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發現得了癌癥時都已經是中晚期,放化療的痛苦和家庭經濟的負擔成為壓在病人和家屬心頭不可忽視的痛苦。對于病人來說,很多患者在面對治療時,無法承受心理和身體雙重的煎熬,身心俱疲。
對于家屬來說,面對自己的親人,在心理上都是無法接受的,他們都想盡力治好親人的疾病,哪怕僅有一絲的希望,都不愿意放棄,但是同樣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心里也會有兩難的選擇。
一般來講,凡是不能用現有的治療方法來根治的都屬于晚期癌,一般包含如下內容:腫瘤的病灶范圍較大,有廣泛的轉移灶存在;腫瘤治療后局部復發或轉移,由于腫瘤的病理類型不適合放療、化療,也不宜手術;腫瘤有復發或轉移,由于經過強烈化療或放療,機體狀況衰弱、消瘦、貧血或伴有感染,甚或發生惡液質及浮腫等,妨礙進一步有效治療的進行;也有的患者一發現腫瘤,尚未開始治療,就由于腫瘤發展迅速,出現一些嚴重癥狀或并發癥,從而影響積極有效治療的應用;腫瘤的生長部位與周圍正常重要器官廣泛粘連,而機體本身狀況又差等。
癌癥晚期的治療經常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干脆就不治了,一個是過度治療。癌癥不治療是不行的。由于癌癥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就拿肺癌為例。如果癌癥放棄了治療,就意味著任其發展,那么針對不同的階段,癥狀會有所不同。
對于早期的患者來說,大部分的都是早期的癥狀,并不會太遭罪,就拿肺癌來說,最主要的還是咳嗽,嚴重一點的可能就是咳血。還有一部分患者會伴隨氣短、氣喘等癥狀。中期的患者一般會轉移到附近的組織、器官等,如果壓迫了神經的話,就可能會導致疼痛,并且有多種多樣的疼痛。
而隨著腫瘤的生長,還可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功能,讓人吃飯、喝水、喘氣都困難,而如果腫瘤穿透了食管或氣管,就可能導致肺部感染,危及生命。晚期的癌癥往往會轉移到遠端,而轉移到了哪個部位,就會引發相應的癥狀,并且原發灶的痛苦絲毫不會減輕,還需要面對轉移灶帶來的痛苦。并且轉移灶的痛苦也會從輕到重,如果病情無法控制的話,就只能等待死亡的宣判了。
不治療是不行的,但也不能過度治療,不適當的積極治療會進一步縮短生存時間,造成整體效應不佳。為什么會出現過度治療呢?因為我們的醫學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病人因客觀因素而無法避免被過度治療。
比如化療,很多人不敏感、或者敏感性不大,是否化療?結合以往的臨床數據(共識、指南)根據癌癥分期及一些高危因素而選擇治療方案,這樣就有一部分病人治療是無效的、或者效果很差,就成了過度治療,而大多數情況下不知道哪些病人有效、哪些病人無效?
還有一些由于治療不規范而造成過度,大多早期癌癥手術后不需要輔助治療,一些醫生、病人要“鞏固療效”而進行了化療,而臨床資料顯示許多早期病人化療和不化療的生存獲益沒有差別。晚期癌癥是被過度治療最多的領域,很多情況下就是以藥物為主治療,不考慮手術。
還有些病人已到了臨終前姑息治療階段,簡單地說以人不難受、舒服為原則,包括治療也是這種目的。插管、升壓、輸血、輸蛋白等強烈治療來延長病人生存時間,病人很痛苦,大多時候也延長不了多少時間。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過度治療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可使原本虛弱的體能狀態繼續下降,加重心理負擔,破壞自身免疫和抗瘤能力,某種角度來講是一種醫源性縮短生存時間。
特別是某些病情嚴重的晚期患者,創傷性及毒性抗癌治療,是以機體正常功能狀態的喪失為代價,治療強度超越了腫瘤侵犯范圍和患者耐受限度,使本已失衡的機體調控作用更加惡化,常引起嚴重并發癥,可以說一些病人并非死于癌癥本身,而是死于過度治療。
治療的本意是要爭取治愈或延長生命,至少不能加速死亡,可是有些治療恰恰相反,使原本痛苦的病軀更加痛苦。晚期癌癥患者,求生欲望強烈,情緒急躁,從而使晚期癌癥的治療盲目性很大,效果更差。晚期癌癥中醫藥治療呢,通過對癥處理,調整飲食,加強身心健康,可以達到愉快生存的目的。
經過臨床實踐證明,中醫藥治療癌癥,尤其是晚期癌癥,確有獨到之處,它既能驅邪又能扶正,既能治標又能固本,而且治療痛苦小,能使癌患處于正邪動態平衡狀態,從而達到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的愿望。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