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診的患者來到我的診室時,大多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是我?”最近有一個吃了5年中藥的患者,來調方。她在五年前第一次進入我的診室時,就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怎么運氣這么差?身上查出來了三種癌,怎么全都找到我身上了?”
這位女士早在2012年時就查出了甲狀腺癌,好在發現的及時,進行了切除手術后,又進行了兩次化療。2016年10月,該患者在體檢中查出了乳腺癌,在做了4次化療后,再次做了手術切除了一側的乳房。2017年6月,在復查中她發現另一側也出現了結節,但更壞的消息傳來,她的肺部顯示有一個1.6cm大小的占位。這位女士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做了活檢,結果并不如人意。
她想著,能試的方法都試一下,中藥也吃一吃,只要有一絲希望,就去試試,總好過現在暗無天日的生活。走投無路的她來到了我的診室,眼前的這位女士面色暗淡,疲憊不堪,說話時一點力氣也沒有,被病痛折磨得毫無生氣,就連喝水時,也會被控制不住的咳嗽打斷,險些嗆到。
在溝通中我得知,這位女士不吸煙不喝酒,為何癌癥卻接二連三地找上身呢?在臨床中,像這位女士一樣,在身體的不同器官或不同組織上、互不相干的兩種或多種癌癥同時發生,甚至癌癥的性質也不盡相同,我們將其稱之為多原發性癌。
身上出現多原發性癌的原因,臨床的研究中尚未得出過明確的結論。但存在一種情況,當身體內同時存在兩種癌癥時,其中一種的癥狀明顯,而另一種的癥狀并不明顯,從而導致漏診情況發生的可能。
不僅如此,過度治療也有可能導致原發癌癥的發生,放化療、靶向藥等都是癌癥治療過程中重要的治療方式,但這些治療方式或多或少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若是過度治療,使身體內的平衡遭到破壞,免疫力過度降低,導致潛伏中的癌細胞卷土重來。
從中醫角度來講,我們的細胞就像一粒粒種子,我們的身體就是孕育種子的土壤。若是身體處于健康的狀態下,土壤中營養充分,種子就會茁壯成長,反之,土地貧瘠,種子再優良也不能健康成長,“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這個道理。
不良的生活環境、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使我們的身體內的環境發生了改變,好的土壤變成了不適宜健康細胞的壞土壤,導致壞的細胞搶占了原有的營養,瘋狂的擴張和生長,不僅僅是一個器官受到癌細胞的侵犯,全身多個器官都不能幸免。這種情況下,建議從身體的體質著手,改善全身的內環境,改善身體狀態,將體質調整為適宜健康細胞,不適宜癌細胞的狀態,從而控制病情,抑制癌癥的生長。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