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膽草
【品種來源】菊科地膽草屬植物地膽草,8~9月開花,10~11月果熟,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去雜質,洗凈曬干或鮮用。
【別名】草鞋根、地膽頭、苦地膽、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鐵燈盞。
【性味】味苦、辛,性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應用】
- 常治腫瘤
常用于肝癌、宮頸癌、結腸腺癌、鼻咽癌、乳頭瘤等腫瘤。
- 其他應用
(1)治腹脹:苦地膽,煎水,分早晚二次服,或和豬肉燉服。
(2)治尿閉:地膽草,水煎服。
(3)治扁桃體炎、咽喉炎:地苦膽,泡入300mL熱開水中半小時,內服,每天1劑。
【使用注意】體虛者忌服,孕婦慎服。
【文獻論述】
《生草藥性備要》:“散瘡,涼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傷,亦能止血。治腸風下血。”
《本草綱目拾遺》:“葉:可貼熱毒瘡。”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