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半患者腫瘤明顯縮小!這款CAR-T療法值得所有中國人驕傲
就在昨天(2022年5月9日),國內胃腸道領域享負盛名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團隊開展的Claudin18.2 CAR-T(CT041)療法最新1 期試驗中期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顯示 CT041 具有顯著的療效和出色的耐受性,再次引起轟動!
這是距離2021年ESMO大會上公布數據后,再次讓全球矚目!這款由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臨床試驗許可(IND)的針對claudin18.2靶向的CAR-T細胞療法-CT041已經成功登上世界舞臺!中國的抗癌新藥研究閃耀全球!
CAR-T療法的光芒與瓶頸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掀起了CAR-T療法研發的熱潮,因為誰先制造出療效更好、副作用更低的CAR-T治療技術,毫無疑問將會率先吃到第一只螃蟹,開啟腫瘤免疫治療的新紀元。目前?,FDA共批準了六款 CAR-T 療法,中國也上市了兩款CAR-T產品,全球共有7款CAR-T療法獲批!
但遺憾的是,CAR-T療法目前只在血液腫瘤中獲批,這是因為血液瘤的腫瘤細胞有著祖傳的靶點——如CD19(只存于腫瘤細胞中而不存在于正常細胞),我們可以輕易的依靠這個靶點帶領CAR-T細胞找到癌細胞,消滅癌癥。
但是實體瘤中并沒有這么明顯的只存在于癌細胞中而不存在于正常細胞中的靶點。因此一直以來,CAR-T細胞在治療實體瘤中的臨床療效不佳。醫學界一直希望CAR T細胞可以為更多的實體腫瘤開發出新的特異性靶點!
突破瓶頸!沈琳教授團隊實體瘤CAR-T療法開花結果!
2022年5月9日的《Nature Medicine》,北京腫瘤醫院沈琳教授團隊向全球展現了中國Claudin 18.2 CAR-T治療胃癌的卓越研究成果,也代表著中國的團隊率先攻破了CAR-T療法在實體瘤中的瓶頸!
Claudin 18.2是一個泛腫瘤的靶點,在多種上皮腫瘤當中都有表達,尤其在胃癌和胰腺癌中存在較高的表達。在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癌中,高達60%的患者檢測到Claudin 18.2的高度表達。基于此,中國研究人員開發了國際上首個針對 Claudin18.2 的 CAR-T 細胞療法–CT041。
CT041細胞治療胃癌的臨床前研究成果顯示,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完全清除胃腫瘤,且沒有發生脫靶毒性。
基于優秀的臨床前數據,中國率先開展了一項Claudin 18.2 CAR-T細胞治療消化系統腫瘤患者的多中心、開放標簽的I期臨床研究,包括劑量遞增階段和劑量擴展階段,主要目的是評估 CT041 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目的是評估療效和藥代動力學。
值得一提的是,入組的患者都接受過二到三線以上的治療、Claudin 18.2呈中高度表達,大部分患者存在多處器官轉移,近一半(42.9%)的患者還接受過PD-1治療, 屬于臨床上極難治的晚期患者。
試驗設計:
截至2021年4月8日,37例患者接受CT041輸注并完成至少12周的評估,其中胃癌/胃食管交界處癌(GC/GEJ)28例,胰腺癌(PC)5例,其他類型消化系統腫瘤4例。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細胞劑量水平分別為2.5×10?、3.75×10?和5.0×10?。
結果顯示:
31例患者靶病灶不同程度縮小,總體客觀緩解率(ORR)高達48.6%,疾病控制率(DCR)為73.0%。
來源 《Nature Medicine》
其中,胃腺癌(GC)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別達到 57.1% (95% CI, 37.2, 75.5) 和 75% (95% CI, 55.1, 89.3)。值得一提的是,18 名至少 2 線治療(包括8例接受過PD-1)失敗的 胃腺癌患者,在2.5×10? CAR-T 細胞的劑量下,客觀緩解率(ORR)高達 61.1%,疾病控制率(DCR)高達 83.3%。mPFS 為 5.6 個月,mOS 為 9.5 個月。
來源 CARsgen Therapeutics
案例賞析
在發表的研究成果中,一位幸運的患者也值得跟大家分享。08號患者是位 57歲的女性胃腺癌,有腹膜轉移和瑪麗約瑟夫結節(惡性腫瘤轉移到臍部形成的結節樣病變),之前接受過 3 線治療包括 PD-1 抗體,CLDN18.2 80%(2+),接受CAR-T治療后達到 部分緩解 ,并且持續反應超過 56 周。截至發表,反應仍在持續。
來源 《Nature Medicine》
安全性和耐受性:
除了卓越的臨床效果,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CAR-T的安全性和耐受性,CT041 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總體來說耐受性良好。未報告與治療相關的死亡或免疫細胞治療相關的神經毒性綜合征 (ICANS)。大約 95% 的患者經歷了 CRS,均為 1 級或 2 級。
這次數據之所以國內專家一致認為卓越出色,是因為歷史數據顯示,對于既往至少2線治療失敗的 胃/胃食管交界癌患者,化療的有效率僅為4%~8%,抗PD-1抗體的有效率也僅為11%,這些療法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限制在1.6~2.6個月,總生存期(OS)不超過6個月。而CT041對于二線治療失敗,甚至是PD-1治療失敗后的客觀緩解率還能高達61.1%(這意味著61.1%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CT041治療后,腫瘤明顯縮小),創下了三線治療有效率的最高記錄,為晚期胃癌患者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
驕傲!中國CAR-T率先開啟晚期實體瘤細胞治療新紀元!
面臨CAR-T療法只在血液腫瘤中獲批的困境,中國率先突破這一世界瓶頸!研發出了國際上首個靶向Claudin18.2的實體瘤CAR-T療法,讓CAR-T療法用于實體瘤的夢想照進現實!
CT041,是全球唯一一款在中國和美國獲得臨床試驗許可(IND)的CLDN18.2 CAR-T細胞治療。CT041已經在2020年被FDA授予治療胃癌/胃食管交界處(GC/GEJ)癌的“孤兒藥”稱號,并在2021年被EMA授予治療胃癌的“孤兒藥”稱號。
相關閱讀:
敢于做吃螃蟹的人!晚期胃癌患者成功抗癌五年,CAR-T療法點亮長生存希望!
好消息是,目前CAR-T臨床試驗仍在中國招募患者。
在細胞療法出現之前,包括晚期胃腺癌、胰腺癌在內的實體瘤通常是采用手術、放化療進行治療,其中胃腺癌的發生率占胃惡性腫瘤的95%,胰腺癌更是常見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都遠遠低于其他腫瘤,號稱“癌中之王”。
但是大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局部復發或轉移,另外,這類惡性腫瘤對放化療的敏感性也不高。所以基于目前的標準療法,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預后極差。免疫療法的出現,將給更多的晚期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的希望和奇跡。
我們堅信,在完善的細胞免疫監管制度出臺后,國家將放開細胞免疫治療的大門造福更多的癌癥患者,我們國家的細胞免疫療法也會大步登上國際舞臺!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