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乳腺癌診療質控指標”發布,向全國同質化診療更進一步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

    以評促建,由點及面,自上而下。

    乳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乳腺癌患者約226萬例,約占新發癌癥病例的11.7%,其中我國乳腺癌患者有42萬。


    201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導成立了國家腫瘤質控中心,推行腫瘤診療質量控制,規范腫瘤診療行為。近期,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編撰、修訂的《中國乳腺癌規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2022版)》(下稱《質控指標》)得以發布。

    醫學界腫瘤頻道特別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對此次《質控指標》的重點內容以及我國乳腺癌規范診療管理現狀進行點評、解讀。

    打分不是目的,查漏補缺才是關鍵

    馬飛教授指出,此次發布的《質控指標》,共有24項具體指標,每一項指標均是通過各家醫院真實、客觀的數據計算而出,可客觀的反映出各家醫院的乳腺癌診療水平。此24項指標覆蓋乳腺癌診療工作的方方面面,可通過“由點及面”的方式發現不同醫院需進一步加強提升的地方。


    表1 《中國乳腺癌規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2022版)》24項指標

    (可滑動查看)

    從目前我國不同地區的診療現狀可以看出,不同地區醫院、中心的診療水平有所差別,同一項質控指標對不同地區醫院的的審核標準也有所差異。“部分診療條件相對薄弱的醫院中心可能指標達到40%便算‘及格’,而一些資源豐足的大型醫院或腫瘤專科醫院可能需要指標達到80%甚至更高才算‘過關’。但隨著我國乳腺癌診療整體水平地不斷進步,未來各項指標的‘及格線’也必將水漲船高。”馬飛教授補充道。


    然而,打分并不是最終目的,通過評分發現不同醫院診療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并予以針對性地改善加強,最終達到“以評促建”的目的。馬飛教授表示,未來為進一步幫助各醫院改善加強自身腫瘤診療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將成立各地區乳腺癌診療專委會,由2-3個省市乳腺癌診療領域專委會,國家癌癥中心亦會進一步成立乳腺癌亞學科指控小組,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乳腺癌診療質控工作。

    規范化MDT未來將成為基層醫院的重大挑戰

    基層醫院在我國醫療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未來也必將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其在我國腫瘤診療體系中的重要性亦將慢慢凸顯出來,這也對基層醫院腫瘤診療質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馬飛教授說道,《質控指標》中不同指標對于不同級別的醫院的完成難度有所不同,而對于我國多數基層醫院而言,多學科協作診療(MDT)將成為其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眾所周知,MDT需要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病理科以及影像科等多個學科科室醫生進行會診交流,但多數基層醫院往往科室建設不足以支撐起腫瘤MDT的組織架構,難以組織起有效的MDT工作。各科室行政管理也會存在配合不到位的問題,導致患者首診在哪個科室便接受對應的方式進行治療,例如患者至外科進行首診便接受手術治療,至內科進行首診則接受藥物治療。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曾于2016年發布《乳腺癌和甲狀腺癌分級診療重點任務及服務流程圖》(下稱《分級診療流程圖》)并指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疾病穩定期患者、康復期患者提供服務,文件同時明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服務流程和上轉患者流程,以及詳細規定了乳腺癌患者在不同級別醫院間轉診的標準。

    馬飛教授解釋道,雖然腫瘤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將腫瘤“慢病化”,并進行慢病化管理,但與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傳統慢性病不同的是,腫瘤的診斷對醫生診療水平有較高要求,若不能給予患者準確、合適的首診治療,便可能延誤患者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2016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所發布的《分級診療流程圖》也意在為患者提供更規范的綜合診療。


    對于如何為基層醫院提供針對性的幫扶工作,馬飛教授認為,首先應進一步建立并完善分級診療體系,通過以省或地區為單位加強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并以此架構開展規范化MDT。其次,對于部分醫療資源充裕的基層醫院,可將其建設成規范化診療中心,成為該地區分級診療體系中的“上層醫院“,從而完善地區診療體系建設。

    歷經十年,我國乳腺規范化診療取得了長足進步

    201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導成立了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以治療手段作為切除點,對不同瘤種的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以及藥物治療等進行質控工作。但隨著腫瘤治療手段不斷發展,腫瘤治療理念也隨之變化。現今臨床對于腫瘤患者越來越強調“綜合治療”,且不同瘤種的治療模式與特點亦有所不同,因此現下臨床對于腫瘤診療的質控理念也隨之發生改變。

    為更好地完成“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所提出的,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的既定目標。2018年,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對于腫瘤診療的質控方式調整為以瘤種為切入點,形成多學科共同參與的質控模式,而試點瘤種就是乳腺癌。

    馬飛教授表示,從2018年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成立并開始推進乳腺癌單病種規范化診療試點工作至今,我國乳腺癌單病種質控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

    首先,在組織架構方面,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進一步成立了包括乳腺內科、外科、病理、影像以及放療等亞學科工作組,并在在省級衛生健康委的支持下,成立多個省級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以推進各學科質控工作的開展與落實。

    第二,在指南規范層面,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18年陸續發布了包括乳腺癌在內的18種常見惡性腫瘤診療規范,以推進乳腺癌的規范化診療進程,這也為乳腺癌診療質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據,在此基礎上圍繞乳腺癌規范化診療的各領域指南、規范,也在國家衛生行政部門主導下不斷完善。

    2019年先后相繼推出了《乳腺癌合理用藥指南》、《中國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規范(2019版)》以及《中國乳腺癌隨診隨訪與健康管理指南(2019版)》,對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規范診療、合理用藥以及隨診隨訪等各個方面提供了指南級別的規范。

    第三,在信息化體系建設方面,2018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委托國家癌癥中心建設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腫瘤單病種質控信息化平臺,乳腺癌亦首當其沖成為了平臺試點瘤種。2020年全國大型醫院、中心經過遴選進行乳腺癌指控試點工作,將視不同醫院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進行能力建設幫扶工作。

    目前,在赫捷院士、樊嘉院士以及郎景和院士等國內多位專家的前頭帶領下,已有包括肺癌、肝癌以及宮頸癌等17個瘤種成立了國家級質控專委會。而此次率先發布的乳腺癌《質控指標》,旨在為今后乳腺癌診療指控評估提供依據,并以此為“抓手”全面提升我國腫瘤規范化診療水平。

     
    除此之外,前不久國家衛健委頒布了包括肺癌、乳腺癌、血友病等21種腫瘤和血液病相關病種診療指南,以進一步提高腫瘤和血液病診療規范化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未來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將進一步通過“以評促建,由點及面,自上而下”的方式繼續推動我國乳腺癌診療水平的進步!

    專家簡介

    馬飛 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治療中心主任。兼任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專委會秘書長、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委會副主委、國家癌癥中心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規范委員會秘書長、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健康科普專家、中國藥師協會腫瘤專科藥師分會副主委、

    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分會副主委、中國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腫瘤專委會副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委會秘書長、全國女性卵巢保護與抗衰促進工程專委會副主委、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腫瘤分會總干事長、中華腫瘤健康管理學院院長、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傳播分會副會長、

    博鰲腫瘤創新研究院理事長、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腫瘤治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腫瘤化療質控專委會主委等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等榮譽稱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