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癌癥最常見的治療手法,化療可以殺死一部分癌細胞,但其過程以及化療藥物都會讓病人出現副作用,病人會感到很痛苦,身體也會漸漸虛弱。有些癌癥患者在化療后,身體長時間恢復不到正常,為以后埋下隱患。
化療在它明顯的效果下,還有著明顯的副作用,這一點是所有人都清楚的。化療引起的常見毒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腹瀉、便秘、手足麻木、肝腎功能損害等等。
具體來說,伴隨化療而至的經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身體衰弱:出現無力、精神萎靡、出虛汗、嗜睡。
2.免疫功能下降:化療藥物可損害患者的免疫系統。
3.骨髓抑制: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紅細胞、血色素下降等。
4.消化障礙:食欲下降、飲食量減少、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
5.炎癥反應:發熱、頭暈、頭痛、口干、口舌生瘡等。
6.心臟毒性:患者出現心慌、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氣短等癥狀,甚至出現心力衰竭。
7.腎臟毒性:有些化療藥大劑量可引起腎功能損害而出現腰痛、腎區不適。
一些患者化療后本身身體就非常虛弱,免疫力差,再加上食欲下降,多種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形成惡性循環,不能將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及時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意義重大。
也有一些患者有這個疑問,就是化療的副作用有些可以消失?有些則是長期的,不可逆的,一直伴隨著病人,導致病人后期出現非常大的痛苦。那么,化療的副作用一般多長時間會消失呢?每個人的體質和對化療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所以反應的時間也不一樣。
對于一些人來說,副作用會在治療結束后慢慢消失,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副作用才會完全消失,有些人的副作用可能根本不會消失。如化療會對心臟、肺臟、腎或生殖器官會造成長期損害。某些類型的化療有時會引起延遲的效果,例如多年后可能出現的第二種癌癥。
化療的同時,應用中醫藥減輕副作用,這是多年來被實踐所證實的。中醫藥與化療之間是沒有沖突的,中藥治療應貫穿化療的全過程。在化療前,服用中藥,可以有效善患者術后虛弱的體質,創造符合化療的條件。
在化療過程中,可對化療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緩解化療的副作用。化療的毒副作用常常使腫瘤患者無法承受連續的治療,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設置間歇期,以待機體恢復。目前,西醫在兩次化療間歇期,多半只是等待白細胞和肝功能等的恢復,或者用些升白劑,使這一期間成為治療的空白期。
其實,這一期間的治療十分重要。因為化療期間整體免疫功能下降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化療次數越多,藥量越大,毒性(或損傷)就越大,免疫功能和整個機體狀態也就越降越低,就越不能調控癌細胞的增殖,從而難以阻止轉移復發。
在放化療間歇期,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中藥來調理,抓住抑制腫瘤、增強免疫和消除放化療所引起的毒副反應三大環節。不僅可以確保化療的順利進行,而且可大大降低轉腫瘤復發的可能性。同時,在化療結束后,服用中藥可以繼續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體質,增強免疫力,達到預防復發和轉移的目的。
化療期間的飲食也是每位患者都要關注的問題。化療病人胃腸道粘膜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飲食上需要少食多餐,食物可以多樣化,盡量清淡不油膩,適當吃一些雞蛋、牛奶補充蛋白質。
不要吃隔夜及生冷食物,水果可以榨汁,冬天略微加熱。化療間期需要多加休息,盡量不進行體力勞動,并且要注意保暖,不要去超市及菜場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使用奧沙利鉑期間不得接觸冷的、金屬的物品,不得接觸生冷食物和冷水。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