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
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及根莖。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要產于河北、安徽、江蘇、四川等地。秋季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泥沙,潤透后切片干燥。生用或酒炒用。
【別名】紅根,大紅袍,血參根,血山根,紅丹參,紫丹參。
【性味】苦,微寒。
【歸經】心經、心包經、肝經。
【功效】活血祛瘀,涼血消癰,養血安神。
【應用】
- 腫瘤治療
本品既能涼血,又能散瘀,與清熱解毒藥物配伍,治療多種兼有瘀血表現的腫瘤病癥。
治療乳腺癌,與乳香、金銀花、連翹配伍;
治療肝臟腫瘤,與鱉甲、穿山甲、莪術、半邊蓮、牛黃配伍;
治療肺癌,與水牛角、紫草、牡丹皮、重樓配伍。
- 其他應用
(1)用于胸肋脅痛,風濕痹痛,癥瘕結塊,瘡瘍腫痛,跌仆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痛等病證。丹參活血祛瘀作用亦非常廣泛,尤以治療胸脅疼痛、癥瘕結塊,以及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具有良效,常與川芎配伍應用。
唯藥性寒涼,用于血熱瘀腫病證尤為適宜。在治療胸腹疼痛屬于氣滯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藥同用。
(2)用于溫病熱入營血、身發斑疹、神昏煩躁等證。丹參性寒,入血分而能涼血,入心經而能清心,故可用治熱入營血、身發斑疹,以及神昏煩躁等證,常與鮮地黃、犀角、玄參等藥同用。
(3)用于心悸怔忡、失眠等證。丹參還有養血安神的作用,用于心悸失眠,常與酸棗仁、柏子仁等藥配伍同用。
【使用注意】反藜蘆。有出血表現者慎用。酒炒增強活血之力。
【文獻論述】
《神農本草經》:主心腹邪氣……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
《名醫別錄》: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痹,除風邪留熱。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