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癌癥是非常高發的癌癥大類,我們熟知的消化道癌癥就是胃癌、腸癌,其實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就是賁門癌。
賁門是食管和胃交界的地方,臨床有人將其歸為胃癌,也有專家認為它屬于食管癌。這種癌癥的早期癥狀不明顯,也不容易被患者察覺,大部分在確診時都是中晚期階段。且賁門癌的惡性程度較高,對放化療等不夠敏感,所以死亡率也相當之高。
賁門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疾病
發生在上消化道的疾病可成為賁門癌的誘因,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殘胃、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以及胃潰瘍等,隨著病情反復發作刺激細胞,后期細胞DNA變異的幾率也會增加。而且,這類疾病都可造成反復出現的胃食管反流,這也是誘發賁門癌的一大因素。長期存在胃食管反流,但卻沒有進行科學治療,反復刺激之下賁門就可能發生炎癥、癌變。
2、家族遺傳因素
雖說臨床上還未證實遺傳和癌癥之間的必然聯系,但不能否認的一點是,一個家庭中出現了一位賁門癌患者,直系親屬的患癌幾率也會比普通人群高出2-3倍。這除了和基因因素有關外,專家認為家屬共同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等也是促發癌癥的兇手。
3、亞硝胺化合物
科學研究證實,經常飲用含亞硝胺的水,或進食含亞硝酸鹽過多的食物,就可成為消化道癌癥病發的突破口。日常吃的腌菜、泡菜、臘肉等都含有亞硝酸鹽成分,在胃酸作用下又會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久而久之自身患癌幾率因此增加。
4、不良的飲食習慣
長期進食過燙的食物就是其中一大因素。因為食管黏膜和胃胃黏膜對食物的溫度承受十分有限,超過60℃的食物就可造成黏膜燙傷,在反復燙傷和修復的過程中逐漸誘發炎癥、上皮增生,最終向著癌癥發現發展。除此外,進食過多不好消化、堅硬的食物、暴飲暴食、催吐等,同樣可造成黏膜損傷。
賁門癌嚴格來說就是胃癌的一部分,賁門癌的治療方式和胃癌幾乎一樣。治療效果與分期密切相關,早中期賁門癌治療效果很好,很多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賁門癌,可以通過對胃癌作根治性的手術切除,或者是胃大部切除,加上系統性淋巴結清掃是可以將賁門癌治愈的,同時根據術后的病理分析,做術后的輔助放療、化療或者是靶向治療等治療手段。
中期賁門癌術后需要輔助化療,中期賁門癌當腫瘤比較大,局部侵犯周圍組織時,一般應該在術前需要做新輔助化療,必要時聯合放療。研究表明,賁門癌的放療是有一定效果,比胃體、胃竇癌效果好,一般胃癌不做放療,因為放療效果很有限。術前化療2-3周期后,再行根治性手術治療。
晚期賁門癌的治療方案與普通晚期胃癌一樣,一般晚期的表現形式,有遠處的肝、肺、骨、頸部淋巴結及腹腔內轉移,一般沒有根治手術機會。其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放化療,不少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延長生存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