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癌癥篩查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大體檢項目層出不窮,很多人眼花繚亂了,如果做錯了,不僅白花錢,還耽誤了檢查時間。到底要做哪個?哪種篩查是有效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7大癌癥的篩查方法,看看你做對了沒有。
圖片來源網絡
1. 肺癌:低劑量螺旋CT
用CT檢測肺癌,其分辨率高,肺癌腫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時即可被查出,因此建議5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群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低劑量CT。
高危人群:50歲以上,有吸煙史、肺部陳舊性病變、肺癌家族史、長期接觸輻射、生活在空氣污染環境中及化工制品的人。
2. 宮頸癌:HPV+TCT
相比其他癌癥,宮頸癌是人類所有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且能通過早篩、早治而消除的癌癥,目前國際公認最安全的宮頸癌篩查采取細胞學檢測(TCT)與人乳頭瘤病毒(HPV)病毒學檢測聯合篩查的方式。
高危人群:生育較早或生產多次、身體素質差、伴侶是高危人群
3. 胃癌:胃鏡+活檢
很多人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做胃鏡,甚至當醫生讓做的時候,還會盡可能地拒絕,但胃鏡檢查是胃部疾病診斷的一線方法,通過胃鏡+活檢篩查,胃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高危人群:4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病,喜食腌制、熏烤食物,吸煙酗酒、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人。
4. 肝癌:甲胎蛋白+肝臟B超
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聯合檢查。單獨用甲胎蛋白普查,會有一定漏診,因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會升高,B超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肝癌準確率達到90%以上,是臨床診斷早期肝癌首選的檢查方法,高危人群每 6個月篩查一次。
高危人群:長期大量飲酒,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長期接觸化學藥劑的人群。
5. 乳腺癌:鉬靶檢查
針對乳腺癌的X線檢查,也叫鉬鈀檢查,是現在診斷乳腺類疾病最簡單有效的篩查方式。推薦 40歲—45歲的女性應每年做一次鉬鈀檢查,45歲—69歲女性每1年—2年進行一次。
高危人群:35歲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乳腺癌致病性遺傳突變,初潮年齡小于12歲、絕經年齡大于55歲、未生育或首次生育年齡大于35歲,長期服用避孕藥或雌激素替代品等人群。
6. 腸癌:腸鏡
做腸鏡的好處在于它能清晰地查看到整個腸道內壁,哪怕小到1-2mm的病變,也能清晰地看見。
高危人群:50歲以上,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慢性結腸炎及腸息肉病史,長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的人群。
7. 前列腺癌:PSA篩查
目前排查前列腺癌主要用前列腺PSA篩查,也叫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因為PSA價錢更低廉,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最方便、有效的方法。
高危人群:50歲以上的男性
圖片來源網絡
癌癥篩查并非“一勞永逸”,不同高危人群,應在主治醫生的建議下做定期的篩查,如果發現癌癥征兆,應該及時確診治療。與其過度依賴癌癥篩查,不如及早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癌風險。
關天宇主任看診中
我是關天宇,擅長中醫治療:結節、囊腫、腫瘤等疾病,如果您被這些疾病困擾,可以隨時與我溝通。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