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食管癌免疫治療重大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

    ORIENT-15研究是一項比較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與單純化療一線治療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大型Ⅲ期臨床研究(以下簡稱ORIENT-15),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牽頭,共有全球79家中心參與。

    在本試驗中研究者可根據不同地區的臨床實踐,選擇不同化療方案(TP/CF)作為基礎化療方案。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與單純化療相比,用于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患者一線治療顯著延長總生存,改善無進展生存,提高總緩解率,且安全性可控。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可以成為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新的一線標準治療。


    2021年9月,ORIENT-15作為食管癌領域唯一代表,入選2021年ESMO改變實踐的11項突破性臨床研究。今年4月,ORIENT-15研究全文被全球著名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發,意味著中國專家發起的全球研究已經具備國際一流水平!


    文章發表截圖

    4月29日,在線上舉辦了“食管癌免疫治療重大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

    醫學科研領域的重大勝利

    沈琳教授作為本次發布會主席和ORIENT-15研究Leading PI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消化道腫瘤的大國,也面臨著消化道腫瘤的高發、難治等一系列的問題。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為消化道腫瘤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

    ORIENT-15由中國專家引領的免疫一線治療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以其科學嚴謹的設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實現了預設終點,同時也成為了ESMO 2021年11項突破性臨床研究的其中之一,這也是食管癌領域研究的唯一一個入選突破性臨床研究成果的一項研究,更重要的也是國際上對我們中國研究者食管癌臨床研究認可的體現。

    感謝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及其家人,感謝所有中國研究者以及國外研究者,感謝魯智豪教授在內的消化腫瘤內科的全體同仁,感謝研究護士和CRC。作為一名研究者,同時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我們有使命有擔當,為健康中國2030的規劃綱要目標去奮進。”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

    除沈琳教授外,本次發布會還邀請到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副院長梁軍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現任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長傅劍華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教授進行發布會致辭,各位專家均對ORIENT-15研究所取得成績表示祝賀,同時也在致辭中從科研、臨床、國際影響力等角度對食管癌免疫治療表達了觀點和期許。


    梁軍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賦予了臨床科研轉化的新內涵,未來三/五年一定是消化道腫瘤精準治療百花齊放、成果不斷的‘春天’。”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副院長梁軍教授


    傅劍華教授也說到:“免疫治療在食管癌領域的探索已經徹底改變了食管癌治療的格局,從二線走向一線,現在正走向術后的輔助治療和術前的新輔助治療的探索,讓我們迎來新的春天。”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長傅劍華教授


    “經過20年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中國醫學科學在臨床研究方面有了自己卓越的研究成果,今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必將不斷取得新的勝利,讓中國臨床研究成果指導中國臨床實踐,也指導全球臨床實踐。”王綠化教授在致辭中這樣談到。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教授

    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隨后,沈琳教授進行了ORIENT-15研究成果匯報,她在報告中表示:“ORIENT-15研究是一項比較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與單純化療一線治療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大型Ⅲ期臨床研究,共有全球79家中心參與。在本試驗中研究者可根據不同地區的臨床實踐,選擇不同化療方案(TP/CF)作為基礎化療方案。


    總生存期(OS)是反映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生存獲益的金標準。ORIENT-15完滿達到研究預先設計的雙終點,全人群以及PD-L1 CPS≥10患者的OS均得顯著延長。在所有患者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的中位OS達到16.7個月,遠遠優于雙藥化療組的12.5個月(HR=0.63),死亡風險降低了37%。

    在PD-L1 CPS≥10的患者中,兩組的中位OS分別是17.2個月 vs 13.6個月,死亡風險降低了36%。預設亞組分析顯示,無論PD-L1表達水平,幾乎所有患者亞組均顯著獲益,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延長患者生存不受PD-L1表達水平影響。

    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也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FS),降低疾病進展風險。信迪利單抗與化療聯合治療顯著改善了全人群的PFS(7.2 vs. 5.7個月,HR=0.56),疾病進展風險降低44%。


    在全人群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整體客觀緩解率(ORR)達66%,相較于化療組ORR 45%,提高了21%;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長達9.7個月,與化療組相比延長了2.8個月。


    ORIENT-15研究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的整體安全性可控,兩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相當。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分析顯示,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生活質量更佳。


    在2021年的9月份的ESMO大會上該研究以口頭報告的形式發布,當年就評為2021年ESMO 11項具有改變臨床實踐潛力的突破性研究。半年的時間研究全文被《British Medical Journal》接收了,全方位體現出ORIENT-15研究得到全球專家認可。

    近幾年中國創新研究與國際研究的差距越來越小,研究設計水平在食管鱗癌方面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的水平,明顯的走在了全球的前列。ORIENT-15研究作為典型代表,是大家共同努力和值得驕傲的一個研究。


    專家共話:推進我國食管癌科研助力

    在隨后的發布大會期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魯智豪教授作為本環節主持人,與諸多專家教授進行交流。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魯智豪教授

    魯教授首先向沈琳教授提問:“從2021年ESMO大會口頭報告發布,到作為中國唯一研究入選‘2021 ESMO 11項改變臨床實踐的突破性研究’,現在又刊發在全球頂級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您認為ORIENT-15這項研究對于食管癌免疫治療的臨床實踐,會帶來怎樣的啟示和變革?”


    沈琳教授回答:

    1. ORIENT-15研究志在全球,對全球臨床實踐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我相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準信迪利單抗用于食管癌一線治療的適應癥之后,ORIENT-15方案必將成為一線治療的標準。

    2. 期待信迪利單抗這樣療效確切且安全可控的藥物可以進入醫保,造福更多患者。

    3. 以信迪利單抗為代表的PD-1抑制劑,從食管癌二線治療走到一線治療,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免疫治療必將走進圍術期的治療,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


    隨后,在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張艷橋教授溝通時問到:“您作為重要PI也參與了ORIENT-15研究,您認為ORIENT-15研究在研究設計方面有哪些值得稱道的亮點呢?”


    張艷橋教授回答:

    1. 雙化療選擇方案特別好,研究者自主選擇TP/CF方案,貼近真實世界,對臨床實踐指導價值更高。

    2. OS雙終點均顯著獲益,同時解答PD-1抑制劑使用前是否要檢測PD-L1表達水平的難題。

    3. 第一周期紫杉醇治療中,第1和8天給藥方式,降低食管瘺的風險,減少患者出組風險。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張艷橋教授

    魯教授繼續向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王峰教授連線提問:“您來自食管癌高發的河南地區,您對食管癌的治療一定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作為研究者,您認為ORIENT-15研究對比其它PD-1在食管癌領域的研究有哪些優勢?”


    王峰教授回答道:“在這5項大型III期臨床研究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延長OS、PFS、DoR,改善ORR,在一線免疫聯合方案中表現突出。

    1. OS成績最好:ORIENT-15顯示OS延長4.2個月(16.7 vs 12.5個月),在所有數據成熟度高的III期研究中是目前最好的成績。而數據成熟度不夠的研究,可能還需要更長期的隨訪來確定最終的生存獲益情況。

    2. OS獲益出現早,趨勢明顯:ORIENT-15 OS曲線早期分離,且在長期隨訪中保持穩定,這個特點也和其它研究不太一樣。

    3. 獲益不受PD-L1表達影響:ORIENT-15研究發現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帶來的OS獲益不受PD-L1表達水平的影響,在全人群、CPS≥10以及CPS<10患者均顯著獲益。

    4. ORIENT-15研究當中還有一個比較出色的數據就是它的ORR,在全人群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整體ORR對比化療組提高了21%,這是免疫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臨床研究中ORR改善最明顯的數據。聯合治療組DoR長達9.7個月也是既往研究中最長的。“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一病區主任王峰教授

    最后,魯教授對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王軍業教授進行了提問:“您的臨床研究中心為ORIENT-15研究入組了很多受試者,入組速度快、入組率高,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受試者呢?”

    王軍業教授分享幾個典型的患者病例,第一位術后復發患者,TPS檢測<10%,用藥后轉移灶逐漸的縮小,目前可以正常看戲跳廣場舞;第二位術后淋巴結轉移患者,TPS也是<10%,該患者實現了完全緩解;第三位受試者是食管鱗癌伴肺部轉移,TPS檢測同樣<10%,使用信迪利單抗后目前狀態非常好,僅殘存一點轉移灶。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王軍業教授


    所有專家共同針對食管癌免疫治療的臨床實踐將會帶來的啟示和變革、ORIENT-15研究設計亮點、ORIENT-15研究對比其它PD-1在食管癌領域的研究的優勢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分享,讓所有參與會議的同仁收獲良多。


    進入到媒體提問環節,醫脈通也向梁軍教授進行了提問:

    醫脈通:梁教授您好,首先再次恭喜ORIENT-15研究全文發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雜志,在前面也聽到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成功納入2022年CSCO指南,這是中國創新研究的一大成功。以ORIENT-15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一線食管癌治療中取得確切的療效,您認為免疫治療對比傳統的放化療,有哪些優勢?哪些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梁軍教授回答:

    化療和放療是晚期惡性腫瘤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均可理解為是為了控制局部腫瘤增長而誘發腫瘤細胞直接死亡的治療方式。化療藥物又被稱為細胞毒藥物,主要通過干擾DNA、RNA的合成,抑制細胞的分裂,殺滅異常增殖的腫瘤細胞。化療藥物會優先攻擊腫瘤細胞,也會損傷快速分裂的正常細胞。放射性治療是利用放射線的能量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這兩種傳統治療方式均具有非特異性的特點,在殺傷惡性腫瘤細胞的同時也難免波及正常細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免疫系統具有識別腫瘤相關抗原、調控機體免疫,攻擊腫瘤細胞的能力。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修復和增強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主動殺傷腫瘤細胞來抗擊腫瘤的一種療法。免疫治療與放化療最本質的區別在于,放化療是通過外力殺滅腫瘤,而免疫治療是通過激發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去殺滅腫瘤。

    與傳統放化療相比,免疫治療具有更為精準、更為主動的特點。同時由于免疫系統具有免疫記憶功能,對免疫治療有應答的患者可以長期受益于免疫治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尾效應”。在既往的大型臨床研究也發現,對比傳統放化療,單用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明顯減少。


    但我們不能簡單地對比放化療和免疫治療。目前科學研究發現化療、放療能夠促進免疫治療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的ORIENT-15研究就是將傳統化療經典方案與免疫治療藥物聯合而取得了成功。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新的治療方法和傳統治療方法如何結合,才能發揮更好的治療作用,力求內外兼修,造福更多的腫瘤患者。

    相信隨著本次發布會的召開,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這一優秀的一線治療方案將更快帶到晚期食管癌患者身邊,為患者提升生命質量、帶來更多生存希望貢獻力量。同時,也為實現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助力“健康中國2030”行動的加快實施提供更有力支持。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