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常說,患癌手術后過了五年沒有復發,癌癥基本上就算臨床治愈了,這也就是常說的“五年生存率”。然而,這種所謂的5年生存率,并非指患癌只有5年的生存期,而是患癌后的5年里沒有復發跡象。這種情況下,癌癥基本上就算是臨床治愈了。
癌癥之所以難以治愈,是在于它存在復發和轉移的風險。據五年生存率統計,晚期癌癥患者五年生存率較低的原因,大多并非手術或治療不成功,而是在治療前已經轉移或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經過一段潛伏時間,又重新增殖,或通過淋巴、血管在別處形成新病灶。
所以,當醫生告訴患者,病灶部位癌腫已經全部切除,手術相當成功,這還不能算治愈,只能說病情得到緩解和控制(穩定)。只有當癌癥患者經過治療后,生存時間超過五年,又無任何復發跡象者,才可以認為臨床治愈。
所以,治療后5年內不復發轉移,之后患者所面臨的相關風險將大大降低,在臨床中,意味著已接近治愈,故常用5年生存率代表癌癥的療效。
那么,能夠跨過五年的癌癥患者是否都有一定的共性呢?還確實有。這里分享給大家。
首先,這些患者都是積極配合治療。在確診癌癥之后應該積極配合治療,這也會影響患者的生存期長短。很多人一聽到癌癥認為沒有治療的必要,因此直接放棄了治療,這種行為會讓疾病急速惡化,出現癌細胞轉移擴散的情況,出現這種現象之后患者的生存期更容易縮短。
因此,想要讓患者的生存期延長,最關鍵的是積極配合治療。病人治與不治生存時間有很大的差別,比如一個中期食管癌病人不治療,半年左右水米就不能進了,若治療可能幾年、十年、甚至更長。同時,癌癥出現之后,患者生存期會受到治療效果的影響,如果治療之后效果顯著,患者的生存期就比較容易延長。如果通過多方面治療之后依然病情惡化,有可能就會導致患者短時間內病情急劇惡化。
其次呢,要飲食規律、睡眠規律。對于曾經患過癌癥的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手術后,如果有愛喝酒抽煙的情況,必須戒掉。酒會傷肝,煙會傷肺,手術后稍不注意,癌細胞就會發生轉移感染其他的正常細胞,造成無法修復的傷害。
另外,手術后的患者抵抗力免疫力都會大不如前,因此,平時生活就應該多注意少熬夜少吃辛辣食物,這樣才能有效增加人體抵抗力。
生存期和患者的免疫力關系很大。癌癥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最關鍵的是保護免疫功能以及抵抗力。無論是哪種治療手段都會對患者的免疫力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免疫力下降會使得殘留癌細胞復發或轉移。可通過患者的體質、精力體力、食欲和睡眠以及精神狀態來評價其免疫功能,做好營養支持,樹立能戰勝疾病信心。
還有,就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每個人在得知自己患癌后,心態相對來說較差,但如果一直處于負面情緒狀態下,對于疾病的治療,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是有一些患者,可以樂觀面對自己的疾病,對于病情的恢復是有幫助的。畢竟樂觀面對癌癥的話,可以積極接受治療,但如果不樂觀的話,反而可能會消極治療,從而導致病情往壞的方向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癌癥的五年生存率只是一個統計指標,并不代表每個癌癥患者的預后,而且,并不是5年之后,百分百保證不會復發或者轉移。因此,五年之后依然不能放縱自己,需根據醫生要求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復查,這樣即使發現復發轉移,也可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與控制,從而延長生存以及提高生活質量。
癌癥康復期后續定期復查和治療也是非常關鍵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患者以后的命運。很多癌癥患者病情惡化,生存期縮短,并非因為癌癥本身,而是由于康復期的治療沒有跟上。
中醫藥參與癌癥康復期治療的特點和優勢在于用辨證論治,殺滅癌細胞,改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防復發轉移,實現長期生存。中醫治療從患者全身的實際情況考慮,而不是僅局限在惡性腫瘤病灶本身。
中醫用藥更注重顧全整體及患者的臟腑、氣血、津液、經脈等諸多方面的平衡,并且強調治病求本。康復期及早進行中醫藥治療,能有效強化身體機能,抵抗病癥的侵襲,修復手術、放化療帶來的損傷,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中藥可有效緩解因癌癥引起的許多癥狀,如疼痛、厭食、咳喘、出血、腹瀉、便秘、麻木、失眠等等,可以通過提高食欲,延長睡眠時間等途徑減少惡液質的發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