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營養在防治癌癥中的作用一直是癌癥研究的重點,也是大家特別關注的一個方面。很多腫瘤患者在咨詢醫生飲食方面的問題時,大多都會得到類似“多吃高蛋白飲食”這樣的答案,那到底為什么腫瘤患者要尤其注意多攝入一些高蛋白的飲食呢?又有哪些食物算是高蛋白飲食呢?
為什么要高蛋白飲食?
與正常組織細胞相比,腫瘤組織的蛋白質合成及分解代謝都會增強,其中合成代謝的速度往往超過分解代謝的速度,甚至腫瘤組織會奪取正常組織的蛋白質分解產物以合成腫瘤本身所需要的蛋白質,這樣的結果就可能使機體處于嚴重消耗的惡病質狀態。所以,在腫瘤患者飲食中,要保障充足的蛋白質攝入量。相對于普通人群來說,就是要高蛋白飲食。
缺乏蛋白質會產生什么影響?
蛋白質缺乏,腫瘤患者會出現以骨骼肌萎縮為主要表現的營養不良,患者逐漸消瘦、體重持續下降、身體容易疲勞;出現低蛋白血癥,還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發生率增高,同時更易出現放化療相關不良反應,以及治療耐受性下降,治療機會減少,并發癥增加,生存期縮短。
什么時候需要補充蛋白質?
首先當有營養不良風險時需要補充,比如體重有超過一周的持續下降趨勢,乏力明顯增加,體力明顯下降,或者白蛋白<30g/L,轉鐵蛋白不在2.0~4.0g/L范圍內或前清蛋白≤0.2g/L時,均提示營養不良風險。
其次,在治療期間也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首先,圍手術期間及時補充蛋白質能夠有助于傷口愈合,減少術后并發癥,因為蛋白質能夠幫助構建健康組織,加速康復。
其次,在放療和化療期間也需要適量增加蛋白質,雖然目標是腫瘤細胞,但是難免會損傷正常細胞而產生副作用。因此提前補充蛋白質能夠減輕放化療副作用,提高耐受性,促進細胞修復。最后,在康復期間需要適量增加蛋白質。重建肌肉對于康復期非常重要,能夠避免傷口感染。
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有哪些?
動物的蛋白質來源包括:
肉(牛肉,羊肉,豬肉)。
家禽(雞,鴨)。
魚和海鮮(蟹,龍蝦)。
蛋。
乳制品(牛奶,奶酪,酸奶)。
植物的蛋白質來源包括:
堅果(杏仁,松子,核桃,堅果,花生)。
種子(向日葵,南瓜,芝麻)。
豆類(干豆,豌豆和小扁豆)。
豆腐。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