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5周歲,之前身體一直不錯,近來一直咳嗽,就去了醫院檢查,沒想到是乳腺癌擴散到肺部了,醫院的方案說是只能藥物控制,但是因我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支付不起很高的費用,我還有一個女兒,還沒有成家,我就決定不治療了,直接回家。”
這是一位癌癥媽媽在網絡上的留言。
癌癥晚期,落在哪個人頭上,都足以壓垮一個家庭,6%的乳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處于晚期,乳腺癌治療效果雖然比其他很多腫瘤好,大多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通過手術獲得治愈,但仍會有30%乃至40%的患者最終復發轉移、成為不可治愈的晚期患者。
也有許多人像上述的媽媽一樣,在猶豫間最終還是選擇放棄治療,原因大多如下:
治不起
經濟毒性是癌癥的一大毒副作用,近年來,國家醫保擴容后,很多癌癥治療藥物納入醫保,4+7帶量采購政策也為腫瘤患者大幅度降低了治療成本。
以乳腺癌為例,曲妥珠單抗已被廣泛應用于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但即使降價之后,曲妥珠單抗的一年治療的總體負擔依然較重。
老年人占癌癥群體的大多數,而這一類人群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許多患癌的老人,常出于為孩子后代著想的情況,而拒絕治療,他們寧愿兒女把錢花在未來有更多可能性,人生剛剛開始的小輩身上,而不是生命已經步入黃昏的自己。
治療比不治療更差?
這種理論的來源常與“元氣說”相關聯,這類人群常會放大化療的副作用,認為癌癥治療會破壞人體的“元氣”,使得人的身體越來越差,更沒有免疫力去抗擊癌細胞,最后反而落得個人財兩空的局面。
化療的確是把雙刃劍,在殺害癌細胞的同時,也會使體內的正常細胞受到損害,但是,它也的確能帶來生存的希望,尤其是在諸多抗癌藥物百花齊放的今天。
治了也活不了多久?
談癌色變是多數人的真實反應,尤其是當癌癥這個詞前面還加了“晚期”兩個字,絕癥、離死不遠、時日不多幾個詞就會閃現在眼前,不少影視劇也常有角色患了晚期癌癥,醫生告訴她只有幾個月可活,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故事。
如果說以上幾點僅僅來自于對晚期癌癥的想象,那當醫生表示不建議手術,目前只能考慮化療的時候,巨大的絕望就已凝練成了一把死神的鐮刀,懸在頸上蓄勢待發。
加上對化療副作用的恐懼,惡心、嘔吐、掉發……生存質量的降低足以預見,因此,也有很多人選擇放棄痛苦的治療。
癌癥晚期治還是不治?
01不治療
與想象中的安靜、體面不同,大多不治療的結局都是一場兵荒馬亂的混戰。
癌痛
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可達60%~80%,其中1/3 的患者為重度疼痛,如果不加以治療癌細胞無限制繁殖,身體的疼痛感也會加強,一旦癌細胞規模性轉移,疼痛還會蔓延到全身。
免疫力下降引發感染
免疫細胞需要不斷與癌細胞對抗,在這一過程中,免疫細胞元氣大傷,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免疫力就會不斷下降,增加感染風險。
癌細胞轉移引發的并發癥
若轉移到腦部,可出現言語不清狂躁、頭痛嘔吐、甚至癱瘓等癥狀。而嚴重的乳腺癌擴散到腦部的現象也很常見。
器官衰竭
患者可出現呼吸短淺、血壓急降、口唇和指甲缺氧變紫色、視覺神經無反應、意識朦朧、血液缺氧、休克、昏迷等癥狀。。
體重驟降
癌細胞繁殖速度如此之快需要消耗營養物質,而很多患者本身還會因為病痛導致食欲下降,這樣在兩方面的夾擊之下身體會越來越消瘦
不同于其他癌癥,乳腺癌的治愈率相對比較高,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通過手術和全身輔助治療,治愈率可以達到90%以上,一旦發現病情,應積極救治,負面拒診很可能會貽誤病機加重病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02 治療
重慶市腫瘤醫院副院長江波教授表示,“即使發生了癌癥轉移,帶瘤生存10年、20年也大有人在。眾所周知,隨著病情的發展,很多癌癥都會發生轉移。
隨著抗癌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時間在不斷延長,這給我們包括醫生和患者都帶來信心。
對于很多晚期患者,我們對腫瘤的治療目標不是治愈,而是用各種手段把它控制住,延緩疾病進展,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76歲的李景萍是帶癌生存數年的表率,1983年,尚是中年的她被查出乳腺癌晚期,伴隨全身多處淋巴結轉移,醫生告訴她最多只剩4個月的生命。這對當年尚是中年的李景萍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隨后,她在醫生和丈夫的鼓勵下,熬過手術后的7次痛苦的放化療。4個月過去了,李景萍不僅沒有倒下,而且身體反而更加硬朗。
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她沒有就此放棄,咬咬牙開始了外出打工生涯。平時忙著學習英語、學習開發票,身體也沒有出現一點問題。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了許多年。生活工作日漸穩定后,李景萍決定享受晚年生活。
偶然間,她加入了一個癌癥康復俱樂部,希望通過自己的長生存案例,鼓勵許多迷茫的癌癥患者。對于唱歌和彈琴,原本一竅不通的李景萍通過不斷地摸索和學習,如今已經學會美聲唱法、彈奏優美的琴聲。
從4個月到如今36年,李景萍始終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抗癌癥,為諸多患友們帶去了希望。也許并不是每一個晚期癌癥患者都能像李景萍一樣幸運,但是治就有一線希望,與其被動地等待死亡,不如為自己再掙許多個明天。
大多數晚期癌癥患者已經無法通過手術的辦法根治,常見的治療方案主要以藥物化療為主,它是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總生存期、改善患者預后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而隨著醫學水平的推進,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興藥物展現出了不俗的療效,成功延緩并控制了疾病的發展,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
以晚期乳腺癌為例:
研究顯示,對于存在 BRCA1/2胚系突變的HER-2陰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奧拉帕利相較于化療可顯著延長 PFS(7個月vs4.2個月),最新的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中,專家組已普遍同意存在BRCA1/2 胚系突變的患者可以接受奧拉帕利的治療,或積極入組臨床研究。
類似這類療效喜人的藥物并不少見,且還會隨著醫學的進步,深入探索而下沉到更多的臨床治療中。
癌癥晚期經驗分享
面對晚期癌癥,我們或許也應懷抱著更多的期待與希望,而非一味地拒絕與消沉,以下是互助君的幾條建議,覓友們也可以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抗癌經驗哦。
01多咨詢大醫院
多咨詢大醫院,了解一下病情的嚴重程度,到底有多晚,是否真的已經無力回天了。如果對診斷有懷疑,可以換一家醫院再問問,咨詢一下。有時候,醫院與醫院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
02與醫生多溝通
與醫生多溝通,治療需要多少錢,大概可以延長多久的壽命?如果標準的治療方法太貴,有沒有稍微便宜一些的,可以延長壽命,減輕痛苦的藥物?有沒有免費的臨床試驗可以參加?有沒有類似的患者,其他患者是如何選擇的?
這些問題都是患者和家屬迫切需要知道的,多溝通,多交流,這樣才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避免終身的遺憾。
03慈善贈藥的活動
一些藥企、公益組織也會有慈善贈藥的活動,有的當地政府會提供公益補助,可以緩解一些經濟壓力,可以關注一些藥企或者公益部門的官微了解,此處有更詳細的信息“錢”方之旅,支付無憂 。
此外,乳腺癌互助圈公眾號也會分享一些免費的臨床試驗,覓友們可以關注下哦。
04給予者治療的信心
正向的心態也有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促進康復,不吝嗇地表達你的愛意和關心,這些鼓勵與支持都是患者的抗癌動力。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