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特輯
—Mother’s Day—
她,是一位癌癥患者,也是母親;
她,是一位腫瘤醫生,同樣也是母親。
母親扮演了很多角色,她們奔波于家庭和職場之間,奉獻著最熾熱無私的愛。面對癌癥發起的挑戰,同為母親的患者和醫生,更加全力以赴抗擊病魔。
母親節來臨之際,互助君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甲乳外科科主任朱麗教授以及一位晚期乳腺癌病友敏姐,一起聽聽她們的分享。
專家簡介
朱麗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甲乳外科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甲乳外科 科主任
香港大學外科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外科學博士,
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訪問學者
北京癌癥防治學會乳腺癌個體化診療及MDT專委會主委
上海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上海市醫學會普外科專科分會乳腺外科副組長
上海市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乳腺學組副組長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乳腺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女醫師協會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委員
北京癌癥防治學會乳腺癌專委會青委常委
Chapter 01
一顆隱藏的“炸彈”,終于爆了
2018年10月,敏姐(49歲,乳腺癌患者)工作體檢的B超報告單顯示4B,體檢醫生多次強調需要高度重視。謹慎的敏姐立即前往醫院掛號就診,醫生診后建議住院做進一步治療。
“2017年,女兒恰逢高考,我只有一個女兒,哪怕拼盡全力也要把女兒送到加拿大讀書。在單位,我自認為工作的這些年內心十分苦悶和壓抑,我的直屬領導,是業界內鼎鼎有名的大咖,對工作要求極高……或許這些便是造成我在次年發病的原因吧,就像一顆隱藏多年的‘炸彈’,終于在某一天爆了。”
突如其來的疾病打亂敏姐的工作和生活,慌亂、無助的她立即給丈夫打電話。與此同時,敏姐在同事推薦下去某醫院做了穿刺。不幸中的萬幸,穿刺病理結果為“原位癌”。
敏姐回憶當時的情形說道:“當知道是原位癌后,我真的深深地呼了一口氣。工作的那些年我挺難過的,工作壓力和加班強度大,家庭也顧不上。如今因病提前退休,生活的重心回到自身時,每一天都過得十分舒坦。可惜因為疾病復發,不得不奔波于醫院之間……”
Chapter 02
家庭和事業,再忙也不能忽視自己
很多乳腺癌患者和敏姐一樣,她們試圖實現家庭事業“兩不誤”,卻在高強度的職場壓力和生活壓力下,不幸成為乳腺癌的目標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甲乳外科科主任朱麗教授表示,敏姐這樣的案例并不在少數。
朱麗教授也是一位母親,特別能理解這些患者的處境。醫生的工作,繁忙程度比普通人更甚一層,同樣面臨著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難題,朱麗教授分享了她的經歷:“家庭和事業的平衡,對于職業女性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每個人的精力有限,一天也只有24小時,作為母親也作為醫生的我來說,我認為自己不僅要承擔母親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要承擔著社會的責任。
2000年左右,那時候我是普外科的住院總醫生,24小時值班,每天面對的都是急診搶救的患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時候我的女兒大概4、5歲,高燒生病,由于我無法回家陪伴女兒,便接她來醫院輸液。一邊是辦公室,女兒高燒40℃在一旁輸液,另一邊是搶救室,大出血休克的病人正在緊急搶救。這對于一名母親、一名醫生來說都是非常具有挑戰的事情。”
從醫二三十年,如今的朱麗教授已經在平衡家庭和事業方面摸索出自己的經驗:“作為醫生,看到把生死邊緣的病人搶救回來的時候,我會有職業上的成就感;作為母親,懂事乖巧的女兒上班后把她第一筆工資轉給我,讓我買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我也同樣有成就感。作為女性,我想告訴大家的一點是,千萬不能為了家庭和工作而忽視自己,丟失自己。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喜愛的事情,比如練瑜伽、聽音樂、看書,先做好自己,不忘初心才能把事業干好,把家庭顧好。”
Chapter 03
掉以輕心,癌癥卷土重來
2021年1月初,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女性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萬,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約占新發癌癥病例的11.7%[1]。
盡管發病率躍居榜首,但乳腺癌的整體預后水平卻不差。截止目前,全球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高達90%,遠超其他癌種,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83.2%,在過去10年間提高了7.3%[2]。
或許正因為乳腺癌五年存活率非常高,以至于敏姐在康復期掉以輕心,短短不到三年,癌癥卷土重來。
提到這段復發經歷,敏姐略有懊悔說道:“2019年3月,術后3個月我便重返工作崗位,由于工作性質特殊,一個崗位一個坑,工作量并未因為生病減輕,這也隱隱約約成為復發轉移的導火索之一。2020年12月份,我摸到胸壁上有個米粒大的結節,摸起來形狀規則,B超卻沒有顯示異常。中間因為各種因素耽擱,直到2021年5月,當初米粒大的結節此時已有黃豆般大小。我強烈要求手術查明胸壁結節情況,結果不盡如人意,胸壁復發了。”
更難的是,在胸壁復發術后準備放療時,CT檢查顯示骨也發生了轉移。敏姐自己也沒有料到,一時之間自己竟然從“0期、早期”癌癥患者轉變為“晚期”癌癥患者。
當然,臨床上像敏姐這樣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疾病發生進展的不在少數。朱麗教授對此表示:“約3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會出現復發轉移。復發轉移和分期、分型息息相關。一般而言,分期越早,預后越好,復發的概率就越低。
分子分型上,三陰性乳腺癌和HER2陽性乳腺癌的復發概率相比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會更高,但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在術后5-10年甚至10年以上依然存在遠期復發轉移的可能。因此,我們強調患者要規范化治療,千萬不能因為藥物副作用等原因擅自停止治療。”
Chapter 04
新藥頻出醫保加持,晚期依然人間值得
“后來醫生建議我使用CDK4/6抑制劑阿貝西利聯合阿那曲唑,同時使用地舒單抗治療。當時CDK4/6抑制劑國內有2款,而阿貝西利剛上市不久,一盒價格一萬五左右,很多病友都沒有用過阿貝西利。結合醫生的建議和我自身的經濟能力,我選擇用阿貝西利。”
朱麗教授針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治療方案也有自己的看法:“針對晚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根據國內外權威指南推薦[3],我們首先推薦靶向藥物聯合內分泌治療。目前全球共有4款CDK4/6抑制劑獲批上市,我國現在獲批的共有3款。針對早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阿貝西利是唯一能夠進一步降低患者的復發風險的CDK4/6抑制劑。總體上,我在用藥上會從藥品的療效、患者的經濟水平以及藥物的副作用情況來做選擇。”
2020年12月29日,阿貝西利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2021年底,上市僅一年,阿貝西利就順利進入2022年醫保目錄。
2021年12月31日,阿貝西利早期乳腺癌適應癥在中國正式獲批,成為國內首個且唯一被批準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CDK4/6抑制劑。阿貝西利在國內的適應癥獲批、進醫保之路仿佛開啟加速鍵,只為盡快為乳腺癌患者帶來治愈希望。
“知道阿貝西利進醫保的時候,我真的非常開心。現在只要不到原來十分之一的價格,大概一千四就能買上藥,加上其他的藥費,我每個月花費三千左右就可以覆蓋全部治療費用,極大地減輕我們晚期患者的治療負擔。”紅姐從2021年7月至今堅持治療,疾病控制得很不錯,也切實地享受到國家醫保帶來的獲益。
Chapter 05
守護母親,守護愛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母親。”
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便是母愛。
朱麗教授透露,或許因為母親的身份,許多乳腺癌患者選擇治療方案時會考慮疾病治療對家庭、家人的影響;而身為母親的她,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會盡可能地兼顧患者的這類需要。
“我曾遇到這樣一位患者:她當時剛懷孕不久,結果就發現得了乳腺癌。那時候她還在早孕期間,孩子還未成形,她完全可以選擇人流手術,先治療疾病。但是這位患者寧愿放棄治療也要保住腹中孩子。
同是母親,我非常理解母親對孩子的愛,但作為醫生,我們不可能放任疾病不管。于是在評估病情后,我們決定采用新輔助治療,等孩子在腹中孕育達到可以生產的時機,再聯合婦產科醫生幫助患者完成生產,這樣既不耽誤疾病治療也能讓孩子平安出生。”朱麗教授的做法,不僅守護了患癌母親的寶貴生命,也守護了患者寶寶的寶貴生命,守護了這位母親對孩子的愛。
談到“母親節”,敏姐心酸落淚:“感謝我80歲高齡的母親,在我生病期間盡心盡力地照顧我,讓我在50歲的時候,還能有一聲媽媽可以喊。乳腺癌初發時,女兒身在加拿大讀書,我并未告知病情,疾病復發的時候,我向她坦白情況。雖然她一向堅強,情緒不易外露,但當她臉上笑著說‘媽媽,乳腺癌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們一起面對’,眼角卻含著淚努力不讓它流下時,我告訴自己,為了媽媽,為了女兒,為了家,我一定要好好地活著,活著就是最好的禮物!”
身為母親的朱麗教授,也想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再次提醒:“乳腺癌‘防’大于‘治’,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高脂肪、高熱量等不健康飲食,避免肥胖、定期鍛煉和自檢。此外,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及時宣泄和疏解不良情緒。如果有癌癥家族史,那么應該更加關注乳腺健康。廣大姐妹們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身為母親的職責。”
寫在最后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因為是母親,她們從未想過退縮,即使生命受到威脅,她們依然披荊斬棘,成為“抗癌勇士”;
因為是母親,她們從未想過怯懦,即使家庭工作兩難,她們依然乘風破浪,成為“白衣英雄”!
明天就是母親節,致敬全天下偉大的母親!
END
封面圖 | 稿定設計
參考資料:
[1] 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 (2021,北京) 赫捷,陳萬青,李霓,沈洪兵,李江,王勇,李靜,田金徽,周寶森
[2]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December, 2020ALLEMANI C, MATSUDA T, DI CARLO V, et al. 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 513 02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J]. Lancet, 2018, 391(10125):1023-1075.
[3]《CSCO BC 診療指南(2022版)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