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針對腫瘤的治療來說,西醫有萬能刀手術治療,那么在中醫的治療方法中,除了中草藥的調理外,也存在著“手術”治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醫外治法。
臨床實例——
鼻咽癌患者,男,48歲,手術后配合西醫進行放療18次,患者自述,除惡心嘔吐,身體乏力等幾種常見的副反應外,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皮膚顏色的改變以及脫皮、瘙癢,術語稱為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皮炎主要臨床表現有局部的皮膚紅斑、水腫、脫皮、嚴重者甚至潰瘍、感染和壞死。
不同部位發生率:頭頸部中度皮損57%,重度皮損23%;陰道腫瘤中度皮損67%,重度為22%,在國外如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患者在接受放療后的皮損率高達50%。
放射性皮炎在中醫內容中歸屬于中醫瘡瘍范疇,屬燥熱、火邪、邪毒類。而在治療之中,多采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兼并養陰生津之法。
上文中所說案例,發病時間較長,皮膚干燥,口周脫皮伴有潰瘍,自覺皮膚瘙癢,有灼熱感,舌苔薄,舌質淡,脈細濡無力。
如圖所示:
舌苔薄,舌質淡
放射性皮炎
綜合患者整體治療情況以及體質因素、當下癥狀,李忠教授給予“補氣養血,解毒生肌”為主線的中醫治療方案并開出一個“中醫手術法”——中藥外洗以及中成藥(青鵬軟膏)外敷聯合手法。
此患者在用藥2個月后發給對比圖片:
圖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皮膚顏色以及脫皮程度的改變。患者自述皮膚瘙癢已經完全消失。
中醫藥治療放射性皮炎是比較特色,在內外結合用藥下,中藥更加發揮其治療疾病的優勢,其效果明顯!
內服中醫藥在腫瘤防治中的6大作用:
1、減輕或改善腫瘤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其他功能。
2、對放、化療的增效減毒作用,在控制化療后骨髓抑制、解決消化系統反應、防治周圍神經毒性、減輕放射性炎癥等,均取得確切的療效。
3、促進腫瘤患者手術后康復,預防腫瘤復發與轉移。
4、抑制或穩定腫瘤發展,實現“帶瘤生存”。
5、維護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6、結合中醫外治法,控制癌性疼痛、緩解皮炎等癥狀。
跟著我們一起改變癌狀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