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得了直腸癌,誤以為是痔瘡,從而沒有重視,導致延誤病情,那么如何區分痔瘡和直腸癌?這不僅考驗患者的認知,也考驗醫生的經驗,今天教大家幾點區分直腸癌和痔瘡的方法。
圖片來源網絡
1、大便帶血癥狀有區別
痔瘡表現為滴血,而且是便后出血;而直腸腫瘤出血則是大便表面有血跡;兩者出血量也大有不同,痔瘡幾乎每次排便困難時都可能產生,而直腸癌出血量不多,不一定每次都有。
2、排便習慣不一樣
痔瘡不會引起排便困難,尤其是大便變細,即使是痔核脫出,也只表現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愿用力解大便,一旦水腫及炎癥消退后即可恢復正常。
直腸癌患者早期即可出現排便困難、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伴有腹部膨脹,陣發性腹痛。癥狀一旦出現,不會自行緩解。
3、排便感受完全不同
肛門直腸墜痛主要是外痔的癥狀。主要由瘺口溢出,也會由肛門內排出,或由肛周的肌膚溢出。肛門及肛周肌膚出現瘙癢癥狀。
腸癌患者因腸道梗阻會腹脹、腹痛,其中腹痛的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若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癥狀,就可能是因為癌瘤的生長影響了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應該考慮癌變可能。
4、全身癥狀來鑒別
一般痔瘡很少有全身癥狀,只要是局部癥狀,除非形成感染肛周膿腫。
腸癌患者隨病程進展,病人可出現慢性消耗性癥狀,如貧血、消瘦、乏力及發熱,甚至出現惡液質,并經常伴隨著疲勞和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與便血、攝入不足以及消耗過多有關。
5、肛門指檢的鑒別
手指觸到的是一些凸起的小粒則為痔瘡;如果觸到腸內有菜花狀的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就要高度懷疑是腸癌了。檢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膿液的,也是腸癌的特征性表現。
關天宇主任看診中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