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類致癌物,與胃癌有直接關系。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但在中國,超過50%的人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是夸張!很多患者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感染,只是沒有出現相關癥狀,所以沒有察覺。
那么,感染幽門螺桿菌到底要緊不要緊?怎么根除呢?
幽門螺桿菌是啥?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生存在胃部的細菌,是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的主要元兇。
當人體感染幽門螺桿菌后,胃黏膜就容易發生炎癥,如果不加以根治,就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據有關數據顯示,感染Hp的人群患胃癌的風險比未感染的普通人群高4~6倍。
感染幽門螺桿菌后會有哪些癥狀?
大部分感染者都沒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僅有少數患者會有以下表現:
·上腹部不適,經常有胃脹、惡心、噯氣、反酸、食欲不振等癥狀;
·出現有規律的胃痛,比如在進食后或空腹時胃痛;
·口臭,由細菌產生的分泌物引起;
哪些行為會導致幽門螺桿菌傳播?
口 – 口傳播:幽門螺桿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由于中國家庭沒有分餐的習慣,就很容易造成“一人感染,傳播全家”的結果。不使用公筷公勺、咀嚼食物給孩子喂食、共用水杯碗筷等行為習慣也會大大增加感染幾率。尤其要注意的是,兒童由于免疫功能較弱,很難抵御病毒,因此是幽門螺桿菌的易感人群。
如何根治幽門螺桿菌?
感染幽門螺桿菌后不要驚慌,雖然它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但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得胃癌。能夠確定的是,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有效降低胃癌的發病風險。
因此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應遵醫囑進行正規的根除治療,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保護好我們的胃,杜絕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1.注意飲食衛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或實行分餐制,直至感染者治愈;
2.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后要注意徹底清潔手部,不給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機會;
3.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刺激胃黏膜,提高胃的抵抗力;
4.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肉類食物一定要徹底煮熟再食用,殺滅其中的細菌和病毒;
5.餐具要定期消毒,防止幽門螺桿菌殘留在餐具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