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適用于所有癌癥類型的免疫療法,必須了解的十件事!(2022更新)

    免疫療法在腫瘤患者中已經并不陌生了,在過去的近十年中,免疫療法已經成為癌癥研究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從根本上改變了許多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式,它既讓腫瘤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也讓腫瘤治療步入全新的時代。

    在近年來不斷火爆的免疫治療背景下,大家又是否真得能夠客觀地看待它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呢?這項新興技術又是如何幫助腫瘤患者提高生存率的呢?臨床中還是有很多患者對免疫治療一知半解,不了解它的適應癥,潛在風險,選擇的時機等等。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將為大家全面系統的科普,希望給想要選擇免疫治療的病友們答疑解惑,提供幫助。

    一、什么是免疫療法?它是如何起效的?

    免疫療法,也稱為免疫腫瘤學,是一種癌癥治療方法,可增強身體對抗癌癥的天然防御能力。它使用身體或實驗室制造的物質來改善或恢復免疫系統功能,從而利用人體自身強大的免疫系統的力量來預防、控制和消除癌癥。

    免疫系統一方面識別和清除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等,另一方面免疫系統也會自己清除體內非常小的腫瘤。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力逐漸下降。癌癥的發生好比是癌細胞與免疫系統在身體里面的一場大戰,最后免疫系統戰敗,癌細胞一統天下,在身體里任意生長,誘發癌癥。免疫系統戰敗的原因有很多,歸根結底有兩個:

    1、癌細胞偽裝得好,使得樹突細胞無法識別和殺滅癌細胞;

    2、體內免疫細胞數量下降,沒有足夠的兵力(殺手T細胞)去消滅癌細胞。

    而免疫療法會通過以下方式來阻止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

    • 幫助訓練免疫系統來更好地識別和攻擊癌細胞。
    • 增強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攻擊力來清除癌細胞。
    • 通過釋放免疫系統對癌癥攻擊分子的“剎車”機制來消滅癌細胞。

    二、免疫療法和傳統藥物治療有什么區別?

    靶向治療和化療都是通過藥物的細胞毒性,直接殺死癌細胞,而免疫治療則是通過激活免疫來殺滅癌細胞。

    1:與靶向藥不同,它有不區分腫瘤來源的更廣譜的抗癌效果(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獲批的適應癥已經覆蓋了超過20種血液及實體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在臨床研究中也顯示出對多種實體瘤有效)。

    2:與其他治療方式不同,它的原理是激活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擊敗癌癥,因此,精準的殺傷癌細胞而避免對正常細胞的攻擊,比化學藥物的整體副作用要小得多。

    3:免疫系統可以像癌癥一樣持續動態地適應,因此如果腫瘤設法逃脫檢測,免疫系統可以重新評估并發起新的攻擊。

    4:免疫系統的“記憶”使它能夠記住癌細胞的樣子,因此它可以在癌癥復發時靶向并消除它。

    5:它如果起效,可能讓晚期患者長期存活,甚至臨床治愈,這是免疫治療區別于其它所有藥物最大的不同。在晚期黑色素瘤試驗中受益于ipilimumab的大多數患者今天仍然活著。

    三、免疫療法的類型有哪些?

    而相信90%的癌癥病友不知道的是,癌癥的免疫療法并不是只有大家熟悉的PD-1/L1或者CAR-T。目前,免疫療法總共系統性的分為免疫調節劑、單克隆抗體、癌癥疫苗、過繼細胞療法、溶瘤病毒五大類。

    01

    免疫調節劑:檢查點抑制劑、細胞因子、激動劑和佐劑

    免疫調節劑是作用于調節免疫系統活動的途徑的分子。

    隨著醫學界對免疫系統的剎車和油門機制了解的越來越多,已經研發了大量針對這兩大免疫機制的療法,來提高免疫系統攻擊和消除癌癥的能力。其中最成功的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0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PD-1 / PD-L1、CTLA-4、LAG-3途徑對免疫系統控制癌癥生長的能力至關重要。這些途徑通常被稱為免疫檢查點。許多癌癥會使用這些途徑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特異性抗體可以阻斷這些途徑來應對癌癥。一旦免疫系統能夠發現并應對癌癥,它就可以阻止或減緩癌癥的發展。例如,PD-1/PD-L1 免疫檢查點通路可以關閉靶向癌癥的 T 細胞。

    然而,當檢查點抑制劑阻斷 PD-1/PD-L1 通路時,它們可以使 T 細胞消除癌細胞。

    截止2022年,已有9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歐美幾十個國家上市。

    02

    細胞因子

    細胞因子是調節免疫細胞成熟、生長和反應性的信使分子。這種非特異性免疫療法也有助于免疫系統破壞癌細胞。大多數非特異性免疫療法在放化療之后或同時給予。目前,有四種 FDA 批準的細胞因子免疫療法——用于治療腎癌、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和肉瘤患者。

    • Aldesleukin (Proleukin?):一種靶向 IL-2/IL-2R 通路的細胞因子;批準用于腎癌和黑色素瘤患者的子集
    • 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一種免疫調節細胞因子;批準用于神經母細胞瘤患者亞群
    • 干擾素 alfa-2a:一種靶向 IFNAR1/2 通路的細胞因子;批準用于白血病和肉瘤患者的亞組
    • 干擾素 alfa-2b (Intron A?):一種靶向 IFNAR1/2 通路的細胞因子;批準用于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和肉瘤患者亞群
    • Peginterferon alfa-2b (Sylatron?/PEG-Intron?):一種靶向 IFNAR1 通路的細胞因子;批準用于黑色素瘤患者亞群

    03

    激動劑

    激動劑通過幫助激活直接攻擊癌細胞的“殺傷性”T細胞或刺激先天免疫細胞(如樹突狀細胞)的活性來激活促進適應性免疫反應的途徑,這些細胞通過表達癌癥標志物來協調針對癌癥的整體免疫反應和增強 T 細胞活性。

    04

    佐劑

    佐劑可以激活先天免疫系統,刺激一般免疫反應并最終促進適應性免疫反應。FDA 批準的輔助免疫療法目前可用于治療患有鱗狀細胞癌(一種皮膚癌)的患者亞群。

    • 咪喹莫特:一種針對 Toll 樣受體 7 (TLR7) 通路的免疫佐劑;批準用于基底細胞癌患者亞群
    • Poly ICLC (Hiltonol?):一種針對 Toll 樣受體 3 (TLR3) 通路的免疫佐劑;批準用于鱗狀細胞癌患者亞群

    02

    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是通過采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其數量擴增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然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 從而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病原體、癌細胞、突變的細胞。

    全球已批準的7款CAR-T療法已經給血液腫瘤患者帶來顛覆性的生存獲益;此外,2022年1月,全球首款實體瘤TCR-T療法Kimmtrak也獲批了,這意味著T細胞療法向實體瘤正式發起挑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而近期,我們再次收到好消息,在實體腫瘤領域備受關注的TILs療法得到FDA的積極反饋,計劃將在2022年8月前正式提交上市申請,這意味著大名鼎鼎的TILs療法距離正式獲批上市的腳步越來越近啦!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免疫療法正在對多種癌癥類型進行臨床試驗,越來越多的免疫療法崛起,向癌癥發起挑戰,為癌癥患者帶來前所未有的生存突破!如果大家想全面了解自身的免疫狀態或相關的免疫療法,可聯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

    01

    CAR-T

    CAR-T治療,即通過對患者的免疫細胞進行改造,導入能編碼識別腫瘤特異性抗原的受體基因和幫助T細胞激活的各基因片段,形成CAR-T細胞,這些細胞既攜帶了識別腫瘤的“導航頭”,又增強了自己殺傷腫瘤的“彈藥庫”,改造后的T細胞經體外擴增培養后,被回輸到患者體內,一旦遇見表達對應抗原的腫瘤細胞,便會被激活并再擴增,發揮其極大的特異殺傷力,致腫瘤于死地。

    目前?,FDA共批準了六款 CAR-T 療法,中國也上市了兩款CAR-T產品,全球共有7款CAR-T療法獲批!相關閱讀:抗癌新勢力崛起!四大實體瘤CAR-T療法帶來前所未有生存突破!

    02

    TCR-T

    TCR-T技術,即T細胞受體(TCR)嵌合型T細胞技術,也叫親和力增強的TCR”技術。它的目的是讓自身的殺手T細胞識別能力更強,因為原本的T細胞對腫瘤相關抗原的識別能力較弱,現在通過基因修改的方式增強識別親和性,從而使T細胞攻擊腫瘤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效果。相關閱讀:重磅!全球首款TCR-T細胞療法獲批上市!實體瘤細胞療法有望迎來突破!

    2022年1約,FDA批準tebentafusp-tebn(Kimmtrak,Immunocore Limited),一種雙特異性 gp100 肽-HLA 導向的 CD3 T 細胞接合劑,用于 HLA-A*02:01 陽性的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這是全球首款獲批的實體瘤TCR-T療法,這意味著T細胞療法向實體瘤正式發起挑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03

    TILs

    TIL療法是從腫瘤附近組織中分離出TIL細胞,加入生長因子IL-2進行體外大量擴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從而擴大免疫應答,治療原發或繼發腫瘤的方法。這種療法利用能夠識別并靶向患者腫瘤的T細胞作為攻克癌癥的免疫大軍回輸到體內,是根據每個癌癥患者量身定制的個體化抗癌療法,具有多克隆化,可特異性識別多種新生抗原,個體化,高度特異性,持久性,輸注后可形成免疫記憶等特點。相關閱讀:關于新型免疫細胞療法-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患者一定要了解的十件事

    近日,在實體腫瘤領域備受關注的TILs療法-LN-144(Lifileucel)得到FDA的積極反饋,計劃將在2022年8月前正式提交上市申請,一旦獲批,這將是首款實體瘤一次性細胞療法。

    除此之外,國內首款TIL細胞藥物GT101也獲得中國藥監局批準正式開展臨床試驗,這意味著大名鼎鼎的TILs療法距離正式獲批上市的腳步越來越近啦!

    04

    CAR-NK

    NK細胞是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情況反饋及時,一旦發現“敵情”,迅速“上報”并啟動整個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和免疫殺傷功能。與T細胞不同,它們直接檢測并摧毀受感染和惡性細胞,而不必被激活或“訓練”以對癌細胞作出反應。因此是集功效,安全性和相對易用性為一體理想細胞療法之一。

    CAR-T細胞療法取得的成功激發了人們對用CAR基因修飾NK細胞來增強其殺腫瘤能力的熱情。這個思路和CAR-T的構建類似:利用基因工程給NK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腫瘤細胞,并且同時激活NK細胞殺死腫瘤細胞的嵌合抗體CAR(包括胞外的識別結構域(如scFv)識別腫瘤特異性抗原;一個跨膜結構域,和一個胞內信號結構域(CD3ζ 鏈)可以誘導NK細胞的活化),相當于是給NK細胞裝上了“GPS導航”系統,讓其能在體內精準高效殺傷腫瘤細胞。目前CAR-NK療法已在血液和實體瘤中遍地開花,取得了眾多突破。客觀緩解率100%!新型NK細胞療法將為癌癥患者帶來全新希望

    03

    癌癥疫苗

    幾十年來,癌癥疫苗已經成為免疫療法的一種形式,通過引發針對腫瘤特異性或腫瘤相關抗原的免疫應答,促進免疫系統攻擊攜帶這些抗原的癌細胞。癌癥疫苗可以由多種組分制成,包括細胞,蛋白質,DNA,病毒,細菌和小分子,來產生免疫刺激分子。其中包括預防性癌癥疫苗和治療性癌癥疫苗。

    預防性癌癥疫苗:HPV疫苗是最知名的癌癥預防性疫苗。它能夠預防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已經證實,某些HPV感染與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直腸癌和頭頸癌有關。

    治療性癌癥疫苗:至于癌癥治療性疫苗,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的是Provenge(sipuleucel-T),這種疫苗第一次實現了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設想。這項批復標志著20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取得成功。

    產品名

    Provenge

    公司

    美國Denreon公司

    制備方式

    未知

    用途

    癌癥疫苗

    價格

    93000美元

    近兩年,全球癌癥疫苗研發遍地開花,在各個癌癥中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研究數據,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查閱了大量文獻,為大家挑選了一些各類癌癥具有重磅數據,并且有望上市的癌癥疫苗前沿研究,希望給患者多一份希望和戰勝癌癥的信心!詳情點擊:終結癌癥的希望之光–全球最新癌癥疫苗大盤點!(覆蓋六大癌癥)

    04

    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指的是一類能夠有效感染并消滅癌細胞的病毒。由于病毒的特性,這種療法既可以系統施用,也可以局部施用,對原發和轉移性腫瘤進行治療。當癌細胞在病毒的感染下破裂死亡時,新生成的病毒顆粒會被釋放,進一步感染周圍的癌細胞。從機理上看,它不僅能對腫瘤進行直接殺傷,還有望刺激人體的免疫反應,增強抗腫瘤效果。

    2015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了第一種用于治療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療法。治療中使用的病毒稱為talimogene laherparepvec(Imlygic)或T-VEC。該病毒是單純皰疹病毒的轉基因版本,可引起唇皰疹。醫生可以將T-VEC直接注射到外科醫生無法切除的黑色素瘤區域。目前T-Vec已在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廣泛用于復發黑色素瘤治療。

    2021年6月11日,世界上首款治療原發性腦瘤的溶瘤病毒療法在日本獲批。想了解的患者可以致電醫學部(400-666-7998)了解詳情。

    此外,溶瘤病毒在其他實體瘤中也取得了很大突破:

    1、在2019年AACR年會上發表的一項小型的研究表明,大多數三陰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基因型溶瘤病毒(T-VEC,Imlygic)和新輔助化療治療后均獲得病理完全緩解(pCR)。

    2、NX-2401是一種新型的針對腦瘤的溶瘤腺病毒,具有腫瘤選擇性,增強感染性和強大復制能力。為了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確定不斷增加的病毒劑量的生物學效應,研究人員招募了37名復發性惡性膠質瘤患者,包括膠質母細胞瘤(89%),膠質肉瘤(5%)和間變性星形細胞瘤(5%)。

    對于中位生存期常為6個月的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DNX-2401可幫助其中20%的患者存活3年以上。在5名長期存活的患者中,更有3人實現持久性的病情緩解。

    目前該疫苗正在美國MD安德森、紀念斯隆等知名癌癥中心進行二期臨床試驗(NCT02798406)

    05

    靶向抗體

    CRI(美國癌癥研究所)將靶向抗體歸類為是一種癌癥免疫療法,可以破壞癌細胞的活性并提醒免疫系統靶向并消除癌細胞。

    抗體是一種由稱為 B 細胞的免疫細胞自然產生的蛋白質,可保護我們免受各種威脅,例如細菌、病毒和癌細胞。抗體通過精確靶向和結合稱為抗原的細胞表面標志物來做到這一點。

    就其本身而言,我們的免疫系統有能力制造數萬億種不同類型的抗體。現在,科學家可以通過在實驗室中創建和定制針對特定癌癥目標的抗體來補充我們的免疫系統。目前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 “裸”單克隆抗體 (mAb)。如:貝伐單抗、西妥昔單抗
    • 抗體藥物偶聯物 (ADC)。如:Trodelvy、Enhertu?
    • 雙特異性抗體。如:Rybrevant、Kimmtrak?

    四、目前FDA獲批的免疫療法有哪些?

    截至2022年3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共批準了60種免疫療法,這些療法幾乎涵蓋了所有主要的癌癥類型(A-Z排序):

    1. Aldesleukin(免疫調節劑)治療腎癌和黑色素瘤
    2. 阿侖單抗(靶向抗體)治療白血病
    3. Amivantamab(雙特異性抗體)治療肺癌
    4. Atezolizumab(檢查點抑制劑)用于膀胱癌、肝癌、肺癌和黑色素瘤
    5. Avelumab(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膀胱癌、腎癌和皮膚癌(默克爾細胞癌)
    6. Axicabtagene ciloleucel(CAR T 細胞療法)治療淋巴瘤
    7.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疫苗)治療膀胱癌
    8. Belantamab mafodotin-blmf(抗體-藥物偶聯物)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9. 用于腦癌、宮頸癌、結直腸癌、腎癌、肝癌、肺癌和卵巢癌的貝伐單抗(靶向抗體)
    10. 用于白血病的 Blinatumomab(雙特異性 T 細胞結合抗體)
    11. Brentuximab vedotin(抗體-藥物偶聯物)治療淋巴瘤
    12. 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CAR T 細胞療法)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
    13. Cemiplimab(檢查點抑制劑)用于肺癌和皮膚癌(基底細胞癌和 皮膚鱗狀細胞癌)
    14. 用于結直腸癌和頭頸癌的西妥昔單抗(靶向抗體)
    15.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AR T 細胞療法)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16. 多發性骨髓瘤的達雷妥尤單抗(靶向抗體)
    17. 地諾單抗(靶向抗體)治療肉瘤
    18. Dinutuximab(靶向抗體)用于小兒神經母細胞瘤
    19. Dostarlimab(檢查點抑制劑)用于子宮(子宮內膜)癌
    20. Durvalumab(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肺癌
    21. Elotuzumab(靶向抗體)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22. Enfortumab vedotin-ejfv(抗體-藥物偶聯物)治療膀胱癌
    23. Gemtuzumab ozogamicin(抗體-藥物偶聯物)治療白血病
    24. 用于神經母細胞瘤的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 GM-CSF(免疫調節劑)
    25. 乙型肝炎疫苗(重組)(預防性疫苗)用于肝癌
    26. 人乳頭瘤病毒四價(6、11、16、18 型)疫苗,用于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和肛門癌的重組(預防性疫苗)
    27. 人乳頭瘤病毒 9 價疫苗,用于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和喉癌的重組(預防性疫苗)
    28. 人乳頭瘤病毒二價(16 型和 18 型)疫苗,用于宮頸癌的重組(預防性疫苗)
    29. Ibritumomab tiuxetan(抗體-藥物偶聯物)治療淋巴瘤
    30. Idecabtagene vicleucel(CAR T 細胞療法)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31. 用于皮膚癌(基底細胞癌)的咪喹莫特(免疫調節劑)
    32. Inotuzumab ozogamicin(抗體-藥物偶聯物)治療白血病
    33. 用于白血病和肉瘤的干擾素 alfa-2a(免疫調節劑)
    34. 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的干擾素 alfa-2b(免疫調節劑)
    35. Ipilimumab(檢查點抑制劑)用于結直腸癌、肝癌和肺癌以及黑色素瘤和間皮瘤
    36. Isatuximab(靶向任何抗體)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37.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CAR T 細胞療法)治療淋巴瘤
    38. 用于淋巴瘤的 Loncastuximab tesirine(抗體-藥物偶聯物)
    39. Margetuximab(靶向抗體)用于乳腺癌
    40. Mogamulizumab(靶向抗體)治療淋巴瘤
    41. Naxitamab-gqgk(靶向抗體)用于神經母細胞瘤
    42. Necitumumab(靶向抗體)治療肺癌
    43. Nivolumab(檢查點抑制劑)用于膀胱癌、結直腸癌、食管癌、GEJ、頭頸癌、腎癌、肝癌、肺癌和胃癌、淋巴瘤、黑色素瘤和間皮瘤
    44. Obinutuzumab(靶向抗體)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
    45. Ofatumumab(靶向抗體)治療白血病
    46. 帕尼單抗(靶向抗體)治療結直腸癌
    47. 聚乙二醇干擾素 alfa-2b(免疫調節劑)治療黑色素瘤
    48. Pembrolizumab(檢查點抑制劑)用于膀胱癌、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食道癌、頭頸癌、腎癌、肝癌、胃癌、肺癌和子宮癌以及淋巴瘤、黑色素瘤和任何 MSI-H 或 TMB-H 實體癌,無論起源
    49. 帕妥珠單抗(靶向抗體)治療乳腺癌
    50. Pexidartinib(免疫調節劑)治療腱鞘巨細胞瘤
    51. Polatuzumab vedotin(抗體-藥物偶聯物)治療淋巴瘤
    52. 用于皮膚癌(鱗狀細胞癌)的聚 ICLC(免疫調節劑)
    53. Ramucirumab(靶向抗體)用于結直腸癌、食道癌、肝癌、肺癌和胃癌
    54. Relatlimab(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黑色素瘤
    55. 用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利妥昔單抗(靶向抗體)
    56. 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抗體-藥物偶聯物)用于膀胱癌和乳腺癌
    57. 用于前列腺癌的 Sipuleucel-T(疫苗)
    58. 用于淋巴瘤的他法西他單抗(靶向抗體)
    59. 黑色素瘤的 Tebentafusp-tebn(雙特異性抗體)
    60. Tisagenlecleucel(CAR T 細胞療法)治療白血病(包括兒童)和淋巴瘤
    61. 用于宮頸癌的 Tisotumab vedotin(抗體-藥物偶聯物)
    62. 曲妥珠單抗(靶向抗體)用于乳腺癌、食道癌和胃癌
    63. 曲妥珠單抗 deruxtecan(抗體-藥物偶聯物)用于乳腺癌、食道癌和胃癌
    64. 曲妥珠單抗 emtansine(抗體-藥物偶聯物)用于乳腺癌
    65. 黑色素瘤的 T-VEC(溶瘤病毒)

    目前還有很多新的正在開發新的免疫療法,幾乎覆蓋所有類型的癌癥。

    五、哪些癌癥患者接受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的普及程度仍無法與手術,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相比。然而,免疫療法已被批準用于治療多種癌癥。可以進行免疫治療的癌癥已超過20種,其中最早的是黑色素瘤、腎癌、肉瘤,以及實體瘤,如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

    免疫治療現在越來越廣譜,毒副作用比較輕,但是在免疫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對病人進行篩選,要嚴格掌握免疫治療的適應癥及禁忌癥。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一旦出現,很可能是致命性的。比如肺間質的改變、間質性肺炎、心肌損害等,會使造病人的死亡率增高。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醫生會把控其適應癥和毒副作用,而且在治療過程中也要與病人和家屬做好及時的溝通。免疫治療的前景非常好,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免疫治療在對各種實體瘤上,可能都會有新的突破。

    六、如何判斷免疫療法是否起效?

    與傳統治療相比,免疫療法治療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產生可檢測到的腫瘤縮小跡象。有時腫瘤甚至可能在變小之前還會生長,因為隨著免疫細胞的浸潤和癌細胞的侵襲,腫瘤會膨脹。這種被稱為假性進行的現象僅在免疫療法中發生。在某些癌癥類型中,免疫相關的副作用預示著治療成功, 特別是發生白癜風的黑色素瘤患者(斑點性皮膚損失) – 但對于絕大多數患者而言,副作用和治療效果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系。

    七、免疫療法的局限性有哪些?

    免疫療法作為癌癥治療有很多希望。但是,它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

    反應可能不好。藥物進入體內的區域可能會受傷,瘙癢,腫脹,變紅或疼痛。

    有副作用。某些類型的免疫療法會加速免疫系統,使你感覺自己出現流感,伴有發燒,發冷和疲勞。其他可能會導致腫脹,體重增加,心悸和腹瀉等問題。大多數時候,這些在第一次治療后緩解。

    它可以傷害器官和系統。其中一些藥物會導致您的免疫系統攻擊心臟,肝臟,肺臟,腎臟或腸道等器官。

    無法快速起效。在某些情況下,免疫療法比其他療法需要更長的時間響應。因此癌癥不會很快消失。

    八、免疫療法的副作用有哪些?

    免疫療法可能會導致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的皮膚反應:

    • 腫脹
    • 疼痛
    • 發紅
    • 痕癢
    • 皮疹

    您可能有類似流感的癥狀,包括:

    • 發熱
    • 發冷
    • 弱點
    • 頭暈
    • 惡心或嘔吐
    • 肌肉或關節疼痛
    • 疲勞
    • 頭痛
    • 呼吸困難
    • 低血壓或高血壓

    其他副作用可能包括:

    • 心悸
    • 鼻竇充血
    • 腹瀉
    • 感染風險
    • 器官炎癥

    九、免疫療法的生物標記物有哪些?

    和靶向治療一樣,免疫治療一樣需要尋找癌癥特異性的生物標記物,針對癌細胞獨有的特征去精準的打擊。腫瘤細胞產生和釋放的某種物質,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于腫瘤細胞內或宿主體液中,可根據他們的免疫特征來識別腫瘤。目前,已明確的與免疫治療療效相關的生物標記物主要有以下幾類:

    腫瘤抗原

    MSI-H / dMMR

    新抗原

    TMB

    炎性腫瘤標志物

    炎癥基因

    PD-L1

    PD-L2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免疫抑制標記物

    IDO1

    LAG-3

    的MDSC

    調節性T細胞

    腸道微生物

    國內癌癥患者可接受的免疫療法有哪些?

    以往,抗癌藥進入國內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而近兩年,隨著政府的重視,我國加快了抗癌藥入市的步伐,目前,多種美國抗癌效果顯著的免疫療法紛紛在國內上市,給中國的癌癥患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希望。

    國內上市的PD-1抑制劑信息總覽

    除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近年來,細胞治療為惡性腫瘤、某些傳染病和遺傳病等難治性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并在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以多種方式開始進入臨床應用,我國醫療機構也開展了大量臨床研究,患者希望接受高質量細胞治療的呼聲日益增高。政府也在規范并加快細胞治療科學發展,并允許臨床研究證明安全有效的體細胞治療項目經過備案在相關醫療機構進入轉化應用,相關的臨床試驗也正在開展。

    同時需要提醒病友,腫瘤的治療一定是依托于權威醫院及權威專家的正規治療,在采取常規治療手段(手術、放療、化療)治療后,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輔助免疫治療技術等綜合療法,達到鞏固治療,預防復發,提高生活治療,延長生存期的目的,最終取得抗癌成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