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癌癥患者而言,腫瘤的消失并不是治療的唯一終點,尤其是對于晚期癌癥患者來說,能夠長期帶瘤生存也是一種治療的勝利。
所謂帶瘤生存,指的是癌癥患者在經過治療后,身體內的腫瘤并沒有完全消除,仍然攜帶一定數量的癌細胞,但我們通過積極的治療和控制,使得這部分癌細胞生長不活躍,對患者本身也不產生惡劣影響,和身體達成穩態。
為什么瘤子還長在身體里,但卻能達到長期生存?
我們都知道,癌細胞是一種能夠無限增殖的細胞,通過放療、化療、靶向治療、中醫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的綜合應用,能夠較好的穩定、控制病灶。再加上免疫力的提高,使得身體內的腫瘤細胞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從而和機體正常細胞能夠長期和平共處,不再給患者帶來明顯的傷害。這樣一來,癌癥從某種意義上講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通過對癥治療,能夠將疾病控制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日常生活中,通過堅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樂觀豁達地看待病情,適度鍛煉,積極而系統的治療,都能幫助患者達到長期帶瘤生存的目的。
除了這些,我們也要輔助中藥治療,目的有兩個:1、提高免疫力,恢復氣血,調整陰陽,恢復內環境的健康狀態,這樣一來,即使身體仍有微小病灶,但仍可達到長期帶瘤生存的目的;2、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帶瘤生存的前提是生活質量得好,否則患者活得很痛苦,就失去了帶瘤生存的意義。
為什么要“帶瘤生存”,“無瘤生存”不是更好嗎?
的確,如果患者能達到沒有瘤的狀態是最好的,帶瘤生存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選。較早期的患者通過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可以達到這一目的,但對于一些年齡比較大或身體虛弱的患者來說,常常無法耐受手術或放化療,如果我們強行進行手術、放化療,很可能無法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反而會導致過度治療,從而引發一些并發癥,影響治療效果。
對于一些晚期患者來說,常常已經無法進行根治性的切除術,臨床中也不以腫瘤縮小、指標降低作為治療起效的標準,而是更看重患者是不是活得好,生活質量是不是高。達不到“無瘤生存”,能達到長期“帶瘤生存”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種抗癌勝利。
長期帶瘤生存的穩態會打破嗎?
毫無疑問,這種穩態也會打破。
如果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病情得以控制,結果患者發現自己的不適癥狀消失,身體甚至恢復的和病前一樣好。于是又開始熬夜、飲食不規律、不運動,身體好不容易達到的這種穩態就會被破壞。就像一個天平,腫瘤是一邊,健康是另一邊,我們熬一次夜,喝一頓大酒,腫瘤那一邊就會多一個籌碼,慢慢的,腫瘤那邊的籌碼越來越多,天平就會占上風:腫瘤卷土重來。
既然這種平衡會被打破,我們要思考的除了要維持這種狀態,還要想辦法將這種穩態時間盡量延長。這樣腫瘤患者的生命便能不斷地被延長,逐漸恢復健康,甚至有些患者最終離世時的死亡原因并非腫瘤導致。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