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卵巢癌和治療手段
卵巢癌是比較常見的婦科腫瘤,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如果攜帶遺傳性BRCA1基因突變,到80歲患卵巢癌的風險為44%;如果攜帶遺傳性BRCA2基因突變,到80歲患卵巢癌的風險為17%。
攜帶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可能在年齡沒有很大時就會患上卵巢癌,并且常常確診時就處于晚期,不過這類患者對鉑類化療應答比較好,預后較好,但容易復發,復發率高達70%到85%。一旦病情復發,中位生存時間為1-2年。在過去的30年里,這類復發患者的總生存期一直沒有顯著改善。
PARP抑制劑的出現改善了這一現狀。最近的研究發現,不論是否攜帶BRCA基因突變或者同源重組修復(HRR)缺陷,患者都能從PARP類靶向藥物受益。
下文的病例是一名2008年確診為晚期卵巢癌、攜帶BRCA2基因突變的患者,在第二次疾病復發后,使用奧拉帕利從而獲益長達10年。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治療歷程。
晚期卵巢癌從復發到獲益十年的治療歷程
2010年12月,一名67歲的女性因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廣泛復發就診。患者的腫瘤標志物CA-125為42kU/L。患者在兩年前首次確診為卵巢癌,并接受了減瘤手術,然后進行了標準的輔助化療,化療藥物為6個周期的卡鉑和紫杉醇。患者有癌癥家族史。
圖1.病人的癌癥家族史
12個月無鉑間隔之后,2010年1月癌癥復發了,患者又繼續接受了6個周期的卡鉑和紫杉醇的誘導化療。在進行了3個周期的化療之后,患者出現了與腫瘤相關的缺血性結腸穿孔,在接受了部分結腸切除手術后,繼續完成了3個周期的化療。
5個月之后,也就是2010年10月,患者的病情第二次復發,表現為進行性膈下腹膜轉移,肝臟腹膜轉移、腹水和右側盆腔結節性病變,腹壁以下有1.7厘米的轉移灶。此時不能進行第二次完全減瘤術。由于患者有癌癥家族史,所以進行了BRCA基因檢測,結果表明存在BRCA2基因致病性突變。
圖2.患者BRCA2 基因外顯子 11 中的雜合致病性無義突變
2011年1月,患者加入了一項臨床試驗,在進行手術或化療之前,每天服用兩次400毫克的奧拉帕利。入組臨床試驗八個月之后,患者的病灶縮小,CA125數值下降,臨床評估為部分緩解。
2015年11月,臨床試驗結束了,通過評估腹部和胸部CT,以及腫瘤標志物CA125和CA153,患者沒有出現病情復發的跡象。自2015年以來,患者定期檢測CA-125和CA-153數值,都在正常的參考數值之內(<35kU/L)。其他的如血常規、尿常規也都在正常范圍之內。體格檢查、超聲檢查沒發現復發的情況。也就是說,患者至少十年病情沒有復發。
圖3.腫瘤標志物的變化情況
啟示
卵巢癌患者如果手術治療效果不錯,且對鉑類化療敏感,那么一線化療無復發間隔時間往往大于一年。案例中的患者在重新鉑類誘導化療后,5個月就復發了。后期在使用奧拉帕利治療之前,沒有接受手術和化療,所以這名患者能從臨床試驗的靶向藥物中獲益十年以上,是很難得的。
在接受過至少兩線化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如果存在BRCA基因突變,奧拉帕利的維持治療可以將無進展生存時間從5.5個月延長到19.1個月。也有類似研究表明,有患者在使用奧拉帕利治療后保持病情無進展長達六年,但是帶來這種持久應答機制的原因仍然不是很清楚。本文的患者擁有BRCA2基因突變,這可能是她化療后使用PARP抑制劑維持治療效果突出的重要因素。
總體來說,卵巢癌患者進行BRCA基因檢測是很有必要的,BRCA基因的體細胞變異概率為2-5%,但是大多數卵巢癌的BRCA基因突變是生殖細胞突變,也就是從父母那里遺傳到的。案例中的患者有家族史,但是約有50%的生殖細胞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沒有卵巢癌或乳腺癌的家族史。
癌度再次提醒大家基因檢測的重要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需要全面和嚴謹的測序、預測和分析才能判斷準確,這就對基因檢測公司的專業度要求較高。在一些病友的案例中,往往會存在漏檢、誤判的情況,所以在選擇基因檢測公司時,大家要格外謹慎。
癌癥未攻克的每一天,在癌度與萬千相似病友一起“度“過!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