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劉彩剛教授
-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
中國醫科大學延安醫院業務副院長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遼寧特聘教授
-
遼寧省醫學會乳腺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
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腫瘤微無創治療與組織重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遼寧省醫學會倫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
遼寧省醫師協會放射腫瘤治療醫師分會副會長;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志專業委員會乳腺癌標志物協作組常委
-
中國性學會乳腺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醫師協會乳腺疾病診治培訓基地負責人
-
中國醫師協會微無創委員會委員
-
中國醫師協會乳腺疾病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
-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乳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委
-
紐約科學院特邀專家
醫脈通:目前,我國三陽性乳腺癌的診療現狀如何?以及本次ASCO會議上報告的MUKDEN 01研究背景如何?
劉彩剛教授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三陽性乳腺癌(TPBC)是指ER/PR/HER2均為陽性的一種乳腺癌亞型,其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征、臨床特征。目前,TPBC的新輔助治療參照HER2陽性乳腺癌,推薦抗HER2靶向治療聯合化療。
然而,多項研究顯示TPBC新輔助治療的病理完全緩解(pCR)率遠低于HR-/HER2+亞組。主要原因是TPBC中HER2通路與HR信號通路之間存在交叉(cross talk),其中有70%的TPBC本質分型為luminal型,其生物學特性更接近于HR+/HER2-乳腺癌。針對TPBC接受新輔助抗HER2靶向治療聯合化療應答率相對較低的問題,亟待尋求探索新的治療方式,優化治療策略。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腫瘤中心始終貫穿“高效低毒個體化”的治療理念,基于前期開展的基礎研究提示CDK4/6抑制劑與小分子TKI吡咯替尼具有很強的協同作用,因此制定MUKDEN01研究方案,擬探索吡咯替尼聯合達爾西利聯合來曲唑這一“全口服、去化療”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
醫脈通:MUKDEN 01研究的結果如何?未來有哪些探索方向?
劉彩剛教授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截至2021 年9 月6 日,共61 例患者納入該研究第一階段,總病理完全緩解率(tpCR):29.5%(18/61);乳腺病理完全緩解率(bpCR):34.4%(21/61);殘留癌負荷(RCB)0-1患者占比:54.1%(33/61);Ki67的平均表達從38.7%降低到19.3%(P=0.0001)。
安全性數據表明: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AE)為中性粒細胞減少(30例[49%])、白細胞減少(13例[21%])、腹瀉(9例[15%])和口腔黏膜炎(4例[7%])。有5例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8%),1例4級AST升高(2%),但在整個研究中沒有出現其他嚴重不良事件(SAE)和死亡。患者整體耐受性良好,免除了化療常見的脫發、重度骨髓抑制、惡心嘔吐等AE。
MUKDEN 01研究遵循“高效低毒個體化”治療的理念,采用“全口服、去化療”的藥物組合方案,為年輕患者、老年患者以及不愿意接受化療的人群提供了更優的選擇。未來將開展隨機對照研究,進一步驗證研究的效力。并且,一系列有關TPBC的轉化研究,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腫瘤中心也正在開展中,期待能夠為TPBC人群制定更加精準獲益的診療方案。
醫脈通:MUKDEN 01研究的臨床意義如何,為TPBC患者帶來了哪些獲益?
劉彩剛教授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MUKDEN 01研究設計起始于2020年初,當時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世界大流行期間,疫情的出現為腫瘤患者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我們設計了MUKDEN01研究,采用吡咯替尼聯合達爾西利加來曲唑的三聯方案,“免除靜脈用藥、全口服”的治療方式,極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治療的規律性,保證腫瘤患者在特殊情況下的最大獲益。另外,本研究“高效低毒”,耐受性良好,為患者生活質量帶來保障。
Abstract:588
Poster:359
多中心、單臂、前瞻性II期MUKDEN 01研究初步分析:吡咯替尼聯合來曲唑聯合達爾西利新輔助治療三陽性乳腺癌
研究背景
盡管多種靶向治療方案為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改善,但這些方案對三陽性乳腺癌(TPBC)的療效仍然有限,臨床上仍需探索優化治療策略。前瞻性MUKDEN-01研究旨在評估吡咯替尼聯合達爾西利加來曲唑新輔助治療的療效。這種免靜脈用藥、全口服的治療策略可滿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情況下,患者更方便的治療需要。
研究方法
MUKDEN 01研究是一項研究者發起的、多中心、單臂、前瞻性II期臨床試驗,在中國的12家醫院進行(NCT04486911)。入組標準為未經治的II-III期三陽性乳腺癌患者(根據AJCC第8版標準)患者。
治療方案為:每4周為1周期,口服吡咯替尼320mg,來曲唑2.5mg,每日1次,連續4周,達爾西利125mg,每日1次,連續3周,后停藥1周,共5個周期。主要研究終點為乳腺和腋窩淋巴結的病理完全緩解率(pCR)(ypT0/is ypN0)。
次要研究終點包括乳腺pCR(ypT0/is),殘余腫瘤負荷(RCB)評分,手術與基線的Ki67變化,以及安全性。對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進行安全性分析。研究仍在進行中,入組已完成。
研究結果
在2020年6月20日至2021年9月6日期間,本研究共篩選68例患者,其中61例患者入組第一階段研究。術后18/61例(29.5%,95%CI,18.5-42.6)患者實現了總病理完全緩解率(tpCR)(ypT0/is ypN0),21例(34.4%,95%CI,22.7-47.7)患者實現了乳腺病理完全緩解率(bpCR)(ypT0/is)。
對聯合治療方案具有良好病理反應(RCB 0-1)的患者占54.1%(33/61,95%CI,40.9-66.9)。Ki67的平均表達從38.7%(95%CI,31.3-46.0)降至19.3%(95%CI,13.6-25.0;P=0.0001)。
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AE)為中性粒細胞減少(35例[57%])、白細胞減少(13例[21%])、腹瀉(9例[15%])和口腔黏膜炎(4例[7%])。有5例患者發生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8%)和1例4級AST升高(2%),在整個研究中未發生其他嚴重不良事件(SAE)和死亡。
研究結論
在TPBC患者中,吡咯替尼聯合達爾西利加來曲唑的新輔助治療方案的pCR與標準的化療聯合抗HER2雙阻斷方案相當。三藥聯合治療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為TPBC患者提供了一種免靜脈化療的新輔助治療方案。據研究者檢索,MUKDEN 01研究為首個評估HER2 TKI吡咯替尼聯合來曲唑和CDK4/6抑制劑達爾西利治療TPBC患者的免靜脈化療的新輔助治療療效的研究。仍需進一步的大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參考文獻:
Nan Niu, Fang Qiu, Tong Liu, et al. Primary analysis of MUKDEN 01: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rospective, phase 2 study of neoadjuvant treatment with pyrotinib and letrozole plus dalpiciclib in triple-positive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40, 2022 (suppl 16; abstr 588). DOI: 10.1200/JCO.2022.40.16_suppl.588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