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除了是男性高發癌,還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過去30年間死亡率上升了465%,吸煙和空氣污染是肺癌高發的主要誘因。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胃腸道腫瘤持續增長。
研究表明,熬夜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免疫功能下降,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就容易找上門來;久坐的人比經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到50%;長期處于亢奮和緊張狀態,是導致卵巢癌的重要原因。
癌癥大數據提示,只有10% – 30%的癌癥可以歸結為基因突變,接近90%的癌癥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環境因素,控制吸煙可以減少23% – 25%的癌癥相關死亡;對于胃癌、肝癌和宮頸癌來說,控制慢性感染可減少29%的死亡。
此外,中國一項研究發現,中國最常見的癌癥(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的五年存活率都低于30%。這個數字讓人震驚,但你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降低得癌癥的風險,例如,除不吸煙外,還應控制酒精攝入量。
在中國,每5個死于癌癥的人當中就有1個是因為酒精攝入過量。請控制你的酒精攝入量,降低癌癥風險。此外,均衡膳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都有助于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
如何治療癌癥,是大家關注的,但要當心不要走入誤區。近年來網上流傳癌癥患者的“饑餓療法”,認為經過三到五天完全斷食,只喝適當的水,癌細胞就會迅速死亡。
專家解釋,患者不進食,無法阻斷腫瘤的供血血管,腫瘤仍在大量吸食營養,結果是機體日漸消瘦,腫瘤不斷長大。醫學界的“饑餓療法”并不是讓腫瘤病人不進食。
專家介紹,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會造成消化系統粘膜損傷,食欲下降;癌癥病人緊張、焦慮可導致厭食,營養不良。臨床統計,80%的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會顯著降低腫瘤治療的有效性,并增加化、放療的毒副作用。腫瘤患者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以及平菇、香菇等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物。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癌癥風險,同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至關重要。除了極少數例外情況,早期癌癥比晚期癌癥致死性更低,也更易治療。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曾明確指出,不良飲食習慣可導致30多種癌癥,每年因癌癥死亡的患者中,有1/3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癌的有效方式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