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口號,可是牛奶,真的適合每個人嗎?近日一項基于中國人的大型研究就顯示,包括牛奶在內的乳制品可能會增加癌癥風險,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恐慌。
一、50萬中國人新研究:乳制品或增加癌癥風險
2022年5月6日,由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等聯合進行的一項乳制品攝入與癌癥相關的研究,發表在《BMC Med》上,這也是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關于乳制品攝入與癌癥相關的研究,數據源于2004—2008年間中國十個不同地區(五個城市,五個農村)的50萬沒有癌癥的居民,平均隨訪10.8年的時間。
其中20.4%的人定期(每周至少一天)食用以牛奶為主的乳制品,平均攝入80.8克/天,所有研究對象平均每天攝入奶制品37.9克。
結果發現,較高的乳制品攝入量與總體癌癥、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的風險較高相關,每增加50克/天,風險分別增加7%、12%、17%和19%。
為什么牛奶會增加癌癥風險?
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與牛奶中存在多種促進腫瘤發生發展的物質有關。如支鏈氨基酸、乳糖、血漿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 ( IGF-I )、脂溶性性激素等,都可能促進細胞增殖,從而誘發癌癥。
二、瑟瑟發抖,難道牛奶真的不能再喝下去了?
從小就聽長輩們說,喝牛奶才能長身體。但參考按照研究結論,常飲牛奶豈不是會增加患癌風險?
雖然此次研究是中國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研究,但它畢竟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觀察性研究可以證明事件之間存在關聯,但不能證明直接的因果關系。
主要研究者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健康學院高級研究員Huaidong Du提醒:乳制品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還沒有其他來源來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盲目地停止食用乳制品,是非常不明智的。
實際上網上早就有傳言說牛奶含有的各種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子,會促進癌癥發生發展。
對此,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趙長輝博士表示,牛奶促癌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比如用牛奶取代水飲用,就會增加人體血液中促生長激素含量,也同時增加癌癥風險。但若是適度飲用牛奶,則利大于弊——牛奶含有豐富的營養,且具有促進細胞生長的作用。目前中國人飲用牛奶的量還是比較少的,所以風險沒有那么高。
三、同樣有研究證明:適當喝牛奶好處多!
《柳葉刀》曾經刊登過一則涉及中國在內的21個國家,13萬人,經過9.4年研究,結果顯示,與不食用乳制品的人相比,每日攝入2份乳制品的人。全因死亡率會下降17%,心血管死亡風險會下降23%,中風的風險也會下降33%。
可見,適當喝牛奶,還是對人體健康有積極影響的,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22)甚至也將每天奶及奶制品的建議攝入量,由300g提升到了300-500g。對于兒童、青少年、老年人、骨質疏松患者等,更應該適度飲用牛奶以滿足人體所需。
四、注意,三類人最好少喝牛奶
牛奶對人體有所助益,但并不是人人都“受得了”,對于以下幾類人群而言,喝了反而可能引起身體不適:
1、中度、重度痘痘的人
牛奶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和一些性激素衍生物,與痘痘的形成有關。尤其是全脂牛奶,飲用后會刺激細胞增長,導致痘痘更嚴重。
2、腹部手術后患者
術后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而牛奶蛋白是大分子蛋白,在胃腸道消化過程中容易發酵產生氣體,加重腸脹氣,不利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
3、牛奶蛋白過敏的人
有部分人群飲用牛奶后會出現皮疹、丘疹等癥狀,這屬于蛋白質過敏,這類人群最好避免牛奶源。
最后要提醒的是,市面上“牛奶”產品琳瑯滿目。如純鮮奶、純牛奶、巧克力奶、杏仁奶、乳酸奶……其中并不是所有都是“優質牛奶”。挑選牛奶,首先要看是否標注“滅菌乳”或者“巴氏殺菌乳”;其次查看配料表是否標注“生牛乳”;最后查看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是否≥2.95g/100ml。三項都滿足,則可以放心大膽的入手了。
參考資料:
[1]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 Collaborative Group.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in Chinese adults: an 11-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people. BMC Med. 2022, 20(1):134.
[2]《求證丨牛奶致癌?你可長點心吧》.吉林日報.2019-12-27
[3]《喝牛奶,6個真相要知道!這些時候、這幾種人最好別喝!否則身體都不答應》.健康時報 .2021-05-0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