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與排毒器官,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在經過腸道的時候,食物中的營養會被充分吸收,進而轉化為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所以,腸道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那么,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應如何保護腸道健康呢?
一、利于腸道健康的食物
1.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能促進排便,緩解便秘,有助于腸道健康,比如粗糧、蔬菜、堅果類。
2.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我們平時聽到或接觸到益生菌的機會比較多,其具有維護腸道健康,調節便秘和腹瀉的作用,還能促進整體健康,例如緩解過敏、提升 免疫力等。通常富含益生菌或能起到類似作用的食物有酸奶或一些發酵食品。
3.低聚糖(益生元)類食物。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能夠促進腸道內益生菌增殖。洋蔥、大蒜等食物富含益生元,能夠給腸道益生菌補充養分。
4.海藻類食物。裙帶菜含有高膳食纖維、高蛋白,以及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海白菜還有豐富的鎂、鈣、碘等微量元素,還含有海藻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石菜花的植物膠含量很高,在腸道中能吸水膨潤,有益于緩解便秘。
5.十字花科蔬菜。西藍花、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種名為異硫氰酸酯的植物化學物質,它能幫助人體清除腸道垃圾。不過,這類蔬菜的營養物質容易被破壞,所以不建議長時間烹煮。
二、不利于腸道健康的食物
1.腌制類食品。這類食品在加工的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鹽,所以很容易產生諸如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亞硝酸鹽在進入人體后,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胃腸系統產生刺激,影響黏膜組織。
2.太咸的食物。鹽攝入過多,容易使胃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的環境,使腸道內水分無法被吸收,從而引起腹瀉等腸道問題。
3.辛辣類食物。過濃的辣味食物會導致消化道過度充血,帶來便秘、咽喉腫痛等問題。
4.高脂肪食物。一方面,高脂肪食物會刺激消化道收縮,極有可能減慢胃排空和加重便秘,也有可能加速胃腸蠕動,導致或加重腹瀉;另一方面,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會減少體內有益菌的數量,從而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病從口入”,我們在平常的飲食方面要注意合理安排,保持飲食結構的科學性、均衡性與合理性,更好地維護腸道健康。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