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品種來源】傘形科植物積雪草的干燥全草。多于7~10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攤開晾干。
【別名】野冬莧菜、連錢草、地棠草、地錢草、遍地金錢草、大馬蹄草、半邊月、銅錢草、雷公根、牛浴菜、馬蹄草崩口碗、破銅錢、土細辛、崩大碗、野薺菜。
【性味】味苦、辛,性寒。
【歸經】歸肝、脾、腎經。
【功效】活血止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應用】
- 常治腫瘤
常用于結腸癌、鼻咽癌等腫瘤。
- 其他應用
(1)清熱解毒,利濕化瘀。治暑熱口渴,淋濁,跌仆損傷,黃疸,吐血,九子瘍,毒瘡。(《貴州中草藥名錄》)
(2)補虛,利濕,止痛,化瘀,消腫。(《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內服:水煎。外用:適量,搗爛調敷。
【使用注意】虛寒者不宜。
【文獻論述】
《貴州草藥》:“補虛,利濕,止痛,化瘀,消腫。”
《神農本草經》:“主大熱,惡瘡,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身熱。”
《本草綱目》:“研汁點暴赤眼。”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