毛病好治,腫瘤可用的藥物卻有限。很多患者像治感冒一樣治療腫瘤,自行根據“癥狀”用藥,殊不知一旦出現耐藥或不良反應,造成的后果嚴重得多。
在這里提醒大家:服藥期間出現不適,及時反饋給醫助,不要自己瞎琢磨、亂吃藥。
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的典型感受就是,晚上睡一覺后疲勞感沒有消失,仍舊需要休息、調整。
我們知道腫瘤本身就是消耗性疾病,患者很容易覺得疲乏、無力。此外,在腫瘤治療過程中,手術、放化療等也會給患者造成不小的損傷,導致患者出現“疲乏”“困倦”“睡眠質量差”等副反應。甚至很多患者表示:睡一覺起來感覺更累了!
醫生和護士團隊協助治療躺在醫療沙發上的老年病人
或許你認為,疲乏等副反應只是給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其實不然!過度勞累,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體內的循環代謝受到影響,長期積累則會達到嚴重程度。這種狀態可能會誘發腫瘤或促使腫瘤復發。
因此我們建議,腫瘤康復期患者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勞動和鍛煉,可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身心健康;對于腫瘤進展期的患者,建議以休息為主,可通過適當的身體活動來減少自身的疲勞感。
當然,對于疲乏的患者,中醫藥也有相應的治療方案,不少患者介入中藥治療后,精神、睡眠均有所改善。
患者用藥反饋
不改變不良嗜好
有研究表明,接近80%的惡性腫瘤因不良的生活方式產生,而遺傳和環境導致的癌癥僅約占20%。
經常有患者問,我也沒做什么,好好吃著藥,怎么就復發、轉移了?
除了有些腫瘤因本身特質極易復發外,不良習慣往往是復發轉移的誘因!但很多患者對自己的不良習慣不以為意,在病情穩定后便故態復萌,繼續自己的做法,最終導致腫瘤的復發、轉移。
腫瘤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營養均衡、種類豐富、口味清淡;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吸煙、不喝酒;避免久坐;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等等。并注意防范過敏、感冒等疾病,增強自身免疫力!
忽視康復期檢查、治療
當一切治療結束,醫生跟你說:“可以回家養著了,記得要按時來復查。”你是不是松了一大口氣,并暗暗決定沒事再也不要來醫院了!
顯然這是不正確的想法。腫瘤患者定期復查很重要!
按時復查不僅可以檢測病情變化,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現狀,減少不必要的擔憂;還能讓主治醫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發展以及用藥情況,及時調整用藥,降低復發轉移的概率。一項我國胃腸道腫瘤患者的臨床數據顯示,按時隨訪的患者比未隨訪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78%,可見定期復查、隨訪的重要性。
好不容易穩定了的病,別因為自己擔心、害怕、心煩等原因重蹈覆轍啊!
除了復查外,康復時期的治療也尤為重要。為了更好更快地恢復健康狀態、防止復發轉移,患者在康復期也不能馬虎大意,忽視藥物治療。
建議副反應劇烈、不適癥狀明顯的患者考慮介入中醫藥治療。在康復期服用中藥,不僅可以改善患者因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手段帶來的毒副反應,還可幫助患者改善“癌狀態”,增強免疫力,促進患者康復進程。讓患者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更長的生存周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